米尔达西王朝
米尔达西王朝 مرداسيون | |||||||||
---|---|---|---|---|---|---|---|---|---|
1024年-1080年 | |||||||||
首都 | 阿勒颇 | ||||||||
常用语言 | 阿拉伯语 | ||||||||
宗教 | 伊斯兰教什叶派 | ||||||||
政府 | 酋长国 | ||||||||
埃米尔 | |||||||||
• 1024年-1029年 | 萨利赫·伊本·米尔达西 | ||||||||
• 1029年-1038年 | 锡布尔·道莱·纳赛尔 | ||||||||
• 1042年-1062年 | 穆伊兹·道莱·帖马尔 | ||||||||
历史 | |||||||||
• 建立 | 1024年 | ||||||||
• 终结 | 1080年 | ||||||||
货币 | 迪拉姆、第纳尔 | ||||||||
| |||||||||
今属于 | 叙利亚 黎巴嫩 |
历史上的阿拉伯国家和王朝 |
---|
米尔达西王朝(阿拉伯语:المرداسيون,罗马化:al-Mirdāsiyyīn)是一个由阿拉伯人建立的酋长国,该王朝于公元1024年-1080年间以阿勒颇为主要的统治中心,掌控叙利亚中北部与幼发拉底河西岸一带的疆域。
王朝概述
米尔达西人原是数个世纪以来一直生活于叙利亚北部地区,阿拉伯人巴努·基拉卜部落的成员[1]。和当地其他的阿拉伯部族一样,米尔达西人早先为什叶派的穆斯林。当时什叶派中的盖尔麦泰教派极力斥责居住于城市内逊尼派信徒所拥有的巨额财富,而许多阿拉伯人部落深受盖尔麦泰教派宣传的吸引,从而同情什叶派一方[2]。然而,由于信奉逊尼派的塞尔柱突厥人崛起后,将其势力扩张到叙利亚地区,迫使米尔达西人在他们统治者拉希德·道莱·马哈茂德的带领下皈依逊尼派伊斯兰教。
与其他沙姆地区的阿拉伯部落在10 世纪末-11世纪初期设法建立部族的自主性与独立性不同,米尔达西人将精力集中放在城市的发展上,进而让阿勒颇在他们的治理下成为一座繁华兴盛的都市。除此之外,米尔达西人还展现出对基督徒的高度包容性,他们相当欢迎基督徒商人前往领地内进行贸易,且雇用了几名基督徒担任王朝的维齐尔。宽大的宗教政策无疑使米尔达西王朝与信仰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维持相对良好的关系,不过却也让王朝境内的穆斯林对此感到不安。
早期的米尔达西王朝历史,以持续受到拜占庭帝国与位于下埃及的法蒂玛王朝两方压力的影响为其特点。而经由外交手段(米尔达西王朝多次成为拜占庭帝国和法蒂玛王朝的附庸)和军事力量的结合运用,使米尔达西王朝得以在这两大势力的对抗中生存下来。
在军事上,米尔达西王朝的优势在于拥有阿拉伯轻骑兵,以及能从当地的一些阿拉伯人族裔中获取兵源,例如哈兰的努迈尔人以及王朝自己基拉卜部落的人手,皆能提供作战所需的宝贵助力。后来,塞尔柱突厥人取代了拜占庭帝国和法蒂玛王朝成为米尔达西王朝的主要对手,而突厥人轻骑兵与米尔达西王朝的军队相比更加优秀,使米尔达西人相当难以应付这股新崛起的势力。虽然米尔达西人后续亦招募突厥佣兵进入他们的军队里,但随着突厥人逐渐在王朝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连带引发了米尔达西王朝内部更多的麻烦与问题。
王朝历史
当哈姆丹尼王朝在1004年被推翻后,阿勒颇名义上由法蒂玛王朝的几名王子所统治。1024年,米尔达西王朝的创始者萨利赫·伊本·米尔达西从这些人手中夺取了这座城市[1]。五年后,萨利赫在与法蒂玛王朝的战斗中阵亡,王位由他的两名儿子锡布尔·道莱·纳赛尔和穆伊兹·道莱·帖马尔共同继承,不过纳赛尔很快便将其弟帖马尔驱逐出阿勒颇,进而成为王朝唯一的埃米尔。1030年,尽管纳赛尔于阿扎兹战胜了拜占庭大军[1],但次年他依旧在谈判下承认米尔达西王朝为隶属拜占庭帝国的附庸,日后纳赛尔转而效忠法蒂玛王朝,即使如此,法蒂玛王朝的大马士革总督阿努什塔金·迪兹巴里,仍在1038年的一场战役中杀死了纳赛尔,并攻下阿勒颇一城。
后来纳赛尔的兄弟帖马尔于 1042 年设法收复阿勒颇,并最终与法蒂玛王朝和解。在帖马尔的统治时期,米尔达西王朝同时为臣属拜占庭皇帝以及法蒂玛王朝哈里发的附庸。然而,基拉卜氏族内部的纷争致使帖马尔将阿勒颇交给法蒂玛王朝,以换取地中海东岸的几座滨海城镇。后续帖马尔的侄子拉希德·道莱·马哈茂德在基拉卜部落族人的支持下,于1060年再度挥师攻下阿勒颇。虽然帖马尔于1061年从马哈茂德手中夺回阿勒颇的控制权,但仅仅在一年后帖马尔便去世了。
帖马尔死后,马哈茂德与帖马尔的弟弟阿提亚·伊本·萨利赫之间爆发了继承纠纷,进而导致米尔达西王朝的疆域分裂成两半。马哈茂德控制王朝的西半部领土,阿提亚则掌控王朝东半部的地盘。而为了在与马哈茂的对峙上获得优势,阿提亚招募了一群突厥人佣兵,但这批突厥人日后却叛逃到马哈茂德一方,迫使阿提亚于1065年弃守阿勒颇。
因突厥人开始大量进入叙利亚北部地区的缘故,让马哈茂德不得不改信伊斯兰教逊尼派,并成为塞尔柱帝国苏丹的附庸。当马哈茂德于1075年死后,他的儿子兼继承者纳赛尔·伊本·马哈茂德亦于1076年去世,在此之后,由纳赛尔之弟萨比克·伊本·马哈茂德继任王朝的埃米尔。萨比克在位期间,他与其家族成员以及数个不同突厥人势力间的冲突导致米尔达西王朝的领土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在萨比克的促使下,乌卡利王朝的统治者沙拉夫·道莱·穆斯林于1080年接管了阿勒颇。而在失去阿勒颇的统治权后,米尔达西人仍于当地保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他们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曾试图阻止十字军前进的脚步。
库尔德分支政权
根据荣誉之书中的记载[3],库尔德米尔达西王朝统治著埃伊尔、帕卢和切尔米克一带的土地,其王朝名称源自米尔达西王朝。当萨利赫·伊本·米尔达西于1029年遇害后,一部分的米尔达西人逃往上述地区。据信王朝的统治始于11世纪初期,当时有一位名叫皮尔·曼苏尔(Pir Mansour)的神秘主义者从哈卡莱来到埃伊尔要塞附近的迪季莱村庄。他的名声在当地库尔德人和米尔达西人中广为人知,后来皮尔·曼苏尔的儿子皮尔·贝迪尔(Pir Bedir)以武力占领了埃伊尔要塞,进而开启王朝在当地的统治历史[4]。
埃米尔列表
皇家头衔 | 名字 | 统治开始 | 统治结束 | 注释 |
---|---|---|---|---|
阿萨德·道莱 | 萨利赫·伊本·米尔达西 | 1025年1月18日[5] | 1029年5月12日[5] | |
锡布尔·道莱 | 锡布尔·道莱·纳赛尔 | 1029年5月[5] | 1038年5月[7] | |
穆伊兹·道莱 | 穆伊兹·道莱·帖马尔 | 1042年2月[7] | 1057年[8] | |
拉希德·道莱 | 拉希德·道莱·马哈茂德[9] | 1060年7月/8月[9] | 1061年4月[9] | |
穆伊兹·道莱 | 帖马尔·伊本·萨利赫 | 1061年4月[9] | 1062年[9] | |
阿萨德·道莱 | 阿提亚·伊本·萨利赫 | 1062年[9] | 1065年8月[9] | |
拉希德·道莱 | 马哈茂德·伊本·纳赛尔 | 1065年8月 | 1074年/1075年 | |
贾拉尔·道莱 | 纳赛尔·伊本·马哈茂德 | 1074年/1075年[10] | 1075年[10] | |
萨比克·伊本·马哈茂德 | 1075年/1076年[10] | 1080年6月[10] |
|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Burns, Ross. Aleppo, A History. Routledge. 2013: 99. ISBN 9780415737210.
- ^ Bianquis 1993, p. 115.
- ^ Bedlîsî, Şerefxanê. Şerefname: Dîroka Kurdistanê. 由Avci, Z.翻译. Viranşehir: Azad. 2014. ISBN 978-605-64041-8-4.
- ^ Minorsky, Vladimir. The Turks, Iran, and the Caucasus in the Middle Ages. London: Variorum Prints. 1978. ISBN 0-86078-028-7.
- ^ 5.0 5.1 5.2 5.3 5.4 Bianquis 1993, p. 117.
- ^ Bianquis 1993, p. 116.
- ^ 7.0 7.1 7.2 7.3 Bianquis 1993, p. 118.
- ^ 8.0 8.1 8.2 Bianquis 1993, p. 119.
-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Bianquis 1993, p. 120.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Bianquis 1993, p. 121.
延伸阅读
- Bianquis, Thierry. Mirdās, Banū or Mirdāsids. Bosworth, C. E.; van Donzel, E.; Heinrichs, W. P.; Pellat, Ch. (编).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 Volume VII: Mif–Naz. Leiden: E. J. Brill: 115–123. 1993. ISBN 978-90-04-09419-2.
- Heidemann, Stefan. Die Renaissance der Städte in Nordsyrien und Nordmesopotamien: Städtische Entwicklung und wirtschaftliche Bedingungen in ar-Raqqa und Harran von der Zeit der beduinischen Vorherrschaft bis zu den Seldschuken. Islamic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Studies and Texts 40. Leiden: Brill. 2002. ISBN 90-04-12274-5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