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萧揔(976年—1009年8月9日),字伯元北宋进士、官员,出身兰陵萧氏,为唐僖宗时宰相萧仿的五世孙。

生平

萧揔祖父萧漼本为南汉官员,归降北宋后官至祠部员外郎;父亲萧义方未出仕,早卒。萧揔即萧义方第三子[1],幼时丧父,为外表姑陈氏家所收养。

咸平三年(1000年),萧揔登进士丙科,获授校书郎、建昌军判官兼通判。任期结束后,进阶大理评事,转任泰州判官。萧揔后因政绩突出进阶著作佐郎。不久之后,萧揔知端州军州事,进阶秘书丞

大中祥符二年七月十六日(1009年8月9日),萧揔在端州官舍去世,时年三十四岁。

家庭

夫人

子孙

  • 子:萧裔,早卒
  • 子:萧泂,进士,泾州保定县主簿
    • 孙:萧祜
    • 孙:萧通
    • 孙:萧平叔
  • 女:萧氏,嫁邛州临溪县主簿叚倕

参考资料

  • 《宋故朝奉郎守秘书丞知端州军州事武骑尉借绯萧府君(揔)墓志铭并序》,载王金文《宋朝奉郎萧揔墓志》,《中原文物》2014年第4期。

注释

  1. ^ 《萧揔墓志》:“子悟,以子仿相懿宗,封代国公,赠太师。子征,为秘书监。生益,为起居舍人。子漼,本朝为祠部员外郎,君之大王父也。王考义方,恬尚不仕,秘丞即弟三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