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虚无主义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帝死了或根本不曾存在是典型的虚无主义担忧。

虚无主义(英语:Nihilism,源自拉丁语nihil),指的是一系列哲学观点的集合,它拒绝承认某个人事物的存在意义,并且认为想证明它有意义的举动全是徒劳的[1][2],例如人类对客观真理知识道德价值观等概念的看法[3][4]

虚无主义分为很多个流派,每派的立场均不相同。虚无主义的支持者认为,正是因为虚无的本质,所以人们才没法对虚无主义统一意见,这恰恰证明人类的所有价值观都是毫无根据的,想理解所有的知识也是不可能的,某些生命的存在与否对我们的现实根本毫无影响[5][6]。支持虚无主义的学者可能认为它只是一个贴在各种不同哲学上的标签[7],或是一个由唯名论怀疑主义和哲学悲观主义产生的独特历史概念,也可能来自基督教本身[8]

现代欧美社会对虚无主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尼采的“虚无主义危机、上帝已死”说法,但尼采的思想只是虚无主义中的一个派别,他最终倡导的也不是虚无,而是“更高价值的破坏”和“对生命的反对”[9][5]。然而,早期的虚无主义可能更有选择性地否定社会、道德、政治美学,不会全盘否定,只是挑选其中的某些领域来否定,即“反霸权思维”[10]。“虚无主义”这个术语有时又与“失范”的概念一起结合使用,以便解释“对人类和社会制度的绝望情绪”。虚无主义也被描述为在某些历史时期显著或构成某些历史时期。例如[11]让·鲍德里亚[12][13]和其他人将后现代性描述为虚无主义的时代[14]或思维方式。[15]

同样,一些神学家宗教人士表示,后现代性[16]现代性的许多方面[17]透过否定宗教原则来代表虚无主义。然而,虚无主义被广泛归因于宗教和非宗教观点。[8]在普遍使用中,该术语通常是指存在虚无主义的形式,根据这种形式,生命没有内在价值、意义或目的[18] 虚无主义中的其他突出立场包括拒绝所有规范和伦理观点(道德虚无主义),拒绝所有社会和政治制度(政治虚无主义,英语:Political nihilism),认为没有知识可以或确实存在的立场(认识论虚无主义,英语:Epistemological nihilism),以及许多形而上学立场断言非抽象对象不存在(形而上学虚无主义,英语:Metaphysical nihilism),复合对像不存在(分体虚无主义,英语:Mereological nihilism),甚至生命本身不存在。

词源

英文“Nihilism”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中的“nihil”,意为“什么都没有”。牛津英语字典认为它于1817年进入英语词汇,而Alain Ray的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1995年修订版)认为它在1787年进入法语词汇,nihiliste最早于1761年使用;不过那时,指宗教意义上的异教徒。Ray同时认为1829年出现在俄语中的nigilizm,是由于这个词对于现代语言的浸透。

拉丁语中的不定代词nihilnihilum减缩而成。

哲学中的虚无主义

虽然屠格涅夫使虚无主义这个词众所周知,但它是由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各比首先引入哲学领域。雅各比想用这个词展现出理性主义特色,特别是康德的批判哲学。他认为所有的理性主义都可以减到虚无,这样我们应该试图去避免它,回归到某些信仰

尼采晚期的作品主要是关于虚无主义的。《权力意志》的一卷,由尼采1883年到1888年的笔记精选组成。他将之命名为“欧洲虚无主义”并认为这是19世纪的主要问题。尼采将虚无主义定义为:使世界,特别是人类生存没有意义、目标、可以理解的真相和本质价值。

虽然后现代主义被一些人取笑为虚无主义,但就虚无主义者倾向于失败主义来说,它并不符合上述虚无主义的公式。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试图去寻找庆祝他所探索的形形色色独特的人类关系的力量和原因。怀疑论不必对道德概念的现实做出任何结论,他们也不用在没有可知事实的情况下讨论有关存在意义的问题。

伦理道德中的虚无主义

伦理中,“虚无主义者”或“虚无主义”是用来指彻底拒绝一切权威,道德,社会习惯的行为,或声言要这样做的人。或是通过拒绝一切既定的信仰,或是通过极端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虚无主义者认为那些对于权力的掌控都是无效的并应被对抗。在虚无主义者看来,道德价值的最终来源并非文化或理性,而是个体本身。

后现代主义与知识的崩溃

后现代主义思想将认识论伦理体系推至极端的相对主义。这在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德里达的作品中尤其明显。这些哲学家试图否认西方文明真理、意义、历史进程、人文主义理想以及启蒙运动所建立的基础。虽然原则上后现代主义被认为是虚无主义哲学,值得注意的是,虚无主义接受后现代主义的非难。虚无主义是对宇宙真理的宣称,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所拒绝的。

艺术中的虚无主义

有许多艺术运动如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都被人们批评说有虚无主义嫌疑。另一些艺术运动如达达主义则公开将之奉为信条。广泛地说,现代艺术被认为是虚无主义的。正像在纳粹党的堕落艺术展上的作品一样,现代艺术通常有一种非表现性的本质。

达达运动

达达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被使用,这酝酿了后来从1916年持续到1923年的运动。达达主义者声称达达运动不是艺术运动而是反艺术运动。有时他们从别的作品中拿出部分将之拼接起来,很像是重拼诗(found poetry),这样他们削弱了艺术的含义与定义。其它时候,达达主义者关注审美趋向以求避免它,试图使他们的作品没有意义及审美价值。

文学中的虚无主义

虽然“虚无主义”这个词是近代历史的产物,它所代表的态度却不是。我们可以参见麦克白接近结尾处的著名篇章。麦克白虽没有谈论宇宙的崩塌或扩张,但他谈论的是更残忍、更与人相关的“死亡”。

Out, out, brief candle! “熄灭吧,熄灭吧,短命之烛!”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生命不过一行走之阴影, 一可怜之优伶”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昂首阔步著与烦恼著在他在舞台上的一辰”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 “尔后再不被听闻. 生命是一个故事”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被傻子述说着, 满是喧嚣”
Signifying nothing. (Act 5, Scene 5) “象征着无物”

在19世纪,俄国小说家屠格涅夫在他的小说《父与子》(1862年)中描写了俄国兴起的“多余人”的观点,这使得虚无主义名声鹄起。“多余人”多是上层社会的学生,他们对于改革主义者的慢步子已不抱幻想。这种崭新哲学的代表是德米特里·皮萨列夫,他主张改革实用主义并宣扬用暴力改革社会,他就是《父与子》中“巴扎洛夫”的原形,他对“巴扎洛夫”这个以他为原型的,同时是英雄与恶人的虚构形象十分满意。

自从虚无主义通过“巴扎洛夫”这个形象闻名后,这个词很快成为了嘲笑年轻的更为激进一代的万能词。这个词经常用来指一个其中的发言者没有道德意识,不相信真理的群体或哲学(不管怎样发言者与他的听众不在乎社会准则)。

左拉1885年的作品《萌芽》中,虚无主义者苏沃林组织了矿井工人暴动,造成了灾难性的场面,他戏剧化了虚无主义的危险。

加缪的作品一直探讨虚无主义。

在当代文学中,虚无主义主题可以在

  • 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书中也可见。
  • 罗伯特·斯通(Robert Stone)也是一位经常以虚无主义为主题的美国当代作家。在他的小说“日落之旗”(A Flag for Sunrise)(1981年)中,主角霍利维尔(Holliwell)挣扎着对抗他自己的虚无主义倾向。
  • 另一位书写虚无主义的是美国作家恰克·帕拉尼克,如在他1996年的小说“斗阵俱乐部”中,“毁灭计划”的终极目的,就是摧毁现代文明以重建人性。然而帕拉涅科声称他并没有故意写虚无主义。

音乐中的虚无主义

庞克摇滚经常被认为对世界持有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看法。死亡金属黑金属也通常包含虚无主义的思想主题。

参考文献

  1. ^ Crosby, Donald A. Nihilism.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1. London: Routledge. 2016 [2022-04-28]. ISBN 978-0-415-25069-6. doi:10.4324/9780415249126-n037-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1). As its name implies (from Latin nihil, 'nothing'), philosophical nihilism is a philosophy of negation, rejection, or denial of some or all aspects of thought or life. 
  2. ^ Deleuze, Gilles. Nietzsche and Philosophy. 由Tomlinson, Hugh翻译.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19621983. ISBN 978-0-231-13877-2. Nietzsche calls the enterprise of denying life and depreciating existence nihilism. 
  3. ^ Veit, Walter. Existential Nihilism: The Only Really Serious Philosophical Problem. 2018. doi:10.13140/RG.2.2.26965.24804 (英语). 
  4. ^
    • Crosby, Donald A. Nihilism.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1. London: Routledge. 2016 [2022-04-28]. ISBN 978-0-415-25069-6. doi:10.4324/9780415249126-n037-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1). As its name implies (from Latin nihil, 'nothing'), philosophical nihilism is a philosophy of negation, rejection, or denial of some or all aspects of thought or life. 
    • Pratt, Alan. Nihilism.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2). Nihilism is the belief that all values are baseless and that nothing can be known or communicated. It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extreme pessimism and a radical skepticism that condemns existence. 
    • Nihilis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21-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5). In the 20th century, nihilism encompassed a variety of philosophical and aesthetic stances that, in one sense or another, denied the existence of genuine moral truths or values, rejected the possibility of knowledge or communication, and asserted the ultimate meaninglessness or purposelessness of life or of the universe. 
    • Harper, Douglas. nihilism.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5. ^ 5.0 5.1 Nihilism.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22-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3) (美国英语). 
  6. ^ The Meaning of Life#Nihilism.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3 August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7. ^ ter Borg, Meerten B. The Problem of Nihilism: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Sociological Analysis. 1 March 1988, 49 (1): 1. JSTOR 3711099. doi:10.2307/3711099. 
  8. ^ 8.0 8.1
  9. ^ Gillespie, Michael Allen. Nihilism Before Nietzsc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ISBN 9780226293486. 
  10. ^
  11. ^ Cited in Woodward, Ashley. 2002. "Nihilism and the Postmodern in Vattimo's Nietzsche." Minerva 6. ISSN 1393-614X.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0-04-05. fn 1.
  12. ^ Baudrillard, Jean. 1993. "Game with Vestiges." In Baudrillard Live, edited by M. Gane.
  13. ^ Baudrillard, Jean. [1981] 1994. "On Nihilism." In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translated by S. F. Glasser.
  14. ^ See:
  15. ^ see: Rose, Gillian. 1984. Dialectic of Nihilism; Carr, Karen L. 1988. The Banalization of Nihilism; Pope John-Paul II. 1995. Evangelium vitae: Il valore e l'inviolabilita delta vita umana. Milan: Paoline Editoriale Libri."
  16. ^ Leffel, Jim; Dennis McCallum.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 Facing the Spirit of the Age. Christian Research Institut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19). ...the nihilism and loneliness of postmodern culture... 
  17. ^ Phillips, Robert. Deconstructing the Mass. Latin Mass Magazine. 1999, (Winter).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4-17). For deconstructionists, not only is there no truth to know, there is no self to know it and so there is no soul to save or lose." and "In following the Enlightenment to its logical end, deconstruction reaches nihilism. The meaning of human life is reduced to whatever happens to interest us at the moment... 
  18. ^ Pratt, Alan. "Existential Nihilism | Nihilis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存档副本. [2005-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2). : Existential nihilism is "the notion that life has no intrinsic meaning or value, and it is, no doubt,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nd understood sense of the word today."

相关文献

  • Nihilism, The Root of the Revolution of the Modern Age, Eugene (Fr. Seraphim) Rose, Fr. Seraphim Rose Foundation, Forestville, CA, l994,l995.
  • Shows About Nothing: Nihilism in Popular Culture from The Exorcist to Seinfeld, Thomas S. Hibbs, Spence Publishing Company, Dallas, TX, 2000 .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