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迦留陀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迦留陀夷(梵语:Kālodayin),亦称优陀夷乌陀夷邬陀夷,意译为黑光或黑曜,为悉达多太子的宫廷教师,后来成为释迦牟尼佛著名的声闻弟子之一。曾教化净饭王,使其对释迦牟尼佛生起敬信,依止于佛,受佛陀赞许,为诸弟子中“教化第一”[1] [2]


生平简介

迦留陀夷尊者出身婆罗门,为释迦牟尼佛于太子时期宫廷里的教师,因为他身形高大、皮肤极黑,且漆黑发亮,故有迦留陀夷(梵语:Kālodayin,意即黑乌陀夷、黑优陀夷)之号[2]。释迦牟尼佛在成道后,净饭王因思子心切,便派迦留陀夷前往迎请佛陀回国,迦留陀夷说:“如果大王同意我出家,那我便前往。”净饭王同意,迦留陀夷便依令前往拜谒释迦牟尼佛,蒙佛陀为之说法摄受,便依止佛陀座下出家成为比丘,顺利迎请释迦牟尼佛归国弘法[3],后来依佛学法证得阿罗汉果,具足六大神通。

事迹概述

夜间行乞过

释迦牟尼佛因事制宜制定戒律,其中“过午不食戒”便是缘于迦留陀夷而制定[4]。尊者皮肤黝黑,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里外出托钵,行至一户有孕妇的人家敲门乞食,当孕妇听到敲门声走出来开门时,恰巧落下一道闪电,孕妇在雷声与电光中忽地瞥见尊者黝黑的脸孔,以为是黑鬼,顿生恐怖惊吓,导致了小产。释迦牟尼佛知道此事后,便制定了“不得过中食,不得豫乞食”的戒律[5][2]


教化净饭王

当时释迦牟尼佛在迦毘罗国的尼居陀林,询问有哪位弟子能前往教化净饭王?许多位弟子愿意前往,但佛陀都没有应允。目犍连尊者便入于三昧观察到佛陀有意让迦优夷前往教化净饭王,于是便告知迦留陀夷。优陀夷一开始不认为自己可以胜任,释迦牟尼佛则对优陀夷说,能够教化净饭王的人只有你我二人。

便为优陀夷宣说过去世的因缘:过去世中有一位大王名为“实长增”,大王有一名王子名为“妙坚慧”,后来王子舍弃世荣出家修行,一名叫做“月施”臣子也跟随王子出家,王子出家一事让大王起了嫌恨之心,但经过月施的善化,而令大王欢喜,过去世这位名妙坚慧王子,就是现在的释迦牟尼佛,实长增大王就是现在的净饭王,臣子月施就是今日的优陀夷尊者,由于过去曾教化实长增大王的缘故,现在由迦留陀夷前去教化净饭王必能获得广大利益。优陀夷尊者领受佛陀教化后,便着衣持钵入迦毘城,得知净饭王悉达多太子有王位不继承而选择出家的事升起嫌恨的心,并命令所有的族人不得至释迦牟尼佛处听法,如有犯者当斩首。于是优陀夷尊者便示现神通力,飞至净饭王住所,以种种善化方便劝化,让净饭王对释迦牟尼佛、对佛法生起敬信,使净饭王大喜,便以上妙饮食供养优陀夷尊者,希望尊者用完餐后能带上美食回去供奉佛陀,并主动求见佛陀。优陀夷尊者最终圆满了接引教化净饭王的功德[6]

教化婆罗门妇

当时舍卫城中有一个婆罗门,太太的性情非常暴恶。在一个节庆的日子,婆罗门心想:“今天一定会有亲朋好友来,如果她向亲朋妇女们口出恶言,将会令我很难堪不如先回避。”于是,婆罗门就携带孩子到乡下去。优陀夷尊者观照到婆罗门妇受化的因缘已到,便执持衣钵来到她家门前。这时,婆罗门妇正在料理食物,尊者就站在离她不远之处,婆罗门妇对尊者说:“你要觅食吧?就算你眼睛张得像钵盂那么大,也得不到食物的!”。尊者立即张开两眼,使它大如钵盂。婆罗门妇看了又说:“就算你把身体分成两段,我也不给食物!”尊者马上施以神通将自己的身体分为两半倒卧在地[1]。 此时,婢女则告诉婆罗门妇:“如果杀了比丘将犯国家的刑法,会被抓去当一辈子的官婢。”婆罗门妇听后非常惊慌,急着要将死尸移开丢入深坑。可是,尊者入了灭尽定,身体不能移动。她无可奈何,便拉着尊者两脚,恳求忏悔谢罪,祈求他能回复原形,她愿意让尊者任意取饼。尊者于是出定,向她索饼。婆罗门妇想找一个做得最差的面饼给他。可是笼中的饼都是好的,于是随便拿一个出来做布施,想不到所有面饼都自动跟着出来。她问尊者说:“你要这么多面饼吗?”。尊者说:“与我们同修梵行的人很多,你如果能亲自前往供养,那是最好的了。”因此,婆罗门妇就拿饼随着尊者来到给孤独长者家,看见佛陀和僧众俨然而坐。婆罗门妇捧著饼供养佛陀及僧众,僧众有千余人之多,一笼面饼只有数十个,每人分一块饼,但这饼却分也分不尽,以数十个饼供养千余僧众,让她深感奇异,叹未曾有,她因此深生敬信。尊者遂为婆罗门妇说法,使婆罗门妇证得初果,婆罗门妇回到家后看见面饼仍然在笼中,一个也没有少[1]

节日过后,婆罗门回家看见太太的言行异于往常,暴躁脾气已经改善,便询问原因。婆罗门妇便将尊者教化她的经过告诉丈夫,婆罗门听了非常的赞叹,也深生敬信,便前往恭请尊者及佛陀、僧众驾临他家接受供养。佛陀及僧众前往应供后便返回精舍,留下尊者优陀夷为他俩说法,夫妇因而证得道果。夫妇发心尽形供养尊者,尊者不肯接受。夫妇再三恳求尊者,发愿设一食座,希望尊者如果要去其它地方乞食时,就来此食座接受供养,于是尊者悲愍地答应[1]

因果显报

婆罗门妇命终前告诉家人说:“我死之后,不可废除圣者迦留陀夷的食座。”婆罗门妇命终后不久婆罗门也逝去。儿子守孝一段时间之后,离家到他方求学。婆罗门的媳妇,因先生不在导致烦恼日增,于是暗地里与贼王私通。尊者每天到他家接受供养,知道这个妇人性多烦恼,因此经常为她演说离欲法门。婆罗门媳妇心里想:“这位迦留陀夷尊者有他心通,一定已经知道我与人私通的事,我先生如果回来,尊者一定会告知他这个秘密,我应先设法把他杀了。”于是她便假装生病,让婢女前往通报尊者,请尊者前来。迦留陀夷尊者因为业力牵引,没有如往日出门前先以神通观照,便直接前往婆罗门家。婆罗门的媳妇事先叫来贼王告诉他:“只要这比丘还活着,我就必死无疑。”贼王怕他们私通的事情败露,于是就持刀杀害了尊者,并将他的尸骨弃于粪堆之中[1]

此时,释迦牟尼佛正在为诸比丘们布萨,只有优陀夷尊者没有到场,佛陀照见尊者已被害,便告诉诸比丘优陀夷遭杀害并被弃尸于粪堆的消息,要大众随祂一同前往为尊者做最后的法事,火化建塔供养舍利。佛陀在大众随行中走到城门口,波斯匿王带领胜鬘夫人、群臣和士女们迎接佛陀后,得知尊者被杀一事,便以四宝庄校丧舆,跟随释迦牟尼佛及圣众们来到粪堆边,取出尊者法体,以香汤洗浴,然后送进宝车中,哀奏各种伎乐沿途布满幢幡,焚香云盖遍布虚空。国王、大臣及全城仕女随从佛陀及圣众送尊者的法体出城,在诵完《无常经》后,以香木荼毘尊者法体。火化后拾取舍利置入金瓶内,于四衢路侧建塔供养[1]胜鬘夫人得知尊者被贼王杀之后,恳切地禀告国王,希望下令追捕贼王,以维护比丘们的安全,波斯匿王即下令严加缉捕。不久便捕获了贼王并下令将他投入热油锅中处死,其余贼党伴侣多至五百人之多,都被砍断手。又把那位与贼王私通的婆罗门媳妇,将他头发系于狂马足下,让马践蹋而亡[1]

比丘们对这些人的悲惨下场感到疑惑,请示佛陀这些人过去造下何业,而造成今日的下场。释迦牟尼佛便对大众宣说过去的因缘:过去世时,波罗奈国的国王名叫梵摩达多,一位拥有五百弟子的大臣,为求利养欺骗国王他在梦中预知了未来十二年的种种灾难,将危及王位。建议国王要杀五百头牛祭祀才能免灾,国王下令找来五百头牛,但群牛似乎知道自己的命运便大声吼叫,国王心生悲愍,便问大臣:“这么多牛都要全部杀吗?”。大臣知国王心软,便建议如果这群牛中,在将被杀时,还能行淫的话就必须死,就在将要祭祀时,正好一头公牛和雌牛正在共为淫事,大臣便主张杀此二牛,他的五百弟子也举手赞同该杀,大臣的太太也表示赞同,于是这两头牛便被杀来供设祭祀。

过去提议要杀牛的大臣就是这位贼王;贼王的太太就是与贼王私通的婆罗门媳妇;大臣的五百弟子就是这五百位贼徒。当时被杀的两头牛,就是现在的波斯匿王胜鬘夫人,因他们当时被那位大臣所杀,这一世又相遇了,当然要报复回来。并劝告比丘们,因果业报丝毫不爽,所有的众生,自己作的业,该受的果报不会消灭,无论历经多少的时间,一当业果成熟时,自己所造下的恶业果报,终究要由自己承受,因果业报丝毫不爽,因此千万不要造作恶业[1]

佛陀接着又向比丘们宣说优陀夷尊者过去做何业因才得到这样的果报:在过去世中,优陀夷是一位猎人,一天有一位证得独觉果位的出家人到山洞中暂时休息。这一天猎人一无所获,他为此感到疑惑,后来发现这位僧人正端坐在此,心想肯定是因为这位僧人才让自己毫无收获,一气之下便用毒箭射杀他。这位独觉圣者悲愍猎人的愚痴,便跃身于虚空中,做种种神通变化。猎人见到种种神变,知道自己犯了罪过,深刻悔恨自己的鲁莽,并向圣者祈求忏悔。圣者为了哀愍他,纵身而下接受他的忏悔,然后毒气发作命终,猎人便以火焚烧圣者法体取出舍利起塔作种种供养,然后发愿:“希望我将来不会因为杀害圣者的罪而受地狱的苦报;愿我来世能遇上殊胜大师,并亲自供养祂。”[1]又在过去有一世,优陀夷是一位瓦师,见到一位证得独觉果的出家人身患疾病,来到他家乞食。他不识圣贤,便掐住这位圣者的咽喉把他推出去丢入粪堆中,圣者因身体虚弱而致命终。这时,另一位独觉圣者,以神通乘空正好经过上方,看见那位圣者的尸骸被丢弃在粪堆中,即纵身而下,用各种香花供养。瓦师见到被弃的尸体正在被这位圣者供养,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被他害死的出家人竟是一位得道圣者,他非常懊恼自责自己愚痴不识贤圣,自知无力如法荼毗圣者法体,只好向国王禀告,请求为圣者共举葬礼[1]

国王听说有一位圣者在这种离奇的情况下涅盘,便下令群臣以及后宫婇女、城中士庶等为圣者焚身供养。瓦师则做了金色宝瓶来盛装圣者的余骨,在四衢道旁造塔随力供养,并发下弘愿:“我已造作无间重业,希望不会因这个罪业使我堕于地狱;愿以至诚供养的功德,于未来世得遇殊胜大师,亲承教旨,不生疲厌,获得像尊者一样的神通自在。”优陀夷因为过去造下的恶业以及他当时即刻的悔过、发愿供养,使他今生能亲事释迦牟尼佛学法证得阿罗汉,但被杀害后被弃尸于粪堆中,最后蒙佛陀与僧众、举国臣民都云集来为尊者做焚身供养[1]


参考资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第43卷. CBETA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2019-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7) (中文). 尔时邬陀夷既得果已便作是念:“世尊慈父于我实有大恩,今作何事而能报德?除利有情余无报者。”时邬陀夷遂即随缘而行教化。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曰:“我诸弟子声闻众中,教化有情令得圣果者,邬陀夷为第一。 
  2. ^ 2.0 2.1 2.2 丁福堡. 链接至维基文库 【迦留陀夷】. 维基文库 (中文). 
  3. ^ 《善见律毘婆沙》第17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王自筹量:‘我今更遣谁去耶?’时有一臣,名曰迦留陀夷,与菩萨同日生,王即遣迦留陀夷往迎佛,如前遣八臣语无异。迦留陀夷先与王要:‘若王许我出家者,我当往迎。’王答言善。迦留陀夷受王语已,复将千人往彼,佛为说法即得罗汉。佛唤善来比丘,得具足戒。.....。佛语迦留陀夷:‘汝可宣令语诸比丘:“佛欲游行,各自料理庄严,随佛游行。
  4. ^ 佛陀紀念館系列報導{6} 迦留陀夷教化第一. 人间福报. 2011-02-14. 
  5. ^ 《增壹阿含經》第47卷.放牛品第四十九今分品(七). CBETA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2019-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7) (中文). 尔时,迦留陀夷向暮日入,着衣持钵,入城乞食。尔时极为暗冥。时优陀夷渐至长者家,又彼长者妇怀妊,闻沙门在外乞食,即自持饭出惠施之。然优陀夷颜色极黑,又彼时天欲降雨,处处抴电。尔时,长者妇出门见沙门颜色极黑,即时惊怖乃呼:“是鬼。”自便称唤:“咄哉!见鬼。”即时伤胎,儿寻命终。是时,迦留陀夷寻还精舍,愁忧不欢,坐自思惟,悔无所及。 
  6. ^ 《大寶積經》第61卷. CBETA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2019-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7) (中文).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