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新型国际关系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国际关系专题 (获评丙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国际关系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国际关系(含外交)相关主题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内容暂存

由于该提法有变,故条目随之发生改变,过去的一部分内容似已不能赶上新形势的发展,与条目主题有所区别。兹将这部分内容保存如下,供参考:

2015年3月27日部分内容

应对

中国打造蓝水海军加快,例如056型护卫舰曾经一年同时有10艘下水,另有新型航母、核子潜艇在计划中。

亚洲其他中型国家

战略学者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认为就现实主义来看,许多亚洲国家抱持的经济发展上依赖中国,安全保障上依靠美国路线,迟早将无法持续,在中美两强间择一靠拢将是最终无法回避的结局,因为不可能期望中国全方位实力增强的事实不存在,也不能期待中国不会去挑战美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因为美国的武器装备优势中国迟早能完全复制甚至超越,但美国永远也复制不了中国所处的地理战略位置。[1]

所以现实面来看亚洲所有有能力发出话语权的中等实力国家包含印度与中亚、东盟诸国最大战略利益考量是促成中美两国在非军事冲突下达成共治世界的协议,并容忍双方划定各自的世界势力圈,但是在这新秩序谈判形成中积极参与,确保自己本国的生存利益并促成双方于对方势力圈都还有一定的干涉权和规则,让中美最终互相在一套游戏规则制约下平衡,才是这些中小型国家最佳的策略。

日本

澳洲战略学者怀特认为日本的策略走向有其特殊性,而且已经付诸实行,安倍政府上台后的鹰派作为表面看似简单的全面拉拢美国制衡中国,然而本质是要走一条军事上更独立的道路摆脱美国附庸的形象,并达到其他附带目的。

二炮所有射程600公里以上的导弹都能覆盖日本全土

战后由于特殊的地位,日本被当成美苏冷战的亚洲前缘,所以其就国民教育和历史观上都未出现德国式的认错立场,美国意图保持日本还有一定优越感和战斗力以在必要时能成为马前卒,从而导致中日从未和解,中国民间对日仇视情绪至今依然广泛,因此就军事安全上来说日本有真实遭到中国解放军攻击的几率远大于其他国家,甚至高于台湾。中日终有一最后决战其实是日本高层心中不去的阴影[2],因为军事击败日本的代价和难度都比击败美国低得多,而且能在消灭日本的战争中获胜将带给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无以类比的正当性,这效应将持续到几乎永远。

然而今日随着情势变化,以及中东十几年的战争发展,日本发现美军的保护伞并不可靠以及其军事能力的局限性,美国政治在必要时放弃日本的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而日本的经济困境和国债在可见未来都没有解决方法,所以现阶段以鹰派路线掀起各种纠纷,趁中国实力未更强大前迫使美国选边做出一些安保承诺是有利的,因为不知未来何时可能再也拿不到这些承诺,之后在美国允许下扩充军备,长期而言最终增强自卫队的力量带来更多独立自主的安全感也是有利的。

怀特认为真相是日本在GDP总量退为世界第三时其实已认知到中国崛起的趋势无法避免,而地理位置和历史仇恨使其首当其冲,日本最终军事独立其实反而能促进中美两国的信任,以使新型大国关系的谈判顺利达成,中美双方自动进入一套新世界游戏规则避免战争,也就解除了日本成为战场的可能,且较强的自卫队军力能使日本在大赛局中有较多谈判筹码争取新秩序下自己的生存条件。

印度

青藏铁路通车后解放军向高原投送兵力和建设物资的能力增强
李克强和克里的会面

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和前任常务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都认为印度在可见的未来都没有挑战中美的实力,甚至没有在亚洲挑战中国的实力,印度领土不及中国1/3且位于较热较贫瘠的纬度,人口总量也没有管制,这制约了其先天发展的上限,而中国控制的青康藏高原有世界第三极之称(除南北极外)是居高临下的优势,所有最廉价的雷达站都能监控印度全土的领空,且高原是印度粮食主产区的水源发源地,中国有潜在将印度断水的可能性,而印度却没有这种选项。印度最大敌巴基斯坦则刚好是中方最坚定的同盟,地缘上中巴又对印度有漫长的边界包夹,而印度却没有任何坚定到能战争同盟的国家位于能威胁中国的位置上。

就发展面上看印度复杂的宗教、语言和种姓制度对其经济都是不利影响,发展了数十年并且有西方国家的帮助,印度依然有7成的人口家中没有自来水和现代化厕所,多数地区基础设施破旧,还曾发生数亿人同时停电的悲剧,而贫穷阶级并没有中国共产式的配田配房制度,多数人沦为乞丐从而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制约了发展潜力。而物质条件上中国至今从高铁到大型水坝都能自制,军事上几乎所有种类的武器也都能自制,印度则至今都还是依靠昂贵的外国军购为主,贸易也都是逆差。[3]

所以布热津斯基认为印度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的谈判中应该当一个促成者和乐见者的角色,并带头为其他无核武的亚洲中小型国家发声,从而在新秩序形成后自己能取得一个二三线的次级领导角色,是最合现实利益的策略。

台湾问题

布热津斯基和怀特都认为“弃台论”是美国最终的唯一选择,因为台澎金马的收回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且不只是政府如此认知极大多数人民也都如此认知,但对美国和美国民众而言却不是,如果真的围绕台湾发生全面战争,美国人民能容许付出的代价远低于中国人民。而就军事上而言怀特认为地利位置对中方极度有利,在台海战争中美国选择军事介入的话将付出远超乎想像的空前代价,且最后会战败,除了物质上的折损还将永远失去全球范围内的威信,届时世界各地连动的扩散效应将超出美国人民的意料之外甚多。[4]

部分军事专家认为美国有日韩和澳洲等同盟的优势可供利用,布热津斯基则认为很多人低估了国际现实的力量,当真正面对超乎巨大代价的战争时刻,任何国家和其人民都是优先考虑自己的眼前利益,他认为韩国和澳洲并不会参战台海,尤其韩国还面临不稳定的朝鲜核问题,另一方面也认为中国解放军的实力其实被外界严重低估,中国为了其和平崛起的宣传一直有隐藏军备实力的动机存在,例如歼20战机直到公开在电视上试飞,欧美都未曾掌握。无人能准确知道中国军力的真相,就现有资料评估容易发生误判。而日本如果参战可能也是有限度的提供基地或后勤,不可能有日本地面部队攻击中国领土甚至进入台澎金马,这种条件下台海战争美国依然不会胜利反而还给予了解放军一次消灭日本的正当性,这种战略布局是最该避免的下策。

怀特认为美国在最终必须接受弃台论的那天无可避免会将台湾最后的价值发挥,在谈判桌上尽可能要求中方交换一些东西,但能要到多少东西必须依当时双方实力情况和触发事件而定,若是因为某事件已经进入开战状态中方也可能由解放军鹰派掌权,那时美国将要不到任何有实质性的东西,又因为不能承受战争的代价而被逼退让,无论如何在中美达成协议后美方将默许在解放军的主导下两岸最终以某种形式统一。[4]

参考文献

  1. ^ msnbc.com-Future of American power
  2. ^ The China Choice,2012 Hugh White ISBN1863955623
  3. ^ Hundreds of millions without power in India. BBC News. 31 July 2012 [31 July 2012]. 
  4. ^ 4.0 4.1 UDN TV 国际瞭望 2014/9/17 怀特专访

Sgsg留言2015年3月27日 (五) 05:4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