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卫满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小作品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卫满是朝鲜人的论证太牵强,以下是驳斥这讲法的引用来源
http://www.his.ncku.edu.tw/chinese/uploadeds/364.pdf --Wttwcl(留言) 2020年1月6日 (一) 03:16 (UTC)
- 文中引用可靠资料来源并没有说卫满不是燕人,只是有可能不是。钉钉(留言) 2020年1月6日 (一) 05:50 (UTC)
关于被删除的燕人部分
这个根本就没用退回到证论版本以前啊,虽然是燕人这个部分已经是确认过后的观点了,但是完全被删除了,还有很多的有效的参考来源,这也算个人看法?就结果来讲不是只保留了对方轮点的部分吗。--87.95.118.116(留言) 2024年6月23日 (日) 15:51 (UTC)
- 卫满'(韩语:위만/衛滿 Wi Man,?—?),是燕国人[1][2][3][4][5]--87.95.118.116(留言) 2024年6月23日 (日) 16:01 (UTC)
- 这算退回争论以前吗,现在这个跟之前也没有什么区别吧。本身说是朝鲜人的事情2020年一开始就被反驳过是证据很勉强。相对来说是燕人这个说法就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现在反而是只有这部分被保留了。--87.95.118.116(留言) 2024年6月23日 (日) 16:26 (UTC)
- 《史记》等古籍记载卫满是燕国人,这一点是没有任何异议的。我看了一下的确条目中似乎没明确写这句。等保护期到了之后,可以添加上去。但不应该在开头第一句就“是燕国人”,而应该是在韩国人观点之前写:《史记》载,卫满是燕国人。《史记》同时称卫满“魋结蛮夷服”,不改国号而沿用朝鲜国号。有韩国学者认为卫满有可能不是汉人,而是燕国内的古朝鲜人。请阁下不要删除韩国人的这个推理观点,没有人可以完全排除卫满是生活在燕国的朝鲜人的可能性。根据维基中立原则,这种学术观点是需要保留的。E2568(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01:36 (UTC)
- 是退回争议前。--千村狐兔(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11:21 (UTC)
- 史记跟之后这种假设性研究没什么可以对比性,中立原则上面且不能表现出多数观点与少数观点比例一致的假象,这个韩国的就是属于少数观点。
- 而且那个时候又不是没有对古朝鲜土著的认知,这部分比如说到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他是就不会是燕人而是把他说成是朝鲜蛮夷了。
- 本来就不应该当作一样重要来放,本身就不合理最前面介绍。还是觉得本身史记和汉书就是重点来源 你要用这些分析就要承认是燕人的事实吧,假设部分放在前面就不是很合理啊,。--176.93.238.133(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12:47 (UTC)
- 位置后放是可以的,但不是少数人观点就可以淡化。燕人不等同于汉人。其它论述不合逻辑。E2568(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13:20 (UTC)
- 本来就是只谈燕人和朝鲜人这个说法。本身逻辑上来讲古代记录的燕人,并不是在燕国居住就会被叫燕国人的,而是本土居民才会被这样形容,所以才一直强调这个,是完全可以靠这个排除他是生活在燕国的古朝鲜人的说法的,在没有出现其他新的证明,比史记更加能当作参考来源的话。--2001:14BB:673:2D9F:4511:23ED:84AD:860A(留言) 2024年6月25日 (二) 11:31 (UTC)
- 这个只是阁下个人观点。燕国与朝鲜半岛接壤,疆土还曾越过鸭绿江,燕国中有朝鲜人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中日交战都有日本人在中国这边,比如宫川英男成了中国民政部首批著名抗日英烈。E2568(留言) 2024年6月25日 (二) 12:00 (UTC)
- 这就要讲民族认知了,说了燕国人就是燕国,非朝鲜土著。而且这种研究就是因为想要证明他不是外来的,这种看法主要产生于,因为对抗日本殖民说历史上就是被殖民说法。要不然为什么不怀疑记录中其他跟随一起来的燕国人也都是朝鲜人。如果纯粹以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外来人员,所以否定清晰的记录,才会很奇怪吧。而且就算他被记录了,不一定是来自这些接壤地区的朝鲜人,燕国的范围很大。说这个主要是韩国那边觉得他可能是辽东地区的朝鲜人,但是自己也反驳这种说法因为没有证据,而且完全也可能是其他地方来的。
- 中国什么时候像韩国一样成为单一民族国家了?谁告诉你的在燕国的朝鲜人必须是辽东的?请不要在条目中添加你的个人观点。特此警告。举个例子清朝里的朝鲜族高丽佐领都是从朝鲜半岛来的。E2568(留言) 2024年7月6日 (六) 01:32 (UTC)
- 每一个你说的打比方都是有明确记录的,跟这个话题无关。难道日本人和高丽这些都不够明确记录是外来的吗?就完全证明了燕人已经足够证明非朝鲜人了,也说明中国记录民族相关的都是分的很清楚。
- 为什么会说这些是找到了具体研究这个的韩国方的信息,可不是个人看法。本来就是因为历史原因的影响下产生的说法,韩国自己研究都不认为可以随机在燕国里面找朝鲜人,所以发表看法找理由说的是辽东地区,这样可能性才大。他们自己发表的然后你问我为什么?之后有时间会把链接加上去。而且按照你的说法所有记录是燕人都应该怀疑为朝鲜人,而且燕国难道就没用其他地区来的人了吗,为什么只怀疑朝鲜。--2001:14BB:C4:2880:D4F2:227B:52FE:24A(留言) 2024年7月6日 (六) 01:57 (UTC)
- 很不理解为什么说清朝高丽佐领的事情,按照你的看法应该是因为清朝有这些人,所以被明确记录为满人或者汉人也有可能是高丽来的?--2001:14BB:C4:2880:D4F2:227B:52FE:24A(留言) 2024年7月6日 (六) 02:09 (UTC)
- 资料来源是不支持燕国的朝鲜人必须是辽东的这个观点。这是你个人的观点,不能放在条目里。你能理解这个,停止破坏就可以了。E2568(留言) 2024年7月6日 (六) 02:32 (UTC)
- 이병도李丙焘是这个卫满朝鲜人说发的主要发表人,是在日治时期为了抵抗卫满是殖民历史的说法。--2001:14BB:C4:2880:D4F2:227B:52FE:24A(留言) 2024年7月6日 (六) 15:42 (UTC)
- 资料来源是不支持燕国的朝鲜人必须是辽东的这个观点。这是你个人的观点,不能放在条目里。你能理解这个,停止破坏就可以了。E2568(留言) 2024年7月6日 (六) 02:32 (UTC)
- 你下面说的这个事跟这个完全无关,明确记录了是日本人不是中国人。--2001:14BB:C4:2880:D4F2:227B:52FE:24A(留言) 2024年7月6日 (六) 00:08 (UTC)
- 这就要讲民族认知了,说了燕国人就是燕国,非朝鲜土著。而且这种研究就是因为想要证明他不是外来的,这种看法主要产生于,因为对抗日本殖民说历史上就是被殖民说法。要不然为什么不怀疑记录中其他跟随一起来的燕国人也都是朝鲜人。如果纯粹以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外来人员,所以否定清晰的记录,才会很奇怪吧。而且就算他被记录了,不一定是来自这些接壤地区的朝鲜人,燕国的范围很大。说这个主要是韩国那边觉得他可能是辽东地区的朝鲜人,但是自己也反驳这种说法因为没有证据,而且完全也可能是其他地方来的。
- 这个只是阁下个人观点。燕国与朝鲜半岛接壤,疆土还曾越过鸭绿江,燕国中有朝鲜人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中日交战都有日本人在中国这边,比如宫川英男成了中国民政部首批著名抗日英烈。E2568(留言) 2024年6月25日 (二) 12:00 (UTC)
- 本来就是只谈燕人和朝鲜人这个说法。本身逻辑上来讲古代记录的燕人,并不是在燕国居住就会被叫燕国人的,而是本土居民才会被这样形容,所以才一直强调这个,是完全可以靠这个排除他是生活在燕国的古朝鲜人的说法的,在没有出现其他新的证明,比史记更加能当作参考来源的话。--2001:14BB:673:2D9F:4511:23ED:84AD:860A(留言) 2024年6月25日 (二) 11:31 (UTC)
- 位置后放是可以的,但不是少数人观点就可以淡化。燕人不等同于汉人。其它论述不合逻辑。E2568(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13:20 (UTC)
- ^ 史记·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 第五十五: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𬇙水为界,属燕。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聚党千余人,魋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𬇙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
- ^ 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朝鲜王满,燕人。自始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障。秦灭燕,属辽东外徼。
- ^ Kim, Jinwung. A History of Korea: From "Land of the Morning Calm" to States in Conflict.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2-11-05: 10. ISBN 978-0-253-00078-1 (英语).
- ^ Tennant, Roger. A History Of Korea. Routledge. 2012-11-12: 18. ISBN 978-1-136-16705-8 (英语).
- ^ 杨雨蕾等编著. 《韩国的历史与文化》.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 ISBN 978-7-306-03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