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辑佚
辑佚曾于2009年12月25日通过新条目推荐投票,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栏位。 |
新条目推荐
- 四库全书里面标有“永乐大典本”的书籍都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20日 (日) 16:45 (UTC)
- (+)支持——白布 (留言) 2009年12月20日 (日) 17:16 (UTC)
- (+)支持——问题中的“搞到”不如改为“辑出”?回到原点(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00:47 (UTC)
- “辑出”就把谜底给说了。不过你倒提醒了我,“搞到”的确太粗俗,我换成“得到”便是。—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15:40 (UTC)
- (+)支持,希望可以再追加梁启超批判当时某些学子热衷于阅览辑本而忽略了要先从完本阅读及“逸书渊薮”的内容(我在国学导读书有看过)。--RekishiEJ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03:39 (UTC)
- 那段批判词我也读过,感觉不大好写。—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15:40 (UTC)
附:梁启超的批判词
总而论之,清儒所做辑佚事业甚勤苦,其成绩可供后此专家研究资料者亦不少,然毕竟一钞书匠之能事耳,末流以此相矜尚,治经者现成的三礼郑注不读,而专讲些什么尚书、论语郑注,治史者现成之后汉书、三国志不读,而专讲些什么谢承、华峤、臧荣绪、何法盛,治诸子者现成几部子书不读,而专讲些什么佚文和什么伪妄的鬻子、燕丹子。若此之徒,真未可本末倒置,大惑不解,善夫章实斋之言曰:“……今之俗儒,逐于时趋,误以擘绩补苴谓足尽天地之能事。幸而生后世也,如生秦火未毁以前,典籍具存,无事补辑,彼将无所用其学矣。”
- (+)支持。辑佚是动词,把辑佚移动到辑佚学,只需将词句稍加改动,岂不更好?--inhorw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05:17 (UTC)
- 中文的词性很灵活的。—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16:37 (UTC)
- (+)支持—黑暗魔君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11:39 (UTC)
- (+)支持--玖巧仔@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12:01 (UTC)
- (+)支持--Alexchen4836 (留言) 2009年12月22日 (二) 07:25 (UTC)
- (+)支持—Iflwlou [ M { 2009年12月22日 (二) 09:58 (UTC)
- (!)意见:请补充日、韩、越的资料,朝鲜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日语版维基ja:佚文条目有提及辑佚,《笺注倭名类聚抄》是日本的辑本,另外请google一下“집일”和用日本google搜寻“辑佚”。如无补充其他地区内容则改投(-)反对票--Ws227 (留言) 2009年12月22日 (二) 10:21 (UTC)
- 《玉函山房辑佚书》是马国翰所辑。马国翰怎么也成了韩国人?除了这点必须抗议,我倒也不反对补充日、韩、越的资料。日、韩、越身处汉字文化圈,把中国的辑佚学移植到他们国家也不是不可能。—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22日 (二) 20:04 (UTC)
- 抱歉,我对古书不熟,是因为在韩文网页看到《玉函山房辑佚书》这个名称,没有详阅网页内容,才以为是朝鲜的(我韩语程度只看得懂少量汉字词),不过应该还有其他资料--Ws227 (留言) 2009年12月22日 (二) 22:59 (UTC)
- (+)支持—帮忙添加了一些日本的辑佚资料,内容来自日文wiki。 Chaoswing (留言) 2009年12月22日 (二) 21:44 (UTC)
- 曹书杰先生尝言:“台湾学者的辑佚成就、日本学者的辑佚工作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奈何相关文献实在太少,你不止是帮了我一个大忙,也给别人留下了启迪研究思路的材料,实在是功德无量啊!—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23日 (三) 10:56 (UTC)
- 《玉函山房辑佚书》是马国翰所辑。马国翰怎么也成了韩国人?除了这点必须抗议,我倒也不反对补充日、韩、越的资料。日、韩、越身处汉字文化圈,把中国的辑佚学移植到他们国家也不是不可能。—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22日 (二) 20:04 (UTC)
- (!)意见:可以麻烦再追加古籍全部或局部亡佚的原因吗?--RekishiEJ (留言) 2009年12月22日 (二) 11:38 (UTC)
- 悲剧啊!中国古代典籍的亡佚,最大的原因是人祸。秦朝有烧书,历代有禁书,清代的乾隆皇帝借着修《四库全书》搞删书,再经过□□□□□□□□□□□,古籍能不亡佚残缺吗?—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22日 (二) 20:04 (UTC)
- 暂时(-)反对,请补充世界性资讯,另外,只要不渉及攻击他人,百科尊重且接受任何言论,请爱学习的饭桶讨论时不要自行屏蔽自己的说法,一方面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一方面也是要避免他人错误的联想,要嘛就说清楚,要嘛就不要说。—天上的云彩‧ธันวา| สนทนาธรรมได้ที่นี่ 2009年12月23日 (三) 00:23 (UTC)
- 当一个关键字就足以让这个页面在13亿人面前化作貌似无辜的“技术性”空白,生长在自由国度的你又怎能知晓饭桶的用心良苦?--Krytyk (留言) 2009年12月24日 (四) 12:17 (UTC)
- (+)支持:有待完善是下一步的工作,我认为既然符合DYK的要求,就支持!这也有助于更多人参与讨论完善。—王云峰 (留言) 2009年12月24日 (四) 01:57 (UTC)
- (!)意见,新增的关于日本古籍辑佚其中一个句子“但有人认为这部分佚文可能成文于奈良时代”与ja:风土记中关于部分古风土记佚文是否真为奈良时代风土记记述的说明矛盾。请对日本古籍娴熟者予以校正。顺道一提,很多入DYK的英语维基百科条目在登上首页时都只有start的等级,因此辑佚条目就算仅提及中国古籍的辑佚也是可以入DYK的。--RekishiEJ (留言) 2009年12月24日 (四) 06:11 (UTC)
处理人:—天上的云彩‧ธันวา| สนทนาธรรมได้ที่นี่ 2009年12月25日 (五) 09:07 (UTC)
古风土记
这部分是我翻译的。原文“ただし逸文とされるものの中にも本当に奈良时代の风土记の记述であるか疑问が持たれているものも存在する。”直译过来就是“也存在着关于这些被认为是佚文的部分中可能存在着实际是记述奈良时代的风土记的疑问”,写成中文是略作改写为“但有人认为这部分佚文可能成文于奈良时代”,当时没注意,现在发现确实会产生意义上的偏差。已修改为“但有人认为这部分佚文中可能有成文于奈良时代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