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意识雪/沙盒/经济史
经济学 |
---|
经济学主题首页 |
经济史,经济领域的发展历史,是社会科学的核心,[1]经济状态的变迁史,其研究范围为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经济史在19世纪从历史学分离开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2]经济史是研究一定的时期经济运行状况、机制及其效果的学科。[3][4]
经济史
四个阶段
16世纪以前
此阶段各国间的贫富差距并不大。在达伽马到达印度以及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当今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格局才开始形成。此阶段的经济学数据目前可供参考的很少。
据估计,在这一时期,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约为158美元(按2013年美元购买力)。[5]
16世纪—18世纪末
由于地理大发现导致商品需求量上升,商业得到重视。在这一时期,全球的各个地区也有着独特的分工。美洲被殖民并向欧洲输出白银、蔗糖和烟草;非洲人被运往美洲充当奴隶,为美洲产品的生产提供劳动力;[6]亚洲的产品是出口到欧洲的香料、纺织品和瓷器。[7]欧洲国家不断获取殖民地,还通过战争和关税的方式阻止其他国家直接与殖民地开展贸易,以此来提高欧洲自身的贸易收入。[8]欧洲制造业取得进步,这一进步以牺牲各个殖民地的发展为代价,但当时经济发展本身并不为各个殖民地所重视。[1][9]
19世纪
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时,英国国内的工业水平已超过法国,并为世界领先。此时西欧各国以及美国开始实行一系列政策来推动经济发展。[注 1]
这些推动工业化发展的政策通常包括:
- 消除内部关税,重视交通建设,建立稳定的国内市场。
- 设立外部关税,维护本国工业,以此来对抗经济上比自身强的国家。
- 设立银行,维持货币稳定并为商业行为提供资金。
- 建立适用于大众的教育体系,提高国民能力。[1][10]
20世纪
不发达国家开始实行曾经西欧和美国的经济政策,但没有取得显著效果。这是因为大多数技术由富裕国家掌握,由于富裕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它们需要投入更多资本来提高生产率。对于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不发达国家,发展新技术通常并不划算。[11]大多数不发达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都采用了现代技术,但这些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发达国家要慢。[1]
在20世纪成功缩小与西方国家之间差距的大多是采用大推进发展模式的国家,它们通过计划手段和投资协调来取得快速发展。[12]
影响经济发展的要素
世界不同国家经济实力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一方面来源于地理、政治、文化一类的“根本要素”,同时也受历史偶然事件的影响。
间接要素
地理
疟疾阻碍了非洲的发展,[13]而英国则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矿产为工业革命打下资本基础。[14]地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和经济条件。例如18世纪时,炼铁设备常被布置在煤矿和铁矿附近,而如今日本和韩国已经可以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所需的煤炭和铁矿。[15][1]
文化
文化往往被用于解释经济成果。宗教对于经济产生何种影响是一个很难全面解答的问题。[16]马克斯·韦伯(德语:Max Weber,1864-1920)曾把北欧取得经济成就的主要原因归功于新教思想。[17]但是现在许多信奉天主教的国家比英国富裕,因此其理论并不成立。然而文化确实影响着经济表现,尤其是读写和计算能力的普及,自17世纪以来成为经济成功的必要条件。[18]大众教育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经济所普遍采取的策略。[1]
国家 | 1500年 | 1800年 |
---|---|---|
英格兰 | 6% | 53% |
荷兰 | 10% | 68% |
比利时 | 10% | 49% |
德国 | 6% | 35% |
法国 | 7% | 37% |
奥地利\匈牙利 | 6% | 21% |
波兰 | 6% | 21% |
意大利 | 9% | 22% |
西班牙 | 9% | 20% |
政体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政府的最小干预可以带来经济的繁荣,独断专行的政府不利于经济发展。这种观点被用来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上实行专治统治的中国、实行绝对君主制的西班牙和法国都因禁止国际贸易而被认为是政治制度压制经济发展的例子。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通常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成功是代议制取代君主制的结果。[1]
与此同时,不少历史学家也在研究西方君主制和东方专治统治对经济发展有何种积极影响。这些制度有利于维持和平、有序和运作良好的政府。而政府其后又能利用财政推动地区专业化程度提高,促使城市扩张,由此带来国家收入的提升。这一过程被称为“斯密式增长”。[19]
直接要素
技术进步
能够应用到各个领域的通用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被发现。在十九世纪初期蒸汽机还不足称道,但在十九世纪中叶则被广泛应用于英国的交通和工业。[20]西方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一方面取决于通用技术的长期回报,另一方面也归功于科学成果不断被用于工业生产。[1]
美国和德国即是通过技术革命实现工业的跳跃式发展。[21]
技术革命开始年份 | 流行名称 | 核心国家 | 诱发技术革命的重大技术突破 | 工业革命区间 |
---|---|---|---|---|
1771年第一次技术革命 | 产业革命 | 英国 | 阿克莱特在英国克隆福德建厂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1829年第二次技术革命 | 蒸汽和铁路时代 | 从英国扩散到
欧洲大陆及美国 |
蒸汽动力火车“火箭号”在英国铁路上
试验并取得成功 | |
1875年第三次技术革命 | 钢铁、电力、重化工
业时代 |
美国和德国追赶英国 | 卡内基酸性转炉钢厂在美国匹斯堡开工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1908年第四次技术革命 | 石油、汽车大规模生
产时代 |
从美国扩散到欧洲 | 第一辆T型车从美国福特工厂出产 | |
1971年第五次技术革命 | 信息和远程通讯时代 | 从美国扩散到欧洲和亚洲 | 英特尔的微处理器在美国面世 | 第三次工业革命 |
经济政策
宏观来说世界各国推进工业化的政策包括欧美国家曾采用的标准模式,以及日本、韩国、台湾所采用的大推进模式。标准模式的具体政策包括稳定国内市场、设立外部关税、完善大众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推进模式的具体政策包括将资金投入重工业和机械生产、计划经济、农业集体化、大众教育。[1]
微观的经济政策也影响着地区经济发展。例如印度政府在19世纪兴建铁路时,曾经把高额订单交给英国企业。这导致印度没有得到铁路工程的附加效益,直至20世纪才建立起钢铁业和工程制造业。[1]反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设高速铁路的过程中则通过国内组装和技术转让的方式为日后的国产化打下基础。[22]
全球化
第一次全球化中英格兰、荷兰等全球性经济体的成功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包括劳动市场供不应求、对农业的需求增加、能源革命出现、教育水平上升。[1]
学科
西方
19世纪西方历史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是历史主义学派,强调真实地再现和理解过去,推崇实证主义,是叙述式史学。19世纪后期,英国学者将经济史从历史学分离出来,但仍保持着历史主义特点,因此仍然属于历史学范畴,属人文科学。当时西方大部分大学也将经济史安排在人文学院讲授且并不专门设立学科。20世纪初出现专用的经济史理论及专门研究经济史的学者。瑞典赫克舍尔认为经济研究应从供给和需求入手。边际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兴起,要素分析和数据资料得到重视,但大多数经济史学者仍坚持实证主义。[2]
来自英国的经济史对传统史学的局限有所突破,比如推动中世纪历史档案大规模整理、促使人文历史成为研究课题、开辟农村和农业史新领域。这使得原本落后的英国史学跻身世界前列。[2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学和经济学都发生变革。历史学开始广泛采用社会科学的方法来取代历史主义,从叙述的历史转型为分析的历史。经济学则兴起推崇凯尔斯主义的浪潮,宏观经济学和增长理论得到重视。因此,与经济学和历史学有紧密关系的经济史学也发生巨大变化:地理资源、气候环境、文化等要素得到重视,线性发展被结构分析所取代。此时西方经济史学可分为三大学派:计量史学、整体观史学、新制度学派。[2][25]
2000年,美国出现了称为资本主义历史(History of Capitalism)的新领域,其包含很多经济史相关的主题,例如保险、银行监管、商业政策以及资本主义对中产阶级、穷人、妇女和少数族裔的影响。[26][27]
中国
中国很早就有不成系统的经济史,比如《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出的善因论,反对国家对经济过多的干预和控制,强调自然竞争,让每个人尽自己的才能获得最大可能的利益。善因论是一种以放任主义为主,必要时辅以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28][29][30]
自《汉书·食货志》起,中国历代都有以国家档案为主要来源的《食货志》,其所记录的经济事件较为准确。[31]除正史之外还有大量政书中有经济相关的记载。历代政府编辑的会要会典也系统的记录了有关经济的典章制度。这种关于经济实践的记载形成“食货之学”,成为中国经济史学的源头之一。[29]
梁启超在1903年发表《新史学》,号召“史界革命”。他认为新史学的特征应为“诸学之公理公例”,即利用社会科学的方法研究历史。[32]次年梁启超写成《中国国债史》,成为中国经济史学出现的标志。[33]
此后中国经济史发展迅速。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一些较为贯通的社会经济史专著,西方的经济史著作被引进中国。一些史学家开始倡导经济史。[34]中国国内思想界出现大论战,学者将研究重点从“革命家的历史”转向“历史学家的历史”。[35]中国经济史学从政治的附庸转向自身的学术发展。此时中国出现唯物史观派和史料考订派两大学派。[29]
1934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创立《食货》,成为中国第一份“中国社会史专攻”的专业性期刊,[36]被称为“最著名的社会经济史杂志”。[37]
现代是经济支配一切的时代,我们所需要的,既不是政治史,也不是法律史,而却为叙述社会现象的发展,社会之历史的形态,社会形态的变迁之经济史或社会史。所以现代史学之新倾向,即为社会史学、经济史学。
——朱谦之,《西汉社会经济研究》[3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济史学在中国史学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唯物史观派从边缘变为正统。[29]
参考条目
注释
参考文献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Ai lun (Allen, Robert C., 1947- ); 陆赟. 全球經濟史. 南京市: 译林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44750448. OCLC 942700199.
- ^ 2.0 2.1 2.2 吴承明. 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1, (3) [2019-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3).
- ^ 李伯重. 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百年沧桑. 文史哲. 2008, (304) [2019-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3).
- ^ 吴承明. 研究经济史的一些体会. 近代史研究. 2005, (3) [2019-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3).
- ^ J. Bradford De Long. Estimates of World GDP (PDF). 199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30).
- ^ Vaughan, Alden T. The Origins Debate: Slavery and Racism in Seventeenth-Century Virginia. The Virginia Magazine of History and Biography. 1989, 97 (3): 311–354 [2019-10-09]. ISSN 0042-66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 ^ Porcelain and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as recorded in the Dagh-registers of Batavia Castle, those of Hirado and Deshima and other contemporary papers. 1971.
- ^ 陈锺诚. 世界史 —大航海時代. Medium. 2018-08-20 [2019-10-04] (英语).
- ^ Stavrianos, Leften Stavros.; 吴象婴. 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 Di 2 ban. Beijing: Beijing da xue chu ban she. 2006: 390. ISBN 9787301109489. OCLC 244443638.
- ^ Ekelund, Robert B. (Robert Burton), 1940-. A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 and method 4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1997. ISBN 0070213275. OCLC 34677419.
- ^ Crafts, Nicholas. Explaining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two views. European Review of Economic History. 2011-04-01, 15 (1): 153–168. ISSN 1361-4916. doi:10.1017/S1361491610000201 (英语).
- ^ Joerg, Baten. A History of the Global Economy: 1500 to the Present. 2016. ISBN 9781107507180.
- ^ Douglas Gollin&Christian Zimmermann. Malaria:Disease Impacts and Long-Run Income Differences (PDF). 2007.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18).
- ^ Landes, David S. The unbound Prometheus: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Europe from 1750 to the present. London,: Cambridge U.P. 1969. ISBN 052107200X. OCLC 10414.
- ^ 商品解密-交易及全球供应链指南 (PDF).
- ^ 宗教对经济发展有影响吗?. www.zhihu.com. [2019-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9).
- ^ Bendix, Reinhard. 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Chapter IX: Basic Concepts of Political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ISBN 9780520031944 (英语).
- ^ Hanushek, Eric A. Economic Outcomes and School Quality. Economic Outcomes and School Quality.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2005 [2019-10-09]. ISBN 97892803127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2) (英语).
- ^ 关永强 张东刚. “斯密型增长”——基于近代中国乡村工业的再评析. 历史研究. 2017, (2).
- ^ Smil, Vaclav. Creat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Technical Innovations of 1867-1914 and Their Lasting Impac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08-25. ISBN 9780198037743 (英语).
- ^ 21.0 21.1 贾根良.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的视角.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3, 2.
- ^ 中国式高铁的诞生与成长. 新华社.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 ^ 徐浩. 英國經濟社會史研究:理論與實際.
- ^ 赵凌云. 探寻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结合——“新经济史革命”评析. 东南学术.
- ^ 吴承明. 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 经济研究. 1995.
- ^ See Jennifer Schuessler "In History Departments, It’s Up With Capitalism" New York Times April 6, 2013
- ^ Lou Galambos, "Is This a Decisive Moment for the History of Business, Economic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Capitalism? Essays in Economic & Business History (2014) v. 32 pp. 1–18 online
- ^ 刘社建. “善因论”:司马迁的经济理论. 唐都学刊. 1996.
- ^ 29.0 29.1 29.2 29.3 李伯重. 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百年沧桑. 文史哲. 2008 [2019-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3).
- ^ 行龙. 经济史与社会史.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 朱谦之,陈啸江, 序. 西漢社會經濟研究. 上海: 新生命书局. 1936.
- ^ 陈锋. 兩極之間的新史學:關於史學研究會的學術史考察. 近代史研究. 2006, (1).
- ^ 赵德馨. 20世紀上半期中國經濟史學發展的回顧與啟示. 2005.
- ^ 1920年朱希祖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时,受德国兰普雷希特《近代历史学》和美国鲁滨逊《新史学》的影响,倡导对该系课程进行变革。
- ^ 陶希圣. 編輯的話. 食货. 1934, (创刊号).
- ^ 卢文芳,张应雄. 《食货》半月刊的史学述评. 财经政法资讯. 2015, (3): 34-39.
- ^ 向燕南,伊静. 中國社會史的拓荒與奠基:陶希聖創辦《食貨》的史學意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 (3).
- ^ 陈啸江,朱谦之, 序. 西漢社會經濟研究. 新生命书局. 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