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特色条目复审/利玛窦/第4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利玛窦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9支持,1反对=>撤销--JK~中六课程太艰深…… 2010年10月6日 (三) 03:34 (UTC)[回复]

首先,大量段落缺乏注释。其次,挂有维护性模板。最后,此条目曾三度被提交复审。

支持撤销

  1. (+)支持,提名者投票—ATRTC 2010年9月15日 (三) 14:33 (UTC)[回复]
  2. (+)支持大量内容无脚注,来源不明。不要忘记,特色条目乃是维基条目的典范,来源不明会造成违反维基百科:可供查证。--苹果派.留言 2010年9月17日 (五) 21:04 (UTC)[回复]
  3. (+)支持。该条目并不符合现在特色条目的资格。尤其是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这么重要的人物,其评价一节也未免写得太马虎了。-- Marcus Hsu  talk  2010年9月20日 (一) 16:02 (UTC)[回复]
  4. (+)支持,已经违反维基百科:可供查证,内所说明的事项--Honmingjun--铭均 2010年9月21日 (二) 08:13 (UTC)[回复]
  5. (+)支持来源不明。--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0年9月22日 (三) 12:08 (UTC)[回复]
  6. (+)支持第四次了,还撤不掉的话我也没话好说--JK~中六课程太艰深…… 2010年9月27日 (一) 15:47 (UTC)[回复]
  7. (+)支持,文献甚至比gan:利玛窦住嘚南昌嗰经历更少-不平静的湖畔 (留言) 2010年9月29日 (三) 10:47 (UTC)[回复]
  8. (+)支持大量内容无脚注,不符合查证需求-Dinh ta Uyet (留言) 2010年9月29日 (三) 14:05 (UTC)[回复]
  9. (+)支持缺乏注释。--Rx5674 (留言) 2010年9月29日 (三) 14:15 (UTC)[回复]

反对撤销

  1. (-)反对:内容相当有特色亦丰富,请以修订取代撤销!撤销资格无法改善其条目现况。该条目已有参考来源,注脚不能成为撤销之理由。--安可 留言請按此请来启动质量提升讨论)发表于 2010年9月24日 (五) 14:02 (UTC)[回复]
    注脚为何不能成为撤销的理由?—ATRTC 2010年9月25日 (六) 00:58 (UTC)[回复]

中立

意见

  1. 请问文内必须有足够内嵌式注脚是强制要求么?因为前两次重审时很多人都提到参考文献的三本书。-治愈 (留言) 2010年9月15日 (三) 15:01 (UTC)[回复]
    如果缺乏注脚,可供查证就会变得困难,继而可能产生原创研究的问题。—ATRTC 2010年9月16日 (四) 01:13 (UTC)[回复]
(※)注意即使提供充足注脚,可供查证并不会变的简单,该注脚仍需要查证,注脚仅是因为某段落可能是从别的来源所添加之内容。您们难道没有看到这个盲点吗?--安可 留言請按此请来启动质量提升讨论)发表于 2010年9月24日 (五) 13:59 (UTC)[回复]
如果连注脚都没有,可供查证不是变得比有注脚来得困难吗?—ATRTC 2010年9月25日 (六) 01:00 (UTC)[回复]
投票将于 2010年9月29日 (三) 14:33 (UTC) 结束
  • 以下是建议加注的地方
    • 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
    • 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 1580年,他在给耶稣会的历史学家玛菲用葡萄牙语写的信中说道:“查看一下有关印度、日本的注释书和地图类,会发现明显的谬误比比皆是。”
    • 这也是利玛窦进入中国后所持的态度,并终其一生一直维持这个看法。罗光所写的《利玛窦传》中说,这是“他能赢得我国士大夫的尊敬亦以此精神故。”
    • ,“练习用他们的语言写作,作为一种吸引捕捉他们心灵的手段。”
    • 进入了中国的利玛窦对中华文化非常称赞:除了还没有沐浴“我们神圣的天主教信仰”之外,“中国的伟大乃是举世无双的”“中国不仅是一个王国,中国其实就是一个世界。”
    • 但是他也发现“在中国人之间科学不大成为研究对象。”
    • 但是无论如何,无论是“仙花寺”的创立,还是《天主实录》的刊行,中国人始终是把它当作佛教流派而已,中国人对于基督教还没有多少实质的认识。
    • 他在写给耶稣会的报告中解释了自己出名的理由:......六是有人向他求教基督教。
    • 利玛窦可以说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创者之一。
    • 南明永历帝的皇后在清军入关时曾写信准备皈依天主教并请求教宗支援(此信尚保存在梵蒂冈)。
    • 康熙时代,多明我会传教士为了在中国排挤耶稣会传教士,......,态度骄横,和康熙争辩。
    • 西学东来章节
    • 虽然朝廷中有人反对,但该事在内阁大学士叶向高等人的多方努力下,还是很快得到了万历皇帝的照准。
    • 评价章节
  • 以上--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0年9月29日 (三) 04:5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