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义行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义行奖
授予对象曾于他人危难时提供援助或持续帮助弱势族群、身心障碍、老人、妇幼、环境永续及动保等议题之善心人士或团体
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
主办单位财团法人公益传播基金会
首次颁发2018年
官方网站https://www.hopemedia.tw

台湾义行奖,是由财团法人公益传播基金会于2018年所创办、三立新闻协办[1]的台湾公益奖项,旨在找出默默帮助他人,为台湾奉献的善心义行者,希望透过活动选出义行人士,由媒体报导其公益、义行相关议题,鼓舞民众拾回助人的初心,进而改善社会风气,让社会各方资源结合,需要帮助的人得以受惠[2][3]


历届得主

2018年(第一届)

评审为中华社会福利联合劝募协会理事长陈永清、作家小野、导演王传宗,颁奖活动于2018年12月举行[3][4]

得奖者/得奖单位

事迹概述

台湾心义工团创办人兼理事长 尤瑞豊

协助偏乡弱势整修屋舍超愈10年

一起梦想公益协会秘书长 张正

提供台湾新住民感受如原乡家的温暖,为需要团体进行网络募资

台北荣民总医院副院长 陈威明

设置“关怀之家”,令骨癌病童于治疗期间拥有一个免费栖身之处

慈心基金会专案总监 程礼怡

有感于气候变迁,致力于海岸线之绿色守护,于台湾西岸沿海成功种植20万棵树木

喜憨儿基金会创办人兼董事长 萧淑珍

成立烘焙坊带领憨儿安心就业

无障碍旅游公司创办人 许展容

创立无障碍旅游公司,带领身障人士壮游世界

2019年(第二届)

评审为中华社会福利联合劝募协会理事长陈永清、艺人黄子佼、法官黄茂荣、沈司琦、盛竹如、真理大学校长陈奇铭,颁奖活动于2020年3月举行[3][5][6]

得奖者/得奖单位

事迹概述

台湾精英国际搜救协会队员 褚兴中

有感于921大地震,台湾搜救犬体系未成形,因而投入搜救犬训养,为台湾最早投入、唯一民间训练、运用搜救犬的救难协会

社团法人中华民国慈惠善导书院文化教育研究会院长 陈文静

期望“弱势世袭”得以中止,积极投入偏乡教育工作,提供屏东县高树乡弱势孩童课后照顾安置所,减轻弱势家庭照顾的压力,同时办社区大学辅导失业者并带领孩童关怀长者。

台湾更生保护协会士林分会辅导员 郑益隆

成立郑老师中途站,协助更生人重新在社会上站起来

台中市行善团协会团长 张茗富

成立清洁公司给予街友、更生人等弱势工作机会及住宿,成功帮助愈1200人重返社会

湖光动物医院院长 林雅哲

以自身医学专业,与团队自愿下乡为超过2万4千只放养犬猫进行绝育手术

桃园市圆梦爱心关怀协会理事长 谢慧谨

举办愈70场“每月一爱”活动,以不同的活动主题照顾各种不同的弱势族群

社团法人彰化县盐光社会福利协会(入围)

推动“为偏乡弱势孩童点一盏灯教育计划”,在彰化县社头乡及芬园乡成立分会,提供弱势族群孩童的课辅服务[7]

社团法人中华民国偏乡学子圆梦公益协会(入围)

义务为偏乡孩童拍摄专业的毕业纪念册,并透过观察发现性侵与家庭暴力等问题,让偏乡孩童获得更多爱与资源

新兴国小桌球教练 骆慧敏(入围)

辅导清寒家庭及单亲儿童,用运动培养一技之长,并带领球队孩童蓄发捐献给癌症希望基金会[8]

潘玮杰(入围)

成立社团法人中华民国身障棒垒球协会,组成台湾第一支身障棒球队,参与世界联赛荣获佳绩[9]

陈圣和(GC校园小天使)(入围)

专为“中正国防干部预备学校”学生服务,用爱与陪伴辅导预校学生增进心理素质与情绪管理[10]

中华民国知风草文教服务协会 杨蔚龄(入围)

从事柬埔寨贫困妇女及儿童人道救援

2020年(第三届)

评审为艺人黄子佼、无国界医生基金会董事刘镇鲲、歌仔戏天王陈亚兰、知名主播李天怡、资深媒体人黄宝慧,及中央大学校长周景扬,活动于2021年3月举行

得奖者/得奖单位

事迹概述

台南市牙医师公会 王俊凯

不以名利为目的,走入偏乡做“到宅牙医服务”,为特殊需求病患诊治。多年来除了持续为特殊需求者看牙外,更积极投入特教学校和照顾机构进行卫教及义诊,长期默默行善著。

中华民国儿童权益促进协会 王薇君

走遍台湾各大乡镇,与社会局、警察局连成网络,全年无休;9年来成功阻止多件儿虐、不当管教等案件,并在重大案件发生时,以过来人的经验给予协助,安抚并陪伴被害者家属走过哀伤。

彰化县消防局 宋明哲

投身研发“打捞型遗体袋”,解决执行勤务时碰到作业繁复的打捞浮尸工作,遗体得以保持完整,降低受难家属冲击,获得心灵上的抚慰,更借由研发让国人与救难团体,重视“遗体处理”与“尊重生命”一环。

台中市搜救协会 庄守裕

看见许多困苦家庭及孤苦无依的老人家,希望他们能提供更多地帮助,让生活能过得更好,因此自发性地募集了各行各业的能手,如水电、泥作、铁工等师傅级专长者,一同为独老破屋进行修缮,集结众人爱心与巧手,五年免费修缮的危老破屋达上百件以上。

台北市康复之友协会 陈冠斌

增加对精障者与家属提供需求服务,同时也努力推动进驻社区服务,让精障者及家属都能获得更多的支持与金援。

华山基金会 郑学锦

30年来从没有间断的低调行善并以此为乐,无偿的志工时数超过2万小时,利用自己的时间为孤老写信、聊天,以善行鼓舞了许多年长者。

愿有情 伍宗德(入围)

用40余载的经验与技术成立了“愿有情”团队,为台湾各中小型慈善机构免费拍摄宣传片,量身打造微电影或宣传片,以自身的媒体专业,结合影视圈资源,以镜头为弱势发声,帮助非营利机构迅速获得大众了解与关注。[7]

嘉义县救难协会 徐绍唐(入围)

参与救难协会余15年,曾因协会救难安全装备缺乏,将自己的劳保退休金捐给协会购买装备,同时也积极参与环保净山净海活动。

医师 张健昌(入围)

将人生下半辈子都奉献给恒春,让偏乡的孩子有地方可以就医,不论名利的站在第一线负起照护恒春半岛儿童健康。

忠峰霖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黄立忠(入围)

发动自身公司资源,挪出一条产品生产线赶工生产工研院抑菌纱线制成的口罩套,在疫情期间不断分派送往各县市相关单位发放,供需要的民众、协助药局的志工及身心障碍者们免费使用,为坚守岗位的第一线医护人员应援,也让义行与善念借此传往台湾各地。

黄品翰(入围)

黄品翰的同学在得知罹患“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后变得自暴自弃、郁郁寡欢;但黄品翰从未停止并无私地陪伴,逐渐让同学慢慢走出忧郁的情绪,并以正向及乐观的态度来面对人生。

社团法人台北市蒲公英听语协会 谢莉芳(入围)

发现听损朋友因疫情遇到了极大阻碍,带领相关人员发起了国内制作透明口罩的这项倡议和计划,为听损朋友们尽一份心力。

参见


参考资料

  1. ^ 第二屆台灣義行獎 關於義行獎.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7). 
  2. ^ 2018台灣義行獎 尋找在地動人義行. 公共电视. 2018-07-13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7). 
  3. ^ 3.0 3.1 3.2 財團法人公益傳播基金會官網 台灣義行獎.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4. ^ 很難不感動落淚-台灣義行獎展現最美麗人文風景. 民众日报. 2018-12-28 [2021-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7). 
  5. ^ 赵宥宁. 第二屆台灣義行獎 看見台灣最美風景. 联合报. 2020-03-20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7). 
  6. ^ 陈祐诚. 台灣義行獎 勾勒至善至美人物風景. 中时. 2020-03-20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7). 
  7. ^ 7.0 7.1 關懷偏鄉弱勢兒童 為需要角落點一盞燈. 公民新闻. 2019-05-03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8. ^ 李易昌. 喀擦 19桌球小將 捐髮助癌患. 频果新闻. 2016-08-20. 
  9. ^ 胡雪绫. 潘瑋杰組戰神隊為身障者找出口. 人间福报. 2020-05-16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10. ^ 【GC校園小天使】榮獲2019第二屆台灣義行獎. 教育部青年发展署. 2020-06-12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