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古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宫古座
宫古座的建筑外观
概要
类型木造建筑
建筑风格日式
归类戏院
地点台湾台南市西门町四丁目一七番地
起造1927年11月
封顶1928年3月
拆除日1977年

宫古座是一座曾存在于台湾台南市西门町戏院,为日治时期台南市著名的戏院之一。[1]

沿革

日治时期,随着台南市进行都市规划,商业设施纷纷成立,1927年初,台南市提出兴建新剧场的计划,计划中涉及台南州与台南市拨出经费进行兴建。[2]台南州则提供西市场南侧州有地出租给新剧场用地使用,宫古座随后于1927年(昭和2年)11月动工,该建筑的设计和建造由由高桥组负责。上栋式于2月2日完成,并由时任台南州知事片山三郎及其他官方及民间代表主持活动。[3]建筑最终于1928年(昭和3年)3月26日落成。建筑所有者即登记为“宫古座剧场株式会社”负责。[4]座初期的营运由高桥顺三郎主导。

1930年代,宫古座最初以戏剧演出居多,尤其以演剧文士剧表演为主,随着在经营的调整上减少舞台剧为主的演出比例,并提升播映的日本及西洋映画以其增加同业竞争力,宫古座采以舞台剧、电影混和的戏院形态经营方式持续经营,并成为台南市重要的集会活动、表演场所。1939年6月,宫古座增设椅子席、放映室等设施。[5]并定期播映具有国策宣传主题电影。[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宫古座为国民党党营事业中影接收,4月30日更名“延平戏院”[7][8]。1977年,宫古座遭拆毁,1979年改建延平商业大楼[9][10],并经营圆典百货及延平大戏院。圆典百货与东帝士百货远东百货合称台南三大百货公司。

建筑设计

宫古座外型及内部配置采东洋历史样式设计,总面积共400坪,外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砖造结构,内部为日式木造结构,基本为模仿东京歌舞伎座的设计,一楼二楼都是包厢,每一个包厢可作四个人。[11]:145剧场最多可容纳一千五百名观众。

剧场正式名称,在经过商议后定为“みやこ座”,意即“都城”,中文为“宫古座”(kiong-kóo-tsō)。由于当时的座位设备是日本人习惯跪座的榻榻米,客人须跪坐欣赏表演。据王育德指出,由于本岛人(台湾人)对日式坐法较无法适应,故又有台湾话谐名为“艰苦座”(kan-khóo-tsē)。[11]:145

相关条目

参考来源

  1. ^ 中华民国文化部. 宮古座舊貌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4) (中文(台湾)). 
  2. ^ 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2版 第9601號. 台湾. 1927-01-22. 
  3. ^ 臺灣日日新報》第4版第9979號. 台湾. 1928-02-04. 
  4. ^ 叶龙彦. 《台灣老戲院》. 台湾: 远足文化. 2004. 
  5. ^ 中华民国文化部. 吳新榮1938年1月2日日記-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4) (中文(台湾)). 
  6. ^ 中华民国文化部. 吳新榮1939年5月12日日記-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4) (中文(台湾)). 
  7. ^ 林秀澧. 台灣戲院變遷—觀影空間文化形式探討. 台南市: 国立成功大学建筑学系. 2002. 
  8. ^ 中华民国文化部. 台南戲院增多,跳舞場反減少-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4) (中文(台湾)). 
  9. ^ 台南讯. 〈延平商業大樓破土〉. 《经济日报》. 1977-05-16. 
  10. ^ 赖品蓉. 《日治時期台南市戲院的出現及其文化意義》. 台湾: 国立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 2016. 
  11. ^ 11.0 11.1 王育德、王明理著;吴瑞云、邱振瑞译. 《台灣獨立運動啟蒙者:王育德自傳暨補記》. 前卫出版社. 2018年9月初版一刷. ISBN 978-957-801-858-7.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