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传道
尚传道(1910年—1994年3月5日),字希贤,浙江长兴县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1][2]
生平
尚传道本姓王,生于长兴县虹星桥镇方里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双亲无力抚养,便将其送给安吉县梅溪镇小溪口村一位姓尚的富户为养子。尚传道自幼在小溪口成长,尚家和后来任国民参政会副秘书长雷震的家很近。14岁起,尚传道先后入杭州安定中学及第一中学。1929年,尚传道入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学习,其同学有乔冠华、俞国华等。其间,曾任学生会主席两年多,任内促使清华大学由“校长治校”变为“教授治校”,驱走了两位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尚传道率200多名学生到南京国民政府大院进行绝食,要求面见蒋介石陈述抗日主张,后来他们获得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委集体接见,遂返回北平。1933年,尚传道毕业,成绩优等,获法学士学位,留校任《清华周刊》总编。同年8月,他参加了国民政府的国防设计工作。1935年,他参加第三届高等文官考试获录取,被分配到行政院,协助张金先(张锐)、甘乃光等人进行行政革新。[1][2]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9月他应孙希文邀请,任贵州省民政厅秘书及主任秘书。1941年2月,他调任贵州省政府秘书兼三科(负责贵州全省人事)科长,成为贵州省政府主席吴鼎昌的主要幕僚。[1][2]
抗日战争胜利后,尚传道参与国民政府接收中国东北的工作。后来他担任吉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曾三次来到长春。1946年4月,他奉派任三人小组东北中心组政府代表副组长,在沈阳同中国共产党代表饶漱石、李立三等人进行了五十多天谈判。谈判破裂后,同年5月23日,国军接收长春,尚传道兼代市长,后又任市长。1948年长春围困战中,尚传道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此后他一直被关押,直到1975年获得特赦。[1][2]
改革开放后,尚传道先后同台湾的中国国民党高层人物蒋经国、俞国华、陈立夫等人通信或致公开信。他还撰写了不少回忆录和政论。[1]
著作
- 尚传道. 非常時期之地方行政. 上海: 中华书局. 1937年.
- 尚传道,与海外友人谈“一国两制”,载 《瞭望》周刊海外版编辑部编,“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
- 尚传道,与蒋经国先生谈“一国两制”,载 《瞭望》周刊海外版编辑部编,“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
- 尚传道,试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瞭望》周刊海外版,?期
- 尚传道,对祖国统一前景的看法,《瞭望》周刊海外版,?期
- 尚传道,对吴鼎昌主黔七年的回忆,贵州文史资料选辑1992年第31辑
- 尚传道,政治组商订一九八一年工作计划,文史通讯1981年第1辑
- 尚传道,我与杜聿明,文史资料选辑1990年第39卷
- 尚传道,孤城落日出长春,载 吉林省军区政治部《长春国民党军投诚》编写组编,走向光明 长春国民党军投诚史料,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 尚传道,新生的摇篮,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从战犯到公民》编辑组编,从战犯到公民:原国民党将领改造生活的回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