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爱德华·孔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爱德华·孔兹
出生1904年3月18日 编辑维基数据
刘易舍姆区 编辑维基数据
逝世1979年9月24日 编辑维基数据 (75岁)
约维尔 编辑维基数据
母校
职业作家翻译家 编辑维基数据
雇主
政党工党 编辑维基数据

爱德华·儒略·迪特瑞希·孔兹(德语:Eberhart Julius Dietrich Conze,英语:Edward Conze,1904年—1979年),生于英国伦敦,西方著名佛教学者。他将许多大乘佛教经典,由梵文本英译,是著名的般若学专家。

生平

孔兹的父亲是德国人,出身富有的地主,曾任德国驻英国副领事,孔兹在英国伦敦出生,因此拥有英国国籍。家族血统混杂了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因此从小就有极佳的语言天分,会说多国语言。

家中为新教徒,但他的母亲在晚年成为天主教徒。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他母亲那边的亲戚。

孔兹在德国受教育,1928年在科隆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此后在波恩大学汉堡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欧洲与印度哲学。

孔兹在24岁时,就已学会14种语言,其中包括梵文。他对于神智学占星学也深有兴趣。

希特勒取得政权后,孔兹出于对纳粹的反感,加入了共产党,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他曾在汉堡街头组织共产党,引起德国当局的注意。1933年,利用他的英国国籍,到达英国,此时身无分文。最初,他以教授德文为生,并加入工党,是一名活跃的社会主义人士。

1933年至1960年间,他担任伦敦大学牛津大学的教授,教导心理学哲学比较宗教学。1963到1970年间,他担任兰开斯特大学的访问学者,进行比较宗教研究。在此时,他因为阅读了铃木大拙的著作,对佛教产生兴趣,于是开始着手翻译大乘佛教般若经,其中也包括最负盛名的金刚经心经

1960年至1970年间,他曾在美国数所大学授课。但因为他反对美国介入越战,最终还是无法在美国立足,而回到英国。

著作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