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第6师
新四军第6师 | |
---|---|
存在时期 | 1941年-1945年9月 |
种类 | 游击队 |
功能 | 正式武装团体 |
驻军/总部 | 苏北、皖南 |
参与战役 | 国共内战 对日抗战 |
指挥官 | |
著名指挥官 | 谭震林 |
标识 | |
臂章 | 新四军标章 |
新四军第6师,全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六师,皖南事变后由江南指挥部、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编成,谭震林任师长兼政委,参谋长罗忠毅,辖第16、第18旅。最初全师共8000余人[1]。
概述
1941年3月,由江南指挥部、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编成,在苏南坚持抗日斗争。第6师组建后,受到日伪军的连续扫荡、围剿和国军的攻击。该师部队顽强抗击,粉碎了日伪军对支湖漏湖地区和苏州常熟太仓地区的清剿,三战三捷,打退了国军对黄金山第16旅发动的3次进攻,但第18旅蒙受重大损失,被迫转移到苏中,11月划归新四军第1师建制。11月28日,日伪军3000余人奔袭溧阳塘马第16旅旅部,激战竞日,罗忠毅,廖海涛等均牺牲,由谭震林兼旅长,钟国楚任政委[2]。
1942年5月,江渭清任政委,钟国楚任旅长,继续以茅山为根据地坚持斗争。11月,第1、第6师领导机关合并(对外均保留番号),由粟裕统一指挥两师部。同年底,第1师第2旅抵苏南,与该地区第16旅合并,组成新的第16旅,王必成任旅长,江渭清任政委。新的第16旅转战苏皖浙边,收复溧阳县、广德县、宣城县等,扩大了苏南抗日根据地。1945年1月,苏浙军区成立,第16旅改为该军区第1纵队[3][4]。
最初编制
军政委员会
1941年4月30日,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在新四军第6师设立军政委员会,由谭震林、江渭清、罗忠毅3人组成,谭震林任书记。1942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新四军第1、第6师领导机关对内实行合并,第6师军政委员会撤销[5]。
参考文献
- ^ 郑建英,陈文柱主编. 新编中共党史简明辞典.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991.06: 128. ISBN 7-80557-384-0.
- ^ 黄玉章等主编. 军队建设大辞典.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4.01: 754. ISBN 7-5080-0236-9.
- ^ 丁星,郭加复主编. 新四军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06: 32. ISBN 7-5326-0422-5.
- ^ 杨长林主编. 当代军官百科辞典.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7.07: 411. ISBN 7-5065-3161-5.
- ^ 丁星,郭加复主编. 新四军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06: 34. ISBN 7-5326-0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