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文鼎
杨文鼎
1902年摄于福建按察使任上
大清头品顶戴都察院副都御史
会办盐政大臣衔巡抚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恤
国家 大清
主君光绪帝
宣统帝
俊卿
仲彝
籍贯云南蒙自
出生(1853-12-15)1853年12月15日
 大清云南省临安府蒙自县
逝世1911年(57—58岁)
 大清江苏省松江府奉贤县
光绪五年举人
直隶西宁县知县(?-1893年)
直隶静海知县(1893年-?)
直隶滦州知州(暂署)
福建总办营务盐法道(1901年)
福建按察使(1901年11月8日-1903年3月24日)
贵州按察使(1907年10月18日-1908年3月14日)
湖北按察使(1908年3月14日-1909年11月7日)
湖北布政使(1909年11月7日-1910年6月12日)
湖广总督(暂护,1909年11月24日)
湖南巡抚(暂署,1910年4月17日)
湖南巡抚(1910年6月12日-1911年8月8日)
陕西巡抚(未到任)
参见自[1][2][3]

杨文鼎(1853年—1911年),字俊卿[注 1],号仲彝云南蒙自人,光绪举人出身,末政治人物,官至湖南巡抚陕西巡抚

生平

家庭背景

杨文鼎出身蒙自官宦家族。始祖杨光应原籍南京应天府明朝洪武年间随黔宁王沐英南征,此后定居云南蒙自县。[4]杨文鼎的高祖父杨朝升为国学生、曾祖父杨永华为郡庠生[4]祖父杨学周于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曾任禄丰知县。[5]杨文鼎之父杨溥(字虹舫),道光十七年(1837年)拔贡,曾在剑川宁洱等地做学官,累任至江苏奉贤县令,因追捕乱兵殉难。[5][6]后被追封世袭云骑尉,诰封中宪大夫。杨浦有三室,正室出自蒙自尹氏,为乾隆时期内阁学士尹壮图族弟尹殿图之女[6][7];次位夫人伍淡如太和县知县伍熊炳之女,是蒙自著名女诗人,丧夫后倾力扶养杨家子女[8];张氏为杨文鼎生母[6]。杨文鼎的胞兄杨文斌曾任地方知县[5];胞弟杨文骏,历任雷琼道尹、署广东按察使等职,享二品顶戴[9]曾出任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监督。[10]

早年经历

咸丰三年十一月十五日(1853年12月15日),杨文鼎生于云南省临安府蒙自县东村,行二[3][11]。杨虹舫父母去世,守丧服阕后,任江苏阳湖县令。年幼的杨文鼎在母亲带领下随兄弟辗转四川陕西河南前往江苏与父相聚。时值太平天国运动,因太平军占领苏州,遂转道上海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江苏巡抚李鸿章攻占奉贤,委杨虹舫任知县,杨氏一家得以团聚。不久后,杨虹舫即被皖军乱兵杀害,杨文鼎时年仅八岁。因家贫无从归葬,从此定居奉贤,杨文鼎由母亲伍淡如抚养长大。[12]

初入仕途

弱冠之前,杨文鼎受业于山阳黄天河。光绪二年(1876年)举副贡,五年(1879年)乡试中举[13]

光绪六年(1880年),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以世交委杨文鼎督府幕僚,署理文案[13][11]。此后历任静海正定滦州县(州)官。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荣禄任直隶总督,延揽杨文鼎入府,委以总文案。[13]同年十二月(1899年1月),任候选道,经浙江巡抚刘树棠推荐,获慈禧太后破格召见[13][11]。慈禧询问:“四川蛮子猖獗,应剿定应抚”,杨答:“剿则玉石俱焚,抚则布德,恩威并重,以抚为主”。慈禧悦,一年后授福建盐法道[13][11]闽浙总督许应骙重其才,委以兼任武备学堂,洋务局、营务处主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升任福建按察使[11]后因许应骙被革职,受牵连而降为后补道员[13]

赈灾有功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淮扬水灾,当地官吏昏庸渎职,救灾不力,江苏布政使继莲溪两江总督端方力荐杨文鼎署理淮扬道员兼领总赈务[11]。杨到任时,“灾民已集数十万”,遍及淮扬十余县。[13]江北提督荫昌动支库银赈灾,分资遣散灾民,并按每人发五日粮。次年春,灾民尽数返乡。赈毕,剩银八万两,幕僚欲私分,杨文鼎严词拒绝。[11][14]

因救灾有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调任贵州按察使,未到任改任湖北按察使,后升任湖北布政使,署理湖广总督[11]

巡抚湘省

宣统二年三月(1910年4月),长沙春旱,米贵如珠,又值英领事馆修缮馆舍,招聘湘工,后毁约改雇鄂工,遂激起民变。民众冲击巡抚衙门、焚烧学堂、各国教堂[15][16]。清廷震动,下旨要求擒拿肇事者,驱散随众。时任湘抚岑春蓂处理不力,被朝廷罢免,委任杨文鼎暂代之。[17]杨赴任后,随即分派兵队抓捕匪党,购米开仓,售米赈救,民心大定,动乱得以平息。并派官员与各国领事磋商赔款事宜。[16]

宣统二年秋七月(1910年8月),湖南匪患严重,有蔓延之势,杨文鼎与湖广总督瑞澂上奏,请行清乡,朝廷批准[18]

湖南公债案

因长沙饥荒导致匪乱,损害外人财产,赔款事宜概由湖南自行筹付,加之推行新政,大举办学校、添募新军、开办警察等事宜,湖南财政赤字严重[19][20][21]。宣统二年七月(1910年8月),为解决财政困境,杨文鼎奏请发行地方公债120万两[21],同时拟向英国亨利达等三家洋行借款124万两,以常宁水口山铅锌矿做抵,每年本息从中扣还,获朝廷批准。[19]由于举债计划绕过湖南省谘议局,违反《谘议局章程》,且借款数额巨大,涉及“洋款”,被认为以矿砂作抵恐损害国家利益,遂激起以议长谭延闿为首的一众议员激烈反对。[22]随后咨议局上报资政院核办。经讨论后,资政院以杨文鼎违反宪政章程,宣布公债无效,请朝廷裁罪。[23]然而,军机处以公债发行已经度支部议准,仍遵旨办理,仅承认杨抚未交局审议系“疏漏”。[23]此一答复令资政院大批议员不满,痛批违背立宪精神,要求军机大臣到院接受质询,后发展至弹劾军机[19][24]。随后,各省谘议局纷纷声援湖南谘议局。最终迫使杨文鼎让步,取消借款计划,但公债发行依旧[19][25]

宣统二年十月(1910年11月),杨文鼎与东三省总督锡良云贵总督李经羲新疆巡抚联魁察哈尔都统溥良等十八省封疆大吏联名致电清廷军机处,奏请实行立宪政治,主张成立责任内阁,召开国会[11]

宣统三年四月辛未(1911年5月1日),上书请求延缓裁撤湖南绿营及防军[26]

宣统三年四月(1911年5月),邮传大臣盛宣怀推动铁路国有政策,宣布全国铁路干线收归国有,随后与英、法、德、美四国订立借款合同,由中央借外债修筑铁路。[27]此举引发湘民不满。湖南省各团体刊发传单,称“湘省粤汉干路为全省命脉所关”,不可“操外人之手”,并呈请杨文鼎电奏收回成命[28]。 杨文鼎上奏,称民众不满铁路国有政策,各地群情激愤,请求朝廷收回政令,否则恐生变故。[29]同年五月辛酉(6月20日),代谘议局奏称,湘路力能自办,不甘借债,遭朝廷严斥。[30]

宣统三年闰六月庚戌(1911年8月8日),调任陕西巡抚。[31]就任前告假省墓,因时局动荡,未赴任[15]。十月十日(1911年11月30日)准乞休[1]

病逝上海

宣统三年(1911年)冬,杨文鼎于上海病逝,终年五十九岁。[2]

著作

光绪年间,杨文鼎署滦州知州时,与王大本主持编纂了《滦州志》。[32]

注释

  1. ^ 《清代职官年表》记为晋卿[3]

参考资料

  1. ^ 1.0 1.1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大学数位人文中心. 人名查詢→楊文鼎. 清季职官表查询系统.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2). 
  2. ^ 2.0 2.1 程民 主编; 蒙自县志编纂委员会 编. 蒙自县志. 北京: 中华书局. 1995. ISBN 7-101-01417-8. 
  3. ^ 3.0 3.1 3.2 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楊文鼎. 人名权威 人物传记数据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8). 
  4. ^ 4.0 4.1 杨文鼎 1879,第1页.
  5. ^ 5.0 5.1 5.2 杨文鼎 1879,第2页.
  6. ^ 6.0 6.1 6.2 杨文鼎 1879,第3页.
  7. ^ 第一节 县级政府. 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参见“横山县清代知县更迭表”第一续表最后一行. [2024-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9). 
  8. ^ 刘咏聪 2008,第206页.
  9. ^ 光绪德庆州志 1899,引自总目前部分.
  10. ^ 霍有光 顾利民 2002,第6页.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云南省人物志 2002,第7页.
  12. ^ 蒙自县志 1995,第974页.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蒙自县志 1995,第975页.
  14. ^ 蒙自县志 1995,第975-976页.
  15. ^ 15.0 15.1 蒙自县志 1995,第976页.
  16. ^ 16.0 16.1 瑞澂 杨文鼎. 鄂督、湘抚致枢请代奏电(宣统三年二月初五日). 1911-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8). 
  17. ^ 赵尔巽 1929,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辛亥,湖南民饥倡变,谕擒首要,散胁从。壬子,湖南巡抚岑春蓂罢,命杨文鼎暂代之。”.
  18. ^ 赵尔巽等 纂. 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 清史稿 (北京: 中华书局). 1929 [2023-07-28]. ISBN 7-101-007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乙巳,瑞澂、杨文鼎奏湘省匪势蔓延,拟行清乡法,从之。 
  19. ^ 19.0 19.1 19.2 19.3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湖南通鉴(二).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43849037. 
  20. ^ 瑞澂 杨文鼎. 鄂督、湘抚电(宣统二年五月十八日). 1910-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9). 
  21. ^ 21.0 21.1 唐靖 2016,第218页.
  22. ^ 唐靖 2016,第218-219页.
  23. ^ 23.0 23.1 唐靖 2016,第219页.
  24. ^ 唐靖 2016,第220-221页.
  25. ^ 周正云; 周炜. 湖南近现代法律制度(一).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43888340. 
  26. ^ 赵尔巽等 纂. 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 清史稿 (北京: 中华书局). 1929 [2023-07-28]. ISBN 7-101-007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夏四月辛未,杨文鼎请缓裁湖南绿营及防军。 
  27. ^ 赵尔巽 1929,列传二百五十八.
  28. ^ 清末湖南人民保路运动传单三件. 岳阳市档案馆. 2018-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8). 
  29. ^ 赵尔巽 1929,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湘省自闻铁路干路收归国有谕旨,群情汹惧,哗噪异常,遍发传单,恐滋煽动。”.
  30. ^ 赵尔巽 1929,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辛酉,杨文鼎奏湖南谘议局呈湘路力能自办,不甘借债,据情代奏,严饬之。”.
  31. ^ 赵尔巽 1929,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庚戌,调余诚格为湖南巡抚,杨文鼎为陕西巡抚。”.
  32. ^ 滦州概况. 滦州市人民政府. 2022-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9). 
书目
  • 程民 主编; 蒙自县志编纂委员会 编. 蒙自县志. 北京: 中华书局. 1995. ISBN 7-101-01417-8. 
  •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湖南通鉴 2.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438-4903-7. 
  • 李景煜 主编;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总纂;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总纂. 云南省志 卷八十 人物志.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ISBN 7-222-03576-1. 
期刊
  • 唐靖. 清末资政院湖南公债案探析. 湖南社会科学. 2016, (3): 218-222. 
资料
  • 杨文鼎. 光緒己卯科鄉試楊文鼎硃卷需要付费订阅. 爱如生-中国谱牒库二集-明清科举录. 光绪五年(1879) [2024-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0). 
官衔
前任:
岑春蓂
湖南巡抚
1910年6月12日-1911年8月8日
继任:
余诚格
前任:
余诚格
陕西巡抚
1911年8月8日-1911年11月30日
(未到任)
继任:
升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