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津 (北魏)
杨津(469年—531年),字罗汉,本名延祚,魏孝文帝令其改名。恒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东南)人,中国南北朝北魏军人、官僚,杨懿第五子。
生平
杨津为北魏名臣杨播、杨椿之弟,年仅十一岁,便任职侍御中散。当时魏孝文帝年幼,文明太后临朝称制,掌握北魏朝政。杨津自小性格正直谨慎,凡事皆依礼而行。一次,文明太后上朝,杨津侍奉左右,忽然咳逆失声,呕吐数升,他唯恐在太后面前失礼,便将呕吐物皆藏入衣袖中。太后询问缘故,杨津以实情相告。太后以杨津敬慎诚实,任命他为符玺郎中。杨津置身禁中,不外交游,一族姻戚多作回避。司徒冯诞与杨津少年交友,杨津见他贵宠,不再和他过多往来。
杨津转任振威将军,兼监曹奏事令。为直寝,转任太子步兵校尉。494年(太和十八年),孝文帝南征,杨津为都督征南府长史,进军悬瓠,加号直阁将军。495年(太和十九年),从孝文帝渡淮水。冯诞去世,杨津受孝文帝之命送冯诞灵柩回洛阳。依然直阁,转任长水校尉。501年(景明二年),魏宣武帝出游北邙山,杨津陪从,发觉咸阳王元禧谋反计划,宣武帝入华林。直阁中半数参与元禧谋反计划。宣武帝以杨津为左中郎将,依然直阁,转任骁骑将军。后出任征虏将军、岐州刺史,勤于政务,孜孜不倦。杨津母亲去世,辞职服丧。
515年(延昌四年),再起用为右将军、华州刺史,免除前任所定苛捐杂税。后召还洛阳,任北中郎将,兼河内郡太守。灵太后以为他不忠心于自己,左迁为平北将军、肆州刺史。转任平北将军、并州刺史。后召还洛阳,受号右卫将军。
525年(孝昌元年),加散骑常侍之位。以本官行定州事。六镇之乱波及河北,乱军进逼旧都代郡平城,杨津加号安北将军,假抚军将军、北道大都督、右卫。转任左卫,加号抚军将军。526年(孝昌二年),杨津讨伐反乱,出据灵丘,鲜于修礼在博陵郡起兵,定州危急,杨津回师南返。至城下,营垒未立,杨津以定州军败,率军入定州(中山)城内,继续战斗。敌军退却,杨津任卫尉卿,加镇军将军、讨虏都督,兼吏部尚书、北道行台。杨津与乱军元洪业、尉灵根、程杀鬼、潘法显写信,劝他们归顺。元洪业杀害鲜于修礼,杜洛周再率乱军包围定州。杨津受号卫将军,封开国县侯。北魏朝廷救援不能抵达,杨津派遣长子杨遁找柔然阿那瓌请求救援。阿那瓌派从祖吐豆发率领骑兵一万进军,先锋抵达广昌,柔然兵被阻。吐豆发持疑撤退。528年(武泰元年),定州长史李徽伯将乱军引入城内,杨津被杜洛周所擒,定州陷落。葛荣将杜洛周乱军呑并,杨津继续被葛荣囚禁。同年(永安元年),葛荣败于尔朱荣,杨津被救出,回到洛阳任卫将军、荆州刺史,加散骑常侍、荆州都督。
杨津以定州州城陷落失败的缘故固辞,不去荆州赴任。529年(永安二年),兼吏部尚书,受位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元颢北进,魏孝庄帝计划亲征,任命杨津为中军大都督、兼领军将军。实际亲征未行,魏孝庄帝逃亡河内郡,元颢入洛阳。元颢失败后,撤退出洛阳,杨津入宫中扫洒干净,让次子杨逸封闭府库,各令防守警备。魏孝庄帝归还洛阳,杨津到北邙山迎接。杨津被任命为司空,加侍中。
530年(永安三年),尔朱荣被杀害,杨津以侍中、司空,都督并肆燕恒云朔显汾蔚九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兼尚书令、北道大行台、并州刺史,委任对抗北方尔朱氏。杨津赴邺城,部下只有羽林五百人,兵力寡弱。募集兵士,计划从滏口入并州。这时,尔朱兆攻陷洛阳。相州刺史李神想要和他举城归附尔朱氏,杨津不从。杨津的次子光州刺史杨逸、兄子东道行台杨昱协议经略东方作战,在济州渡黄河。这时,尔朱仲远攻陷东郡,作战计划落空,于是回到洛阳。531年(普泰元年)七月,杨津在洛阳被杀害,享年六十三岁。532年(太昌元年),追赠都督秦华雍三州诸军事大将军・太傅・雍州刺史,谥孝穆。
家庭
兄弟姐妹
- 杨播,北魏使持节、都督定州诸军事、安北将军、定州刺史、华阴庄伯
- 杨椿,北魏侍中、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太保
- 杨颖,北魏华州别驾
- 杨顺,北魏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天柱府长史、三门县伯
- 杨舒,北魏伏波将军、参太尉高阳王府事
- 杨阿难,追赠中散
- 杨𬀩,北魏安南将军、武卫将军、南北二华州大中正
- 杨氏,司空府参军事元馗之母
夫人
子女
- 杨遁,长子,北魏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 杨逸,次子,北魏平东将军、广州刺史、华阴贞男
- 杨遵智,第三子,北魏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弘农伯
- 杨愔,北齐特进、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尚书令
- 杨岐,吕州刺史
- 杨氏,嫁北齐扬州刺史郭元贞[2]
参考资料
- ^ 赵君平编. 《邙洛碑志三百种》.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4年12月: 12. ISBN 7-101-03231-1 (中文(繁体)).
- ^ 《北史·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三》:赵州刺史尉粲,文宣外弟,扬州刺史郭元贞,杨愔妹夫。基不惮权威,并劾其赃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