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皮格马利翁效应(英语:Pygmalion effect)或罗森塔尔效应(英语:Rosenthal effect)是一种心理现象,在这种现象中,高期望会导致特定领域的绩效提高。[1] 这种效果以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Pygmalion)命名,皮格马利翁是一位雕塑家,他爱上了自己雕刻的雕像,或以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的名字命名。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英语Lenore Jacobson(Lenore Jacobson)在他们的书中将这一想法应用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从而影响学生的表现,这种观点由于其他研究结果而失去了可信度[2]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认为,高期望会导致更好的表现,而低期望会导致更糟[1],这两种影响都会导致自我实现的预言。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的目标内化了他们的积极标签,而那些拥有积极标签的人也相应地成功了;在低期望的情况下,类似的过程在相反的方向起作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背后的想法是,提高领导者对追随者绩效的期望将导致更好的追随者绩效。在社会学中,这种影响经常被引用到教育和社会阶层方面。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与雅各布森英语Lenore Jacobson对皮格马利翁效应做篇幅的发表和讨论[3]。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假使老师学生的期望加强,学生的表现也会相对加强。也正是因为罗森塔尔对该效应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这个实验的目地是用来支持'现实层面是可以受到他人的期望而影响'的假设。这种影响是有效的,主要是单看给予特定的个人正面或负面的期望。观察者期望效应,在真实生活中,被观察者无察觉的情况下给与期望,并观察结果。罗森塔尔断言这样的期望可以实质上去影响并且完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在这个实验中,罗森塔尔预测当告诉一位小学老师某几位学生比其他学生聪明,这位老师可能会潜意识去帮助和鼓励这几位学生成功。1911年由一位心理学家所做名为聪明的汉斯的实验指出表面上看起来有一匹懂得算术和做出各式各样惊奇技能的马,事实上是靠训练员和观察者无意识下给予的暗示(例如:表情、姿势)而得出正确答案。在后来的时间里,由于大部分老师都知道了实验的真相与结果,罗森塔尔的实验也因此经常会失败。这并不妨碍我们观察。在大部分学校中,教师会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有更高的期望,对成绩不好的学生会有更低的期望。从进入学校开始,教师就会不自觉对与自己相似、长得较高的学生、看起来乖巧的学生带有好感。大部分学校里的成绩好与成绩不好同样可以作为罗森塔尔效应的依据。

对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批评

教育心理学家 Robert L. Thorndike 描述了该研究的问题。 该研究的问题在于用于评估儿童智商分数的工具存在严重缺陷。[4] 一个普通班级的孩子的平均推理智商得分在智障范围内,这在花园式学校的普通班级中极不可能出现。 最后,Thorndike 得出结论,该发现毫无价值。 智商分数从智障范围的上升更有可能是向均值回归的结果,而不是教师的期望。 此外,Stephen Raudenbush 进行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当教师认识他们的学生两周后,之前的预期诱导效应几乎降为零。[2]

学生对教师的看法

教师的行为等,会反映出学生对他们的投射。 Jenkins 和 Deno(1969年)进行的一项实验将教师提交给一个班级的孩子,这些孩子要么被告知要专心听课,要么不专心听老师讲课。他们发现,处于专心状态的教师对他们的教学技能的评价更高。[5] Herrell(1971年)的类似发现表明,当教师预先认定教室的气氛为热烈或冷淡时,教师会开始倾向于他们的预设情况。[6] 为了进一步推进这一概念,Klein(1971年)进行了类似的研究,教师仍然不知道课堂的任何先决条件,但课堂上满是同伴,他们被指示在讲座期间采取不同的行动。 “Klein 在报告中表示,学生在自然条件和积极条件下的行为几乎没有区别。”[7] 在一项旨在消除霍桑效应之类的更具观察性的研究中,Oppenlander(1969年)对一所根据此类标准跟踪和组织学生的学校的六年级最高和最低 20% 的学生进行了研究。[8]

在工作场所

领导者对下属的期望可能会改变领导行为。 向员工表达的这种行为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从而有利于领导者的期望。[9] 员工参与学习活动越多,对领导者的期望就越高。 反过来,员工参与更多的学习行为。 领导者会表现出更多的领导行为,如领导与成员之间的交流(信任、尊重、义务等),设定具体的目标,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给予员工回馈。 这些因素是由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模型带来的。[9]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1. ^ 1.0 1.1 Mitchell, Terence R.; Daniels, Denise. Motivation. Walter C. Borman; Daniel R. Ilgen; Richard J. Klimoski (编). Handbook of Psychology (volume 12).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3: 229. ISBN 0-471-38408-9. 
  2. ^ 2.0 2.1 Raudenbush, Stephen W. Magnitude of teacher expectancy effects on pupil IQ as a function of the credibility of expectancy induction: A synthesis of findings from 18 experim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4, 76: 85–97. doi:10.1037/0022-0663.76.1.85. 
  3. ^ Rosenthal, Robert & Jacobson, Lenore 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1992). Expanded edition. New York: Irvington
  4. ^ Thorndike, R.L. (1968). Reviewed work: 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by Robert Rosenthal and Lenore Jacobs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5(4), 708–711.
  5. ^ Jenkins, Joseph R.; Deno, Stanley L. Influence of student behavior on teacher's self-evalu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69, 60 (6, Pt.1): 439–442. doi:10.1037/h0028495. 
  6. ^ Herrell, James M. Galatea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 Expectations Affect Teacher Behavior.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ril 1971, (6(Pt. 2)): 521–522 [2021-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7). 
  7. ^ Good, Jere E. Brophy, Thomas 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4: 276–277. ISBN 0-03-085749-X. 
  8. ^ Good, Jere E. Brophy, Thomas 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4: 276–277. ISBN 0-03-085749-X. 
  9. ^ 9.0 9.1 Bezuijen, Xander M.; van den Berg, Peter T.; van Dam, Karen; Thierry, Henk. Pygmalion and Employee Learning: The Role of Leader Behaviors.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9, 35 (5): 1248–1267. S2CID 144639156. doi:10.1177/0149206308329966.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