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红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红字
The Scarlet Letter
红字第一版的封面
作者纳撒尼尔·霍桑
类型历史小说浪漫主义
语言英语
发行信息
出版机构Ticknor, Reed & Fields英语Ticknor and Fields
出版时间1850年
出版地点美国

红字》(The Scarlet Letter: A Romance)是一部在1850年代出版,有历史背景的小说,是纳撒尼尔·霍桑代表作[1]。故事背景在 1642年到1649年期间,地点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清教徒区。故事是关于一位女孩海斯特·白兰,她红杏出墙,怀了一个女孩,并奋力地建立一个悔悟且有庄严的新生活。透过这本书,霍桑探索了三个主题:守法主义原罪内疚

情节

Hugues Merle英语Hugues Merle的于1861年的画作《红字》。图中可以看到海斯特怀中抱着珠儿,背景左方人物为齐灵渥斯和丁梅斯代尔。

1642年6月,在波士顿中以清教徒为主的小镇里,众人齐聚一团的观看一位女孩海斯特·白兰(Hester Prynne)因通奸罪而受到处罚。

她需在胸前配戴一个象征“通奸”的红字“A”,让她觉得丢脸、羞愧,此外她还需站在断头台上三小时,让众人羞辱。在海斯特走向绞刑台时,台下的女性群众对于海斯特的美貌和那高尚的样子相当生气。不论牧师们怎么要她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她都坚决不说出口。

海斯特从看台上俯瞰人群,她发现了一位个子不高、畸形的男子,那是她失踪已久的丈夫。她以为丈夫已经在航海的时候失踪死了。当她的丈夫看见海斯特站在台上时,他向身边的一位围观的男士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而得知他的老婆海斯特犯了通奸罪。知情后,他便相当气愤的呼喊且发誓,定要将孩子的父亲,通奸的另一方,给揪出来并让他受到惩罚。他自己选了一个新的名字,罗格·齐灵渥斯以便进行他的复仇计划。

约翰·威尔逊牧师亚瑟·丁梅斯代尔牧师不管怎么盘问海斯特的奸夫是何人,海斯特都坚决不说出他的名字。她回到监狱中后,狱卒带着医生罗格·齐灵渥斯用草药前来帮海斯特和她的小孩镇静下来。接着,罗格·齐灵渥斯与海斯特便摊开来说话,讨论他们的婚姻和彼此所犯的错。

罗格·齐灵渥斯还查问海斯特谁是她的情夫,但是海斯特仍不肯透漏任何讯息。罗格·齐灵渥斯不再追问,但他坚信有天自己终能找出情夫,还威胁海斯特最好把她的情夫藏好,免得被他揪出来。除此之外,他还警告海斯特假如她敢透露齐灵渥斯的真实身份,他定会毁了孩子的父亲。海斯特答应了不说出两人的关系,但她觉得自己有天将会后悔这个决定。

出狱后,海斯特居住在城镇边缘的一个农舍。靠着自己的绣工,赚微薄的钱,她与她的孩子珠儿(Pearl)过着既幽静又朴实生活。但海斯特常因珠儿感到困扰,因为珠儿对于她胸前的红字相当迷恋。随着年龄的增长,珠儿越大越任性且越发不受控制,她的行为更是引发传言传到教会里,教徒们因而建言,珠儿不应再由海斯特扶养。

当谣言传至海斯特耳中时,海斯特去找贝林汉市长,威尔逊牧师和丁梅斯戴尔牧师正好在旁。海斯特在情急之下要求牧师亚瑟·丁梅斯代尔帮她说话,丁梅斯代尔说服了州长让珠儿留在海斯特身边。

由于丁梅斯代尔牧师的健康开始走下坡,所以市民们相当关心新来的齐灵渥斯医师愿意在丁梅斯戴尔家里租一间房间,顺道能医治他们所爱戴的牧师。然而,两人在近距离的接触下,齐灵渥斯开始怀疑牧师的病原是因一些不能见人的罪而导致,并怀疑珠儿的父亲就是牧师,因而用心理学施压于牧师身上来试探。有次傍晚,齐灵渥斯趁丁梅斯代尔在休息时,拉开了丁梅斯代尔的牧师袍,他看见了丁梅斯代尔的苍白胸前也有一个羞耻的象征。

因内疚而痛苦的丁梅斯代尔,走到了当初海斯特被处罚的台子。他爬上台,在上面承认自己所犯的罪;但是,他却无法在众人面前承认。海斯特被丁梅斯代尔健康走下坡的情况给吓到了,她决定不再遵守与齐灵渥斯的约定了。

几天之后,海斯特在森林中遇见了丁梅斯代尔。海斯特告诉丁梅斯代尔她丈夫报复的心态,同时,也说服丁梅斯代尔偷渡离开波士顿到欧洲,他们可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因为这个新计划,让牧师似乎又再次活了过来有了新能量。

选举日,丁梅斯代尔做了一场最鼓舞人的布道。但是,在教友们鱼贯地离开教堂时,丁梅斯代尔竟爬上了绞刑台,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而后死于海斯特的怀中。当下很多目击者说他们看见了耻辱的红字在牧师的胸前,然而有些人却否认这件事。而齐灵渥斯也因少了复仇的动力,继而过世。他死后,把全部的丰厚遗产全留给了珠儿。

几年之后,海斯特回到了当年住的农舍并继续配带着红字。在她死后,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葬在一起,共用一个简单的墓碑。墓碑上深深地刻着一个铭牌,铭牌背景为黑色,并刻有字母 A。

主题

艾玛·肯尼迪-安德鲁斯(Elmer Kennedy-Andrews)对霍桑在故事中用“海关大楼”埋下伏笔做一个评论,让读者知道这是一篇浪漫小说,因为霍桑在“红字”的副标题中已经是这样写道。

在简介中,霍桑描述唯物主义和梦幻状态之间为“中立地带”,这意指在真实世界与童话世界间,而现实可能与想像相遇,并互相自然的引响渗透彼此。这种由梦幻状态和写实主义的结合,给予作者空间去探索发展主题[2]

原罪

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的经历让人想起亚当与夏娃的故事,因为这两篇故事,都是因为罪而被驱逐和受苦,但是,却也使人得以认识,认识道德沦陷是何意义,对海斯特来说,红字既是一种显现于身体上的罪,也提醒这自己孤独的痛苦。由于活在一个压制社会、又存有污点的过去和与上帝逐渐疏远的生活,她考虑不再配戴红字以获得自由。 因为海斯特受到社会排斥,所以她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一些传统的清教徒文化的偏差,且并不会为她带来幸福。

对丁梅斯代尔来说,一位欺骗大众的牧师,他的罪给予他“有同理心去亲近那些同样有罪的罪人,并且与他们有了共鸣”他的能言善道与极大影响力的布道都源自这同理心[3]。故事中的牧师亚瑟·丁梅斯代尔有着基督教想法,那是最古老又被极度认可的准则,他的堕落是从显而易见的美德至自我毁灭,他从一开始的贞洁到最后的堕落。但,微妙之处在于牧师在朝圣的过程中,自欺欺人地以为已经得救[4]

玫瑰灌木的美与周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就如之后那被绣上的美丽红字,在悲剧之中去寻找“一些甜美的道德花朵”,另一方面,对走入歧途的海斯特和她的小孩而言,大自然的真义(或许就是上帝)要比他的清教徒邻人更富同情心。在小说里,作者运用自然界的意象和严峻的清教徒教旨做强烈的对比[5]

齐灵渥斯的畸形身躯反映了(或象征)内心的憎恨,这憎恨也随着小说的发展一并增强,一样的,丁梅斯代尔的疾病也透漏了他内心的混乱。这观察被普遍认为是霍桑因崇拜的爱伦坡精神状况日益减退而有灵感的想法[5]

清教徒的守法主义

另一个主题是极端的清教徒极端的守法主义和海斯特如何选择不遵守清教徒的规则和信仰。海斯特被村民拒绝在外,甚至是用自己的后半辈子尽力去帮助生病和穷苦人家也未被接纳。由于清教徒们拒绝与海斯特来往,海斯特只能过着孤单的生活,并不愿意去教堂。

因此,她陷入了沉思。她的思索开始延伸并超出清教徒觉得安全的范围,更被认为已经脱离一个基督教徒该有的想法。她仍然看见她的罪,但她已经用另一种眼光看待自己罪,而这是居民们看不见的。她开始相信一个人在世上犯的罪不一定会被谴责。她甚至告诉丁梅斯戴尔他们的罪已经被平日的忏悔所补偿,因此他们的罪行不会阻止他们上天堂。但是清教徒却相信这种罪行一定被上帝判罪。

不过海斯特已经在身心理上跟清教徒的社会脱离太久了。当丁梅斯戴尔死了之后,她明白她需要离开因为她已经没办法像清教徒一样遵守清教徒的规定。她的思路已经没有了宗教的约束,而她也已经成立了自己不一样的道德价值观和信仰[3]

出版历史

社会普遍上以为霍桑原本计划把《红字》写出短篇故事,把它出版于一套故事集《旧日传说》(Old Time Legends),但他的出版人詹姆斯·汤姆斯·费尔兹英语James Thomas Fields却说服霍桑把故事写成长篇小说[6],但这不是事实。费尔兹说服霍桑把《红字》跟早前已完成的《海关大楼》散文一同出版成一本书,但他没有对文章的长度加以修改[7]。之后霍桑的妻子苏菲亚挑战费尔兹的说法,苏菲亚觉得:“费尔兹夸大其词说因为有他,《红字》才得以出版!” ,因为苏菲亚记得她先生的朋友艾德温·珀西·惠普尔英语Edwin Percy Whipple,一位评论员,接触费尔兹并希望他考虑出版此作品[8]。在马萨诸塞州塞勒姆市里的彼得·艾杰里宅院(Peter Edgerley House)著作手稿,目前还是一个私人居住所座落在马尔街(Mall Street)14号。这是霍桑一家人在塞勒姆市里所居住过的最后一间房子[9]

《红字》是在1850年的春天被提克诺与费尔兹(Ticknor & Fields)第一次出版,开始了霍桑最赚钱的时候[10]。当他在1850年的二月份完成小说交给费尔兹后,霍桑说“书本内容有具影响力的观点”,但质疑书本的畅销度[11]

事实上,那本书很快成了畅销作品,然而在十四年以来只为作家赚来1,500美金的稿费[10]。它刚开始的出版引来了很多从塞勒姆市居民的反抗声音,因为他们不同意霍桑在这本书中加入《海关大楼》中的描述。第二版本的《红字》出版了两千五百本,而书中增加的前言则是霍桑在1850年三月三十号对反抗声音做出答复并坚决对自己写的所有内文不做任何更改。除此之外,内文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特色是它的真实呈现与坦白。但对于其他说霍桑有政治目的或私人因素的指责,他一概反驳这些说法[12]

《红字》也是第一个在美国大规模生产的书籍。在十九世纪中叶,装订商在制造当地文学时通常是采用手工订制,并少量贩售。第一份用机器印制出来的《红字》,两千五百本,在十天内就销售完毕,也被广泛阅读和详细阐述,这样的情况在当时那新新国家中是不常体验到的。第一版本的《红字》通常使收藏家视为稀有的书集而收藏起来,并会被特意收藏,更可能售价至18,000美金。[来源请求]

参考文献

注脚

  1. ^ Sinner, Victim, Object, Winner | ANCHORS: JACKI LYDEN. National Public Radio (NPR). 2008-03-02 [2015-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31).  (quote in article refers to it as his "masterwork", listen to the audio to hear it the original reference to it being his "magnum opus")
  2. ^ Kennedy-Andrews (1999),第8- 9页.
  3. ^ 3.0 3.1 The Scarlet Letter. Sparknotes. [2012-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9). 
  4. ^ Davidson, E.H. 1963. Dimmesdale's Fall. The New England Quarterly 36: 358–370
  5. ^ 5.0 5.1 The Scarlet Letter by Nathaniel Hawthorne - CliffNotes from Yahoo!Education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6-12-07.
  6. ^ Charvat, William. Literary Publishing in America: 1790–1850. Amherst, MA: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英语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93 (first published 1959): 56. ISBN 978-0-87023-801-7
  7. ^ Parker, Hershel. "The Germ Theory of The Scarlet Letter," Hawthorne Society Newsletter 11 (Spring 1985) 11-13.
  8. ^ Wineapple, Brenda英语Brenda Wineapple. Hawthorne: A Life. Random House: New York, 2003: 209–210. ISBN 978-0-8129-7291-7.
  9. ^ Wright, John Hardy. Hawthorne's Haunts in New England. Charleston, SC: The History Press, 2008: 47. ISBN 978-1-59629-425-7.
  10. ^ 10.0 10.1 McFarland, Philip. Hawthorne in Concord. New York: Grove Press, 2004: 136. ISBN 978-0-8021-1776-2
  11. ^ Miller, Edwin Haviland. Salem is my Dwelling Place: A Life of Nathaniel Hawthorne. Iowa City: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1991: 299. ISBN 978-0-87745-332-1
  12. ^ Miller, Edwin Haviland. Salem is my Dwelling Place: A Life of Nathaniel Hawthorne. Iowa City: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1991: 301. ISBN 978-0-87745-332-1

书目

  • Brodhead, Richard H. Hawthorne, Melville, and the Novel.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3.
  • Brown, Gillian. "'Hawthorne, Inheritance, and Women's Property", Studies in the Novel 23.1 (Spring 1991): 107-18.
  • Cañadas, Ivan. "A New Source for the Title and Some Themes in The Scarlet Letter". Nathaniel Hawthorne Review 32.1 (Spring 2006): 43–51.
  • Kennedy-Andrews, Elmer. Nathaniel Hawthorne, the Scarlet Letter. Columbia Critical Guide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2015-11-06]. ISBN 9780231121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 Korobkin, Laura Haft. "The Scarlet Letter of the Law: Hawthorne and Criminal Justice". Novel: a Forum on Fiction 30.2 (Winter 1997): 193–217.
  • Gartner, Matthew.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he Book of Esther: Scriptural Letter and Narrative Life". Studies in American Fiction 23.2 (Fall 1995): 131-51.
  • Newberry, Frederick. Tradition and Disinheritance in The Scarlet Letter". ESQ: 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Renaissance 23 (1977), 1–26; repr. in: The Scarlet Letter. W. W. Norton, 1988: pp. 231-48.
  • Reid, Alfred S. Sir Thomas Overbury's Vision (1616) and Other English Sources of Nathaniel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 Gainesville, FL: Scholar's Facsimiles and Reprints, 1957.
  • Reid, Bethany. "Narrative of the Captivity and Redemption of Roger Prynne: Rereading The Scarlet Letter". Studies in the Novel 33.3 (Fall 2001): 247-67.
  • Ryskamp, Charles. "The New England Sources of The Scarlet Letter". American Literature 31 (1959): 257–72; repr. in: "The Scarlet Letter", 3rd edn. Norton, 1988: 191–204.
  • Savoy, Eric. "'Filial Duty': Reading the Patriarchal Body in 'The Custom House'". Studies in the Novel 25.4 (Winter 1993): 397–427.
  • Sohn, Jeonghee. Rereading Hawthorne's Romance: The Problematics of Happy Endings. American Studies Monograph Series, 26. Seoul: American Studies Institute,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2001; 2002.
  • Stewart, Randall (Ed.) The American Notebooks of Nathaniel Hawthorne: Based upon the original Manuscripts in the Piermont Morgan Libra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32.
  • Waggoner, Hyatt H. Hawthorne: A Critical Study, 3rd edn.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