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湾工艺竞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工艺竞赛前身为台湾工艺设计竞赛,自1993年开始,每年度由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举办的台湾工艺界竞赛活动。历年得奖入选作品皆于“工艺之梦”特展展出。

历史沿革

1993年,台湾手工业研究所(现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为鼓励工艺创作,举办“台湾工艺设计竞赛”,并无类别区分,首次以“工艺之梦”为首次主题,聚焦在创意设计与实用美观的生活工艺设计比赛,希望国人发会创意与智慧,以工艺实作精神,使自己美梦成真。2002年将“台湾生活用品评选”并入“台湾工艺设计竞赛”扩大举办。2005年台湾工艺竞赛停办一年。[1]:64[2]:179-186

2007年,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现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整合“国家工艺奖”及“台湾工艺设计竞赛”二项竞赛为“台湾工艺竞赛”,包含原两项竞赛属性,分为传统工艺组及创新设计组。其中国家工艺奖从2001年至2006年共举办了六届,透过国家级的奖励机制鼓励及培养优秀的本土工艺家[2]:187。2015年起,“台湾工艺竞赛”竞赛组别名称“传统工艺组”更名为“美术工艺组”,而“创新设计组”则维持原有名称。[1]:64

各届都有民间企业合作参与,主要协办单位为新光三越百货公司、林荣三文教基金会以及新光三越文教基金会等[1]:64

参赛资格

台湾工艺竞赛是一项不限工艺材质类别,不限制参赛者年龄与资历的竞赛,具中华民国国籍者,为参赛作品之著作人,即可报名参加。[2]:180[3]

评审方式

邀请国内外工艺大师、学者和产业专家共同组成评审团,经书面初审、实体作品决选会议评定而出。[3]

奖项

1993年台湾工艺设计竞赛时期,奖项包括金奖、银奖、铜奖、文建会主任委员奖、新光三越奖、林荣三文化公益奖、主题奖、新人奖、优选等九种[1]。2007年后“台湾工艺竞赛”时期,主分为“美术工艺”及“创新设计”两组,分设一、二、三等大奖、佳作奖与入选奖,另设置1名新光三越特别奖。[3]2019年,“台湾工艺竞赛”奖项进行整合,变更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创新奖、美质奖、机能奖、佳作与入选奖等,另设置新光三越特别奖1名。[2]

展览

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和新光三越文教基金会,每年共同策划的“工艺之梦”特展,将每年台湾工艺竞赛获奖之作品,在全台新光三越百货及工艺相关展览场馆巡回展出。[2]:243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江明亲. 重建臺灣工藝史總論先期調查研究計畫. 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 2018. 
  2. ^ 2.0 2.1 2.2 2.3 2.4 杨静. 重建臺灣工藝史-臺灣工藝七十年:『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脈絡發展研究計畫. 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 2020. 
  3. ^ 3.0 3.1 3.2 臺灣工藝競賽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