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议大夫
谏议大夫,是监察的一种特殊职官,通常称为言官、谏官。
沿革
秦代设大夫,有谏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等各类官称,无定员。西汉时沿用秦制,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置谏大夫,无定员,掌议论。东汉改称谏议大夫,《后汉书·百官志二》:“谏议大夫,六百石。本注曰:无员。”魏晋时称散骑常侍。
隋唐仍置谏议大夫,有左、右谏议大夫,各四人,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另设补阙和拾遗。谏议大夫虽然位阶不高,唐代仅是正五品,但可“讽朝政之得失,谏皇帝之功过”,唐代著名大臣魏徵即是最好例子,魏徵任谏议大夫时,“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宋初沿其制,后置谏院,谏院下设鼓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之长;王安石变法之际,当时的右谏议大夫司马光写一封长达三千余字的信给王安石,抨击新政,也就是著名的《与王介甫书》。辽代门下省和中书省分别设左谏院和右谏院,沿置谏议大夫等职,但有名无实。金代有谏院,设左、右谏议大夫、司谏。元朝搁置不设。
明初洪武期间置谏议大夫及左右司谏,不久废除。宋代类书《册府元龟》曾收入至五代的379件著名的谏书。
参考文献
- 胡宝华:〈唐代谏官补阙、拾遗定员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国谏议制度
这是一篇关于政府官制演进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