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尔赫·森普伦
豪尔赫·森普伦 | |
---|---|
出生 | 西班牙马德里 | 1923年12月10日
逝世 | 2011年6月7日 法国巴黎 | (87岁)
笔名 | 费德里科·桑切斯 |
职业 | 作家、编剧 |
语言 | 西班牙语,法语,德语,英语 |
国籍 | 西班牙 |
母校 | 亨利四世中学 巴黎大学 |
创作时期 | 1963年-2011年 |
体裁 | 小说、回忆录 |
主题 | 反法西斯 |
代表作 | 《拉蒙·梅卡德尔的第二次死亡》 |
奖项 |
|
子女 | 海梅·森普伦 |
豪尔赫·森普伦·毛拉(西班牙语:Jorge Semprún Maura,西班牙语:[ˈxoɾxe semˈpɾun],1923年12月10日—2011年6月7日)是西班牙作家,编剧。西班牙内战后流亡法国,二战期间因参加抵抗运动被秘密警察捕入布痕瓦尔德集中营。佛朗哥时期一直秘密从事地下党活动。民主转型后的1988年至1991年在冈萨雷斯内阁中出任文化大臣。
他主要以法语写作,笔名是费德里科·桑切斯。知名作品有《写作或生活》、《拉蒙·梅卡德尔的第二次死亡》、《费德里科·桑切斯回忆录》。编剧作品有《大风暴》(1969年)、《大迫供》(1970年)。1996年当选法国文学组织龚古尔学院的首位外籍成员。
生平
早年
1923年12月10日出生于马德里。母亲苏萨娜·毛拉·加马索的父亲是著名政治家安东尼奥·毛拉·蒙塔内尔,1903年至1922年多次担任首相。母亲于1932年1月5日早逝[1]:18。他的父亲何塞·马里亚·森普伦·格拉是自由派政治家,在第二共和国时期担任托莱多省省长,驻荷兰大使[2]。
战争与流亡
西班牙内战爆发后,森普伦一家人逃亡法国,然后前往父亲在海牙的大使馆[3]。佛朗哥的国民军在内战胜利后,荷兰不再承认共和国,一家人再次流亡法国,定居在瓦兹河谷省。豪尔赫·森普伦先后就读于亨利四世中学和巴黎大学[4]。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通过闪电战击溃法国,森普伦加入了法国抵抗运动组织——义勇军游击队,同时秘密加入共产党[4]。1943年被秘密警察捕入布痕瓦尔德集中营[5]。森普伦的集中营囚犯胸章为倒三角形,上面印有代表西班牙的“S”图形,红底黑字,编号44904。他在登记卡上的“职业”一栏里填了“学生”,并在个人描述里写上他懂德文。他因此被发配去做文书工作,而不是像其他大多数人那样去干繁重的体力活,从而侥幸存活下来[6]。直到1945年4月11日,乔治·巴顿将军的部队才找到集中营的位置,关押者获得了解放[7]。
战后
二战结束后回到巴黎。1947年8月至1952年9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担任翻译[1]:48。随后,他化名为费德里科·桑切斯回到西班牙,活跃于西班牙共产党流亡地下组织,抵抗佛朗哥独裁政权。1954年进入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56年进入执行委员会[8]。1964年,由于与总书记圣地亚哥·卡里略的方针意见相左,他与费尔南多·克劳丁一同被开除出共产党[9]。
随后,他再次流亡法国,并转身文坛,写下了许多回忆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和剧本。1984年在戛纳电影节上担任评委职务[10]。1988年至1991年在冈萨雷斯内阁中出任文化大臣[11]。任期内,他支持维护出版自由,为回应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对作家萨曼·拉什迪死刑的判决,他建议全世界出版《撒旦诗篇》,并抵制5月在伊朗举行的第2届德黑兰国际文化博览会[12]。1991年3月因为对副首相阿方索·格拉的批评而辞职[13]。
晚年
此后他一直定居巴黎。1996年当选法国文学组织龚古尔学院的首位外籍成员。后来还担任全球反饥饿行动组织西班牙分会荣誉主席,在巴塞罗那的庞培法布拉大学教授文学。2006年出版最后一部作品《思考欧洲》[14]。
2011年6月7日在巴黎去世[15],被安葬在法国塞纳-马恩省加朗特雷维尔,遗体用第二共和国国旗覆盖[16]。
家庭
豪尔赫·森普伦于1946年与女演员洛莱·贝隆相识,1947年结婚[1]:59。儿子海梅·森普伦(1947年-2010年)也是一名作家。他们在1960年离婚。1963年与电影剪辑员科莱特·勒卢结婚[17]。有5个孩子:多米尼克、里卡多、卢尔德、胡安和巴勃罗。
荣誉与奖项
- 文学奖项
年份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注释 |
---|---|---|---|
1964年 | 福门托尔文学奖 | 《漫长的旅途》 | |
1969年 | 费米娜奖 | 《拉蒙·梅卡德尔的第二次死亡》 | |
1977年 | 行星小说奖 | 《费德里科·桑切斯回忆录》 | |
1994年 | 德国书商和平奖 | ||
1997年 | 耶路撒冷奖 | [18] | |
2002年 | 奥维德奖 | 所有作品 | [19] |
2003年 | 加泰罗尼亚布兰克尔纳奖 | ||
2003年 | 歌德奖章 | [20] | |
2004年 | 何塞·曼努埃尔·拉腊基金会小说奖 | ||
2006年 | 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 |
1967年《Z》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但最终未获奖[21]。
- 勋奖
- 荣誉博士
- 以色列 特拉维夫大学(1989年)[25]
- 法国 巴黎东马恩河谷大学(2000年)[26]
- 比利时 天主教鲁汶大学(2005年)[27]
- 德国 波茨坦大学(2007年)[20]
- 法国 雷恩第二大学(2007年)[28]
参考
- ^ 1.0 1.1 1.2 Manuel Aznar Soler. El teatro de Jorge Semprún. LIT Verlag Münster. 2015. ISBN 9783643905895 (西班牙语).
- ^ Petite biographie de Jorge Semprun (PDF). Association des Professeurs d'Histoire et de Géographie (APHG). [2019-02-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2-13) (法语).
- ^ Fox Maura, Soledad. Jorge Semprún, The Spaniard Who Survived the Nazis and Conquered Paris. Cañada Blanch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Spanish Studies / Sussex Academic Press. 2017. ISBN 978-1-84519-851-0.
- ^ 4.0 4.1 Jorge Semprun (auteur de L'Ecriture ou la vie). Babelio. [2019-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3) (法语).
- ^ Ziolkowski, Theodore. Das Treffen in Buchenwald oder Der vergegenwärtigte Goethe. Modern Language Studies. 2001, 31 (1): 131–50. JSTOR 3195281.
- ^ 吉力. 在回忆中重生. 经济观察网. 2011-04-01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6).
- ^ Le soulèvement de Buchenwald. L'Humanité. 2005-04-23 [2019-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3) (法语).
- ^ Carmen Serna. Una vida en lucha. El Mundo. 2011-06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西班牙语).
- ^ L'écrivain espagnol Jorge Semprun est mort. Le Monde. 2011-06-07 [2019-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3) (法语).
- ^ Festival de Cannes: Jorge Semprún. festival-cannes.com. [2009-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9).
- ^ 冈萨雷斯首相对内阁进行了改组. 人民日报. 1988年7月10日: 第6版.
- ^ 西文化大臣建议出版《撒旦诗篇》. 人民日报. 1989年2月27日: 第3版.
- ^ Fernando Samaniego. Jorge Semprún: "He tenido más poder en la clandestinidad que como ministro de Cultura". Madrid: El País. 1993-12-14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西班牙语).
- ^ Jorge Semprún. Biografía. Instituto Cervantes.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9) (西班牙语).
- ^ Raphael Minder. Jorge Semprún, 87, Cultural Force in Spain, Dies. The New York Times. 2011-06-08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1).
- ^ Semprún reposa ya para siempre en Garentreville. París: El País. 2011-06-12 (西班牙语).
- ^ Wilfried F. Schoeller. Jorge Semprún: der Roman der Erinnerung. Kritik. 2006: 240. ISBN 9783883778327 (德语).
- ^ Jorge Semprún recibe en Israel el Premio a la Libertad. El País. 1997-04-10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西班牙语).
- ^ Ovid Literary Prize Awarded to Spanish Author Jorge Semprún.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4).
- ^ 20.0 20.1 20.2 Jorge Semprún, investido Doctor Honoris Causa por Universidad de Potsdam por su lucha "contra la dictadura y el racismo". La Vanguardia. 2007-05-03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西班牙语).
- ^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Awards for Z (1969).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7).
- ^ Real Decreto 1356/1993, de 30 de julio, por el que se concede la Gran Cruz de la Real y Muy Distinguida Orden de Carlos III a don Jorge Semprún Maura. Boletín Oficial del Estado. 1993-08-10, (190): 24179 (西班牙语).
- ^ Archives des nominations et promotions dans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法语).
- ^ Banderas, Barenboim, Bartoli y Luz Casal, Medallas de Oro al Mérito de las Bellas Artes. El Mundo. 2008-05-09 (西班牙语).
- ^ Alfonso Torres. El lobby judío: poder y mitos de los actuales hebreos españoles 2. La Esfera de los Libros. 2002: 146. ISBN 9788497340823 (西班牙语).
- ^ Jorge Semprun (1923-2011). Conseil départemental de Seine-et-Marne.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9) (法语).
- ^ Semprún será investido Doctor Honoris Causa por l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Lovaina. Lovaina: El País. 2005-02-02 (西班牙语).
- ^ Claudio Rodríguez Fer, doctor honoris causa por la Universidad de Alta Bretaña. Diario de Arousa. 2012-05-14 (西班牙语).[失效链接]
外部链接
官衔 | ||
---|---|---|
前任: 哈维尔·索拉纳 |
西班牙文化大臣 1988年-1991年 |
继任: 乔迪·索莱·图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