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巴尔都
路易·巴尔都 Louis Barthou | |
---|---|
法国外交部长 | |
任期 1934年2月9日—1934年10月9日 | |
前任 | 爱德华·达拉第 |
继任 | 皮耶·拉瓦尔 |
任期 1917年10月23日—1917年11月16日 | |
前任 | 亚历山大·里博 |
继任 | 斯蒂芬·毕盛 |
第37任法国总理 | |
任期 1913年3月22日—1913年12月9日 | |
前任 | 阿里斯蒂德·白里安 |
继任 | 加斯东·杜梅格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法国奥洛龙-圣玛丽 | 1862年8月25日
逝世 | 1934年10月9日 法国马赛 | (72岁)
政党 | 民主共和联盟 |
签名 |
让·路易·巴尔都(法语:Jean Louis Barthou,1862年8月25日—1934年10月9日)出生于奥洛龙-圣玛丽,卒于马赛,是一位法国政治家,曾于1913年出任法国总理,期间延长兵役年限,保障女工权利,给有孩子的家庭设立补助[1]。
生平
巴尔都生于法国比利牛斯-大西洋省的奥洛龙-圣玛丽。先在波尔多学法学,1884年肄业后,1886年在巴黎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他回到家乡做律师,但他的热忱在于政治和新闻业。1889年他被选入法国众议院,到1922年为止他不间断地被选入众议院。从1922年开始他转入参议院。
1894年巴尔都出任他的第一席部长职:公共工程部长。1896年转为内务部长,从1906年到1909年再任公共工程部长。从1913年3月22日到当年12月他任法国总理。任内将兵役期限从两年延长到三年。此后一系列打击使他几乎放弃了他的政治生涯:首先右派在1914年的大选中获胜,然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数月后他的儿子阵亡。但1917年他又出任了潘勒韦内阁的不管部长。作为外交部长,他于1922年出席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1922-1926年任盟国赔偿委员会主席。从1926年到1929年在普恩加莱和白里安内阁任司法部长。
1934年重任外交部长的巴尔都试图与英国、意大利和苏联一起建立一个反希特勒德国联盟。他也与一些中欧国家如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签署了联盟条约,目的在于孤立并围堵德国。但他与苏联的合作遭到了右派人士的反对。1934年10月9日,巴尔都陪同来访的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一世访问马赛。克罗地亚刺客韦利切科·科林-第米特洛夫(Welitschko Kerin-Dimitrof)开枪刺杀亚历山大一世,亚历山大当场死亡,巴尔都受重伤,一小时后死于马赛医院。
去世后四天,法国为巴尔都举行国葬,他被葬在巴黎拉雪兹神甫公墓。1935年,他大力提倡的《苏法互助条约》得以签订。对他死因的调查结果1979年才得以公开,他死于法国警察常用的M1892转轮手枪,换言之他死于刺杀现场警察的混乱反应而非刺客[2]。
除政治外,巴尔都在文学和历史学上也有所建树。主要著作有《米拉波阁下的传说》和关于瓦格纳和波德莱尔的传记。作为一战英雄和著名作家,1918年5月2日他被选入法兰西学院[3]。
参考文献
- ^ Land Policy Review. 1938 [2021-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7).
- ^ de Launay, Jacques. Les grandes controverses de l'histoire contemporaine 1914-1945. Edito-Service Histoire Secrete de Notre Temps. 1974: 568.
- ^ Power and Pleasure: Louis Barthou and the Third French Republic by Robert J. Young, McGill-Queens 1991, p. X
- 外国历史名人辞典,庄锡昌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二次印刷,第154页,ISBN 7-5392-0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