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 | |
---|---|
德国元首 | |
任期 1934年8月2日—1945年4月30日 | |
总理 | 元首兼任 |
副职 | 鲁道夫·赫斯(1933年-1941年) |
前任 | 保罗·冯·兴登堡(总统) |
继任 | 卡尔·邓尼茨(总统) |
德国总理 | |
任期 1933年1月30日—1945年4月30日 | |
国家元首 | 自己(自1934年) |
总统 | 保罗·冯·兴登堡(至1934年) |
副总理 | 弗朗茨·冯·帕彭(1933年-1934年) |
前任 | 库尔特·冯·施莱谢尔 |
继任 | 约瑟夫·戈培尔 |
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劳工党党魁 | |
任期 1921年7月29日[1]—1945年4月30日 | |
副职 | 鲁道夫·赫斯 |
前任 | 安东·德莱克斯勒 |
继任 | 马丁·鲍曼(党务部长) |
德国陆军总司令 | |
任期 1941年12月19日—1945年4月30日 | |
前任 |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 |
继任 | 费迪南德·舍纳尔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奥匈帝国因河畔布劳瑙 (今 奥地利上奥地利州因河畔布劳瑙县) | 1889年4月20日
逝世 | 1945年4月30日 纳粹德国柏林大区总理府元首地堡 (今 德国柏林米特区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附近一停车场地下)[2] | (56岁)
死因 | 饮弹自戕 |
国籍 | 德国 |
公民权 | |
政党 | 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劳工党 (1921年-1945年) |
其他政党 | 德国工人党 (1920年-1921年) |
配偶 | 爱娃·安娜·宝拉·希特勒 (1945年4月29日-30日) |
父母 | |
职业 | 政治家、军事家 |
宗教信仰 | 积极基督教 |
签名 |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德意志帝国 |
服役 | |
服役时间 | 1914年-1920年 |
军衔 | 下士 |
部队 |
|
参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军事奖励 | |
各地用词差异 | |
中国大陆 | 希特勒 |
台湾 | 希特勒 |
港澳 | 希特拉 |
阿道夫·希特勒(德语:Adolf Hitler,发音:[ˈadɔlf ˈhɪtlɐ] (ⓘ);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4]),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领袖,1933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兼任元首。1939年9月发动波兰战役,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希特勒是纳粹大屠杀的主要策划者、发动者,有证据显示他知晓并下达了对犹太人的屠杀命令。根据艾希曼、希姆莱和戈培尔等人的陈述,希特勒本人策划了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希特勒本人的陈述亦显示他意图屠尽犹太民族。[5]
希特勒生于时属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地区,长于林茨。1907年至1908年曾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但两度落榜,1908年至1913年在维也纳贩卖其画作维生,在当时,大部分希特勒画作的买家,如萨穆埃尔·莫根施特恩,皆为犹太人,莫根施特恩的一名客户,一个名叫瑟夫·法因戈尔德的犹太裔律师,更买入了希特勒一系列画作。1913年迁往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陆军服役并受勋。1919年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工人党,并于1921年成为纳粹党领袖。1923年在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政变,试图夺取权力,但最终失败并被监禁。监禁期间撰写了其自传及政治宣言《我的奋斗》的第一册。1924年被释放后,对凡尔赛条约进行批判,宣扬泛日耳曼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共主义,凭借个人魅力、演说才能及政治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同时,他频繁将国际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称为犹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阴谋。1933年,纳粹党成为德国国家议会第一大党,1月30日希特勒被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为德国总理。此后其执政联盟再次在选举中获胜,并在国会中通过《授权法》,逐渐将德国转变为一党专制、极权及独裁统治的国家。希特勒以抵御一战后由英国和法国主导的不公国际秩序为借口,试图将犹太人从德国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他当政的前六年内,德国迅速自大萧条中复苏,打破一战后欧洲各国对其作出的各种限制,吞并数个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国领土。
希特勒试图为德意志民族获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生存空间”,在外交上主张施行侵略与吞并,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首要原因。他领导大规模武装扩军,并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巴巴罗萨行动入侵苏联。至1941年年末,德国及其欧洲轴心国盟友已侵略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后来与苏联战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国的加入导致德国由攻转守,并屡遭战略失败。在战争尾声阶段,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希特勒与其长期女友爱娃·布劳恩成婚。在他们成婚两日后(4月30日),为避免被即将占领柏林的苏联工农红军俘获,希特勒与爱娃夫妇自杀身亡,其尸体被其属下焚毁,后被苏联红军发现。
在希特勒和其种族主义政治形态领导之下,其政权屠杀了至少550万包括犹太人、波兰人、罗姆人(吉普赛人)和身心障碍者在内的被视为劣等或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人士,以及共产主义者、耶和华见证人等异见人士。在战争期间,希特勒及其政权亦屠杀了近1930万平民和战俘。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军事行动还造成了2930万军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数量为人类战争史上最高,这使二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死亡数量最高的战争。
早期
家世
希特勒之父阿洛伊斯·希特勒是一私生子,因而在其39岁之前皆以其母之姓席克尔格鲁贝为姓[6]。阿洛伊斯在出身上其父不详,从而造成日后的许多争议。如希特勒的法律顾问法郎克调查了希特勒侄儿的威胁信与回忆录,宣称其中有未公开的书信提到席克尔格鲁贝太太被奥地利格拉茨一犹太家庭所雇佣的情况,而那个家庭中的19岁孩子就是阿洛伊斯。[6]但目前没有证据可以支持法郎克的说词,而法郎克自己也说希特勒明显拥有雅利安人种的完整血统。[7]法郎克的说词在1950年代被广泛地信服,但在1990年代,历史学者提出质疑。[8][9]曾写过希特勒传记的历史学家克肖驳斥了此说法,并提出格拉茨犹太人早在15世纪被驱逐,并禁止日后重返该城。[9]
1876年,阿洛伊斯·希特勒改其继父之姓希德勒(Hiedler),该姓氏除希德勒外尚可拼为许特勒(Hüttler、Huettler)及希特勒(Hitler),此姓名有可能由政府职员统一调整为希特勒。姓氏由来为“住在小房屋的人”。[6]
童年
希特勒生于奥匈帝国因河畔布劳瑙的一个海关文职人员家庭,父亲“阿洛伊斯·希特勒”曾经当过鞋匠,后来才转为海关公务员。希特勒年幼随父亲加入天主教成为信徒,由于日后受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影响,曾立志要成为牧师。[10][11]
浪迹维也纳
希特勒的童年很不愉快,目前有历史学家指出,在小时候,希特勒曾遭到学校同学的霸凌,这段“童年阴影”促使希特勒产生后来强烈的报复思想,尽管他很爱他的家人。虽然他曾学习过绘画,但在中学时期他学习成绩非常差,尤其是法语,在他的所有学科中,只有绘画一门是“优”等。因此,他未毕业就退学了。他的父亲1895年退休,1903年1月3日去世,死于胸膜出血。紧接着母亲1907年12月21日死于乳癌。父母双亡之后,他的生活日益窘迫,他搬到维也纳曾经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但都被以“不适合绘画”为由被拒绝录取[12]。他不得不流浪到街头行乞,靠卖画为生,有时被雇佣来扫雪地、扛行李。在希特勒的画家生涯中,大部分希特勒画作的买家,如塞缪尔·莫根施特恩,皆为犹太人,其中莫根施特恩的一名客户、一个名叫约瑟夫·法因戈尔德的律师,更买入了希特勒一系列画作。之后因为奥匈帝国这个他憎恨的多民族国家的征兵,他不想与他视为低等的犹太人、斯拉夫人一起军中服役。于是他逃到慕尼黑,但因没有职业亦没有靠山,使其身无一技而前途暗淡,唯有从军(以营为家)一途可换得温饱,而这也正符合他对德意志国的向往。
希特勒早在中学时就接触了狂热的民族主义思想,来到维也纳之后又阅读了大量宣传“种族优越”思想的书籍,这致使他更加地沉溺于这种思想中。他发誓要“为德国复兴而奋斗”。在1925年出版的自传《我的奋斗》中,他表露了他对日耳曼民族优越性的确信、对犹太民族的仇恨,并且为日后走上极端民族主义道路埋下了伏笔。然而一些人指出,由于希特勒在维也纳时期与塞缪尔·莫根施特恩等犹太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且塞缪尔·莫根施特恩等人不可能给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负面印象之故,因此维也纳时期的希特勒,可能并无强烈的反犹主义的想法;此外,根据奥地利犹太裔画框商人雅各布·阿尔滕贝格的说法,他从未听到过希特勒讲过反犹言论。[13]
第一次世界大战
奥地利政府在战争爆发前要求在慕尼黑逗留的希特勒回国参军,希特勒返回奥匈帝国后故意装病没通过体检,之后返回巴伐利亚。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爆发时,希特勒自愿参加了德国巴伐利亚预备步兵团第16团,在西线与法军及英军作战,先后参与了第一次伊普雷斯战役、索姆河战役、阿拉斯战役与帕森达勒战役[14]。1917年,他由“传令兵”晋升为上等兵,并因作战勇敢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和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前者在士兵和士官阶层中获得者相当稀少)[15]。曾与他在一个部队的士兵说他在军中不爱与人交谈,收到的信件寥寥无几。
希特勒在1916年索姆河战役时,大腿[16]或腹股沟[17]受了伤,在1917年3月返回战场。1918年10月15日,希特勒遭芥子气攻击而短暂失明,在此养伤期间,德意志第二帝国向协约国宣布投降。
进入政界
加入纳粹党
战后,由于德国陆军一方面要避免共产主义思想在军队中蔓延,一方面又对如雨后春笋成立的各种新政党颇有兴趣,于是成立了一个调查局。当时希特勒是德国军队中的一名下士,希特勒因为这个调查局符合他的反共理念而应征并获得录用。1919年9月12日,被调查局派去监视德国工人党在一间名叫“斯特内克”酒馆的集会[19]。在执行任务旁听德国工人党会议的时候,希特勒起身痛斥一个鼓吹巴伐利亚分离运动者是中了犹太人“要把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的奸计,德国工人党领袖德莱克斯勒对此演说印象深刻并邀请了希特勒入党。
希特勒本来要自己成立政党,但希特勒考虑后,离开了军队,并接受德国工人党的邀请在同年九月份入党。在他入党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编号和证件。到了1920年第一次给党员编号的时候,按照姓名字母顺序,希特勒拿到编号555的党员证。事实上为了让大家以为党员多,他们是从501开始编号的。不久后希特勒成为主席团委员。
1921年,他正式取代德莱克斯勒出任党首,并正式将党名更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通称纳粹党),并雇佣了一批打手成立了纳粹党的武装力量冲锋队。
在慕尼黑大学,他对被遣返战俘的演说,其演说才能让教授与战俘们同样地留下深刻印象。
啤酒馆政变
希特勒获得更多支持后,他决定利用鲁登道夫的影响力发动政变,仿效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领袖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炮制“出征柏林”。希特勒与鲁登道夫得到巴伐利亚邦总理卡尔与军队及警察的主要人物的暗中支持,当时有份政治海报上写说:鲁登道夫、希特勒及巴伐利亚军警高层谋划建立新政府。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与冲锋队突袭了由卡尔在慕尼黑最大的啤酒馆主办的公众会议,希特勒宣布他将与鲁登道夫成立一新政府并以枪要胁卡尔及当地军事机构共同摧毁柏林当局[20]。卡尔撤回他的支持并趁机逃离并开始反抗希特勒[21]。隔日,希特勒与他的支持者至啤酒馆示威游行至巴伐利亚邦战争部以推翻巴伐利亚政府作为出征柏林的开始,但警方驱遂了他们,在此当中,16名纳粹党员死亡[22]。
希特勒逃离至汉夫丹格的家并考虑轻生,但他很快以叛国罪被捕,罗森堡因而成为临时的纳粹党领导人。在审判过程中,希特勒的演讲使他的人气升高[23],转变成为举国皆知的人物。1924年4月1日,希特勒被判5年有期徒刑在兰兹堡监狱服刑。在服刑期间受到狱警友善的对待及收到许多仰慕者的信件。1924年12月12日巴伐利亚邦最高法院的指令驳回检察官对希特勒提早获释的抗议,使希特勒获得假释并在12月20日出狱[24]。包含重审的时间,希特勒仅服刑约一年的时间[25]。
撰写著作《我的奋斗》
在兰兹堡监狱的时间,希特勒以口述而其副手赫斯手写完成了《我的奋斗》[注 2]上篇[25]。其后则向一神秘组织“图勒协会”成员埃卡特口述完成自传及其思想阐述。该书分别在1925年及1926年出版各一册,至1934年的销售量为24万本,而至二战结束,约有千万本被售出或发出。
希特勒花了几年躲避自该书版税而来的税金,共欠约405500马克(约今日六百万欧元)。希特勒成为总理后,其逃税之追讨被搁置[26][27]。
《我的奋斗》著作权被巴伐利亚主张拥有至2015年12月31日。该书在现今德国的出版仅限于学术研究与已加注评论版本。
重建纳粹党
希特勒释放以后,德国的政经情形有了改善,这阻碍了希特勒煸动暴动夺权的机会。即使啤酒馆暴动让希特勒受到举国的关注,但纳粹党的主要根据地仍一直在慕尼黑。
纳粹党及其他相关组织因啤酒馆暴动的关系在巴伐利亚邦被禁止,希特勒以日后只用合法手段取得政治权力说服巴伐利亚总理赫尔德解除对纳粹党的禁令。虽然禁令在1925年2月16日被解除[28],但因为希特勒激动的演说使公共演讲有了新的禁令,自希特勒公开演讲被禁后,他任命了1924年被选为国会议员的格里哥·斯特拉瑟为纳粹党的组织机构部长,授权他在德国北部组织新的党部,其弟奥托·斯特拉瑟及戈培尔的加入,主导另一条路线,在党纲内强调社会主义元素,这使得高莱特西北协会成为党内的反对派,影响希特勒威信,但1926年的巴姆堡会议中被希特勒斗垮,在此之中,戈培尔加入希特勒的一方。 在此次党内危机之后,希特勒更加集中党的权力于己身,并将领袖原则确立为纳粹党的基本原则。
取缔天主教
希特勒本来是天主教徒,1931年希特勒参加德国大选,由于宣扬仇恨主张而被天主教教廷逐出教会,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下令天主教徒不得投票给希特勒。至此希特勒与天主教及其主要大党“中央党”决裂。他后来上台即取缔天主教,为日后之政权打下基础。[29]
崛起
日期 | 投票率 | 得票 | 百份比 | 国会议席 | 背景 |
---|---|---|---|---|---|
1924年5月4日 | 77.4% | 1,918,300 | 6.5 | 32 | 希特勒被监禁 |
1924年12月7日 | 78.8% | 907,300 | 3.0 | 14 | 希特勒出狱 |
1928年5月20日 | 75.6% | 810,100 | 2.6 | 12 | |
1930年9月14日 | 82.0% | 6,409,600 | 18.3 | 107 | 经济大萧条后 |
1932年7月31日 | 84.1% | 13,745,800 | 37.4 | 230 | 1932年德国总统选举以及总统任命保守盟友帕彭取代海因里希·布吕宁成为总理 |
1932年11月6日 | 80.58% | 11,737,000 | 33.1 | 196 | 重新选举 |
1933年3月5日 | 88.74% | 17,277,000 | 43.9 | 288 | 希特勒成为总理 《国会纵火法令》为保护性拘留德共和社民党支持者提供了法理依据 |
布吕宁时期
1930年,德国在经济大恐慌中遭受致命打击,这一年也是希特勒的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同年选举使得纳粹党在国会的席次在由12席,至1930年9月大选获得107席,成为国会的第二大党[30]。在获得了国会前所未有的支持下,1932年希特勒打算参选总统。同年1月26日的杜塞尔多夫,希特勒在工业家俱乐部的演讲中没有提到反犹主义,反而以刨析经济形势为主轴,主张建立集权、激活并扩张市场,影响了一部分工业家[31]。虽然希特勒自1913年离开奥地利,但他至今仍非德国公民,也因此无法参选。同年2月,有纳粹党参与的布伦瑞克自由邦政府迪特里希·克拉格斯任命希特勒为布伦瑞克驻柏林的代表处职员并因此在1932年2月25日取得布伦瑞克邦的公民权[32],在之后几天,其它邦也给予他公民权,如此一来便自动拥有了德国公民权并能让他参选总统[33]。在两轮选举中,希特勒皆得到约35%的第二高票,但都败给总统兴登堡,虽然竞选失败,但其实他仍有其它替代路线可以获得政治权力[34]。
帕彭与施莱谢尔时期
1932年6月,总统兴登堡任命保守右派的帕彭为新一任总理,但帕彭在国会仅获得德国国家人民党的支持,而在1932年7月的德国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得230个席次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帕彭知道内阁继续执政必须得到纳粹党的支持,因而企图说服希特勒答应接受副总理此职位,希特勒认为自己适合总理一职,但遭到兴登堡的拒绝。
而后对帕彭内阁的不信任案获得84%国会议员的支持。11月国会重新选举,纳粹党流失了部分选票但仍为德国国会第一大党。
帕彭建议兴登堡解散国会以无限期推迟国会选举,起初兴登堡答应了他,但之后失去施莱谢尔与军方的支持,于是兴登堡改由施莱谢尔接任总理。施莱谢尔想利用格里哥来分裂纳粹党,但并不成功。随后,施莱谢尔又遭逢倒阁危机,建议兴登堡动用紧急命令解散国会来推迟国会选举,但兴登堡并没答应。
成为总理
帕彭为了向政敌施莱谢尔报仇,与右翼国家人民党党魁胡根贝格、沙赫特和梯森等德国企业家共同筹划一个阴谋,他们在经济上资助了负荷着庞大的选举费用并且濒临破产的纳粹党(未过半的国会第一大党),而企业家积极向兴登堡说服任命希特勒(时任党魁)为总理[35]。最后兴登堡同意任命希特勒为总理,由纳粹党与国家人民党共组联合内阁。帕彭为副总理,胡根贝格为经济部长,弗利克为内政部长及戈林为不管部部长等。1933年1月30日在兴登堡总统办公室,希特勒以简单的仪式宣誓成为德国总理。
国会纵火案与授权法案
虽然希特勒成为总理,但纳粹党在国会里并不是绝对多数,并且受到左翼反对党的阻扰,于是希特勒说服兴登堡解散国会重新选举,选举预定在1933年3月初。2月20日,希特勒在密谈中得到实业家团体对其支持的承诺。
但在2月27日,国会大厦被纵火[36],荷兰人马里纳斯·范德吕伯被指控为肇事者,翌年1月被执行死刑。隔日,《保护人民和国家的帝国总统令》通过,以该命令为由,德共领袖被逮捕,动员冲锋队将全国所有德共党部占领并禁止了德共党员参加3月初的国会选举。同时,配合2月4日颁布的《保护德意志人民的帝国总统令》对左翼出版的压制,这场火也被渲染为是在德国共产党及德国社民党指使下所为。纳粹党使用武装部队的暴力、反共恐共情结以及利用国家机器作宣传赢得了44%的席位(国会议席依得票比例分配),联合德国国家人民党成为国会里的绝对多数[37]。
希特勒在3月15日选举后的内阁会议中提出授权法案(可使内阁获得法律上允许的四年权力)的概想,纳粹党想利用授权法案取得完全的政治权力,而不用必须拥有国会的绝对多数且不须与执政联盟中的其它党谈条件。被称为波茨坦日的3月21日举行的活动标志着希特勒通过将其政权与传统主义相联系取得了保守派和君主主义者的信任。3月24日,《授权法》获得通过。
长刀之夜
希特勒无法控制冲锋队在街头的暴力,这影响了他的权力,使他打算除去冲锋队及其领导者罗姆;同时他想挑起国防军高层对冲锋队的害怕及厌恶,特别是在罗姆企图把国防军纳入其领导的冲锋队之下之后。最后,希特勒清算并消除了攻击其政权的政敌,特别是忠于副总理帕彭的人马。在1934年6月30日至7月2日进行清算期间至少有85人死亡,虽然最后的死亡人数已达几百个。超过一千名反对者被逮捕,大部分参与行动的是党卫队及秘密国家警察,此次行动加强并巩固了国防军对希特勒的支持。
1934年8月2日,总统兴登堡病逝,然而在此之后并未举办总统选举,取而代之的是由希特勒内阁通过的一项将总统职权暂时中止并转授予总理的法案。这项法案使希特勒成为元首,他也成为德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德国所有官兵向希特勒宣誓效忠[38]。8月19日,此法案在德国全民公投中获得89%的选民认同[39],但违反了威玛宪法与授权法案,该宪法规定由最高法院院长代理总统直至下次选举,至于授权法案特别规定希特勒不得利用任何方法侵夺总统职权;然而当时已无人能反对他,希特勒正式实行独裁统治。
元首时期
在执政期间,希特勒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纳粹化”,废止威玛共和国体制,并解散国会,取缔其他一切政党和团体,并打压异见者,例如德国社民党党员、德共党员,宣布纳粹党和德国合为一体,开始了一党专政。在纳粹德国初期阶段,他的经济措施使得德国经济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阴影,也因此获得底层民众的支持。希特勒承诺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与面包,而且他的承诺在纳粹德国初期(1938年)已实现了,从而使更多人拥护希特勒。对他不满的评论,一般是针对二战爆发后他对德国的国策[来源请求]。
纳粹的政策鼓励妇女生育并留在家中。在1934年9月的对国家社会主义妇女组织的演讲中,希特勒认为“德国女性的世界是丈夫、家人、孩子以及家园。[40][41]”希特勒监督了德国历史上最大的建设工程,水坝、高速公路、铁路及其他。然而这些并未对威玛时期的大量失业有具体成效,薪资略有减少,但生活费用比二战前增加了25%[42]。
希特勒政府还赞助建立巨大宏伟的建筑,与国家首席建筑师施佩尔确立希特勒对德国古典文化的重新见解。1936年柏林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由希特勒开幕。希特勒也给予过大众1型轿车一些设计点子[43]。
犹太人大屠杀
优生学在德国得到全面的推展,以经济理由将不具生产力的人口以各种方法处理掉,以阻止他们繁衍后代,并要求每个国民都必须保持强健的体魄。纳粹希望通过人择的此举,实现其创造一个优等民族的梦想,这样的优秀种族是不容有病弱者的。早期德国国会便通过了对各种遗传病病患以及严重酗酒者进行外科绝育的法案。1933年7月14日,纳粹政府在德国推行《防止具有遗传性疾病后代法》,将数十万名有遗传性疾病的人强制绝育。该法详细列出要针对的一系列遗传性病患,其中有先天性智障、遗传性癫痫、精神分裂、遗传性失明或耳聋、严重遗传性身体畸形,还有酗酒。同年十一月在另一项法律中又强调对“伤风败俗者”的处理,规定要对罪犯、妓女、妨害治安者强制绝育。[44]生理残疾的儿童因此成为T-4行动最早的受害者。
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始于1939年。1939年至1945年间,党卫队在傀儡政权及占领下的领土有系统地屠杀了1100万至1400万人,除了极少数免于此难。包含在集中营、犹太区的600万犹太人[45][46],除了毒气、许多人死于饥饿与疾病,或死于过度劳动。除了犹太人外,还包括部分波兰人、吉普赛人、赤色分子、异议份子、抵抗组织、同性恋、肢体障碍者、智能障碍者、精神病患者及苏联战俘、耶和华见证人信徒及基督复临派信徒等。最大的屠杀中心是奥斯维辛集中营。
据知希特勒从无巡视集中营及公开谈论屠杀的明确词语[47]。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是由纳粹领导高层希姆莱与海德里希在实行计划中扮演关键角色。虽无希特勒授权大屠杀的明确命令文件,但已有文件表示他批准了在波兰及苏联的别动队指示,且了解他们的行动。为了使最终解决方案更有统合性的实行,在1942年1月20日柏林附近举行万湖会议,十五位官员举会,由海德里希领导,艾希曼负责会议记录和资料准备。会议记录提供了大屠杀最明确的证据。
东方主义
1933年2月3日,与德军领导阶层会晤,希特勒提到:“将征服东方的‘生存空间’并加之以无情的‘德意志化’”,作为其终极的对外目标[48]。1933年3月,主要论述由时任外交部次长伯恩哈德·威廉·冯·比洛所提出,包含德奥合并、恢复1914年时的边界、反对凡尔赛和约第五部分、拿回失去的殖民地及德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49]。 1930年代,在希特勒的“和平演说”中,他强调政策的和平目标与有意在国际条约下运作[50]。1933年首次内阁会议,希特勒使军费开支超出失业救济的花费[51]。在1933年10月,希特勒决定退出国际联盟及世界裁军会议,外交部长纽赖特表示法国的国防需要将成为德国外交的主要绊脚石[52]。 1935年3月,希特勒拒绝凡尔赛和约第五部分,将德国军队扩大至60万人(六倍于凡尔赛和约所定的数量),包括新成立的空军及扩增的海军。虽然英、法以及国际联盟对此予以谴责,却未采取任何实际行动[53]。 1935年6月18日,英德海军协定的签署,允许德国海军的总吨位为英国海军的45%。希特勒说到“这是他生命中最快乐的一天”,他相信这是德英联盟的开始[54]。该协定签署前并未知会法、义两国,又撇开国际联盟的运作,且明文签定破坏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55]。
进军莱茵河非军事区
1936年1月,希特勒已计划在1937年指示德军进驻莱茵河沿岸非军事区,1935年,法苏两国刚签定法苏互助条约对德国形成夹击之势;而意大利正忙于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无法顾及霍尔-赖伐尔协定所定的斯特雷萨阵线,希特勒将计划提早1936年3月[56],另外1935年至1936年德国的经济处于危机之中,故须有对外政策转移焦点[57]。
干涉西班牙内战
1936年7月,西班牙将军、西班牙长枪党领袖佛朗哥请求德、意两国援助西班牙国民军,希特勒允诺并指示了三个主要的军事行动干涉西班牙内战。同月下旬,希特勒批准了“集中射击”行动,他调动20架三引擎Ju-52运输机与6架护航机和85位德国飞行员搭上乌萨拉莫号以及调派德国军队驻扎在西班牙及摩洛哥等地。9月下旬,希特勒又再次发动奥图行动,运送了超过24台的轻坦克、高射炮及无线电设备。德国指挥官舍勒更将Ju-52运输机改造为轰炸机。[58]至同年10月前,已有大约600至800名德国士兵在西班牙,[58]希特勒最大一次也是最后的行动则是秃鹰军团。最初在1936年11月,希特勒运送了3500人的军队参与战斗又提供92架战机给西班牙国民军[58],秃鹰军团的行动直至1939年5月西班牙内战结束,佛朗哥取得政权,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德奥合并
希特勒认为所有德意志民族应置于一个共同国家的统治之下,而德奥合并也是希特勒向外扩张领土的第一步。
19世纪,德国尚未统一前所提出的大德意志因普奥两强相争及奥匈帝国为多民族国家难以实现,一战后的《凡尔赛条约》也确定了德国必须要使奥地利保持独立。
1938年初,希特勒巩固了自己的内部权力后,便准备对外实行长期性领土的扩张。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迫于德国的压力,在2月12日于德国贝希特斯加登与希特勒会面,被要求开放对政党的限制、给予完全政党自由并释放被关的纳粹党员及让他们参与政府,否则将采取军事行动。许士尼格被迫答应并让奥地利纳粹党领袖赛斯-英夸特等人加入内阁[59]。许士尼格只得以公民投票挽救危局,该公投投票年龄门槛设定为24岁以排除较赞同纳粹的年轻人。3月10日,希特勒宣称这是一场骗局且德国不会承认。3月11日,希特勒对许士尼格发布最后通牒,无论有无回应,希特勒已命令军队准备进入奥地利。许士尼格最后向国外求援,但英法皆无任何动作,当天晚上他辞去了总理一职。最初奥地利总统米克拉斯拒绝任命赛斯-英夸特为新一任总理,但在维也纳的纳粹党人开始攻占且囚禁政府官员时,米克拉斯只得任命赛斯-英夸特为总理[60]。3月12日,德国军队跨越德奥边界,14日成功进入维也纳[61][62]。隔日,希特勒进入维也纳并受到奥地利人的欢迎,宣布“这个德意志人的古老土地将成为德国最新的一部分”。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并吞同为德意志人的奥地利成功后,希特勒对准了以德裔为主的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63]。1938年3月3日,英国驻德大使与希特勒会谈表明英国主张以国际联合开发非洲殖民地换取德国承诺不发动战争以扩张领土[64],但希特勒对东欧德国人的“生存空间”比联合开发更感兴趣,并认为德国在一战后所失去的非洲殖民地应回归德国而非联合开发,因而拒绝了英国主张[65]。希特勒对于英国企图以非洲领土强加德国在欧洲不利相当恼火。希特勒最后表明他宁可用20年等待前殖民地回归也不同意英国换取和平的条件并终止了此次会议。[65][66]
1938年3月28、29日,希特勒在柏林密会了在苏台德区的德裔政党“家乡前线党”,同意以不被布拉格当局所实行的苏台德区自治为理由换取德军的侵略。1938年4月,向匈牙利外交部长表明,“不管捷克政府同意与否,他会一直提出更高的要求。他认为只有从事破坏行动才能使捷克政府加速垮台[67]。”有人认为,希特勒不觉得苏台德区的议题有什么重要性,只是为了有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借口[68]。 希特勒计划在捷克边境建造大量军事建筑物,鼓动苏台德人暴动,最后以家乡前线党与捷克当局的纠纷作为侵略理由,以快速的数天内的军事行动在其他国家介入前取得捷克斯洛伐克[69],希特勒要求德军尽可能在秋天到来前将德国西面国境的齐格菲防线完成,并将侵略行动选定在1938年9月底或10月初[70]。
1938年4月,希特勒命令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开始谋划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在战争似乎即将爆发时,英国首相张伯伦开始向希特勒会谈苏台德区问题。1938年9月,英国、法国、德国与意大利在德国慕尼黑签定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领土苏台德区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德军不费任何力气越过了德捷边境,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赤裸的暴露在德国大军之前。1939年3月,希特勒邀请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克前往柏林会谈,希特勒刻意的拖延,终于在15日凌晨会见并告诉哈克德军几小时后将侵略捷克。清晨四时,哈克被迫将捷克交给希特勒治理。同日早上进军并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希特勒抵达布拉格。英国首相张伯伦大为吃惊并开始防止希特勒之后的扩张行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
轴心国的形成
1936年10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建立柏林-罗马轴心。并与日本于1936年11月25日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意大利于11月6日加入该协定。
1938年2月希特勒必须解决远东外交困境,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选择持续与中国自1910年代建立的中德关系或与日本结合新联盟。在当时的军队强烈支持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持续友好关系,中德关系获得外交部长纽赖特与战争部长勃洛姆堡的支持,他们试着利用外交政策使欧洲远离战争[71]。但两人在1938年初期则被希特勒解职,希特勒任命里宾特洛甫为新任外交部长,他支持与日本建立军事同盟,继而希特勒终止了中德关系,选择了军事上较现代化、较强大的日本。在之后的德国议会中,希特勒宣布承认日本所扶持的满洲国并声明放弃一战战败在太平洋所失去被日本取得的殖民地[72]。希特勒命令终止德国一切对中国的物资与人力上的援助[72],而中国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取消了中德经济协定作为报复,德国失去了自中国而来的军需原料,仅能从开放市场取得有限的货物。1939年5月22日与意大利签订“钢铁条约”。1940年9月24日在德国柏林,希特勒、意大利外长齐亚诺及日本驻德大使来栖三郎签署《三国同盟条约》,象征二战轴心国的确立。
战前,希特勒为改善德波关系,签定《德波互不侵犯条约》[73],意图借此减弱法国与波兰的合作关系,甚至曾想拉波兰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以对抗苏联[73][74];但另一方面,希特勒又想收回一次大战德国所失去的领土(特别是分隔东普鲁士的波兰走廊及但泽,希特勒曾说这是“凡尔赛条约中最丑恶的部分”),并利用德国民族主义“解放”这些领土[75]。1938年希特勒想在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之间建立公路,但遭波兰拒绝[76]。在并吞捷克斯洛伐克后,波兰人怀疑希特勒的企图[77]。另外在1939年3月31日英国反应德国并吞捷克斯洛伐克的行为,宣布英法将支持并保证波兰、比利时、罗马尼亚、希腊及土耳其的独立[78]。4月6日英国与波兰签军事协定。4月28日希特勒废除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及英德海军协定。1939年初虽然希特勒已计划用军事行动来解决与波兰的领土纠纷,但为避免入侵波兰将苏联卷入战争并导致德国两线作战,8月23日指派里宾特洛甫前往莫斯科与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会晤并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苏联共谋瓜分东欧。而8月25日波兰分别与英国、法国签定共同防御的军事联盟。同时希特勒命令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制造入侵波兰的借口,最后于9月1日发动战争,德军大量集中使用装甲部队和空军,很快地就击溃尚未动员完成的波军,此类迅速而获得胜利的战争形式被美国《时代杂志》记者称作“闪击战”。在发动进攻后的第3天,英、法两国对德宣战,此事完全出乎希特勒意料,当德军主力部队于东线战斗时,西线面对英法两军的部队仅有对方的一半,但盟军并未发动大规模攻势,仅法国发动萨尔攻势以作为支持波兰的象征性行动。在波兰战役结束后,约有半年时间无大规模战事而这段时间被称为假战。
1939年10月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与希特勒讨论将挪威拿下,作为海军基地的可能[79],也可借此与英国对抗,但陆、空军对此不感兴趣,而希特勒则注目在陆上行动如低地三国。1939年12月由于发生奥克拉马号事件,英国有可能抢先占领挪威、切断德国战争机械必备的铁矿矿源,于是希特勒下令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准备入侵挪威计划,并打败盟军占领该地。
1939年11月8日,希特勒在慕尼黑险遭刺杀[80]。
1940年春,德军仅用6周时间打败英法联军,占领丹麦和挪威。希特勒原先希望在英法的默许下,快速完成侵略以恢复和平。希特勒打算先以西线为东线战事的先前步骤,以避免一战时德国两线作战。1939年10月10日英国拒绝希特勒的求和,12日法国跟进。而德军开始准备作战计划,隔年5月开始进攻法国,并相继攻下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6月4日英军被迫从敦刻尔克向英国撤退。6月14日巴黎沦陷。法国国家元首贝当用广播向法国人民表明他将向德国提出停战协议。希特勒选择了1918年时德国向法国投降的贡比涅作协议的签署地,6月22日法国与德国签订了《德法停战协定》,法国投降。
希特勒原本希望英国能够对其谈和,并允许它保留帝国,在宣称“理智的呼吁”下,丘吉尔断然拒绝谈和。希特勒才开始准备入侵英伦三岛的海狮行动,但英国所具有的海上优势过于强大,远非德国所及,必须先取得制空权才有可能,希特勒于是命令德国议会议长戈林发动不列颠空战,但一直无法取得决定性战果,在一次偶然下,德军所投掷的炸弹炸到了英国市区,英军也施以报复性空袭,而后戈林的战略从消灭敌人战斗机的有生力量转为对英国境内包括伦敦、考文垂在内的各大城市进行轰炸,意图瓦解其作战意志,但因为空军损失惨重而失败。随着时间过去,英军的战斗机部队数量已达到高峰,加上秋季的到来使得海况不佳,德军已无实施入侵的可能,希特勒宣布海狮计划无限期推延。
盟友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欲重建罗马帝国,故着眼于地中海的希腊与北非,1940年8月8日决定入侵受英国保护的埃及,之后在盟军的罗盘行动遭受严重打击,1941年春德国发动向日葵行动以援助意大利。另外意大利在1940年10月在未告知德国情形下发动了对希腊的战事,并且在希腊-意大利战争受到挫败。11月4日希特勒得知英军已进驻希腊所属的克里特岛及米科诺斯岛后,决定介入希腊战事以瓦解英国在地中海的势力。1941年3月27日南斯拉夫王国亲德派政府被亲英派政变成功,希特勒召集紧急会议,于4月6日对希腊与南斯拉夫发动进攻,巴尔干战役的发生推迟了日后巴巴罗萨行动的发动时间。
1941年6月22日300万德军在希特勒的授意下越过苏德边界进军苏联,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苏德战争。希特勒曾妄图在6至8周内打败苏联。战争开始时德军连连获胜,并迅速深入苏联内部。1941年12月2日德国入侵苏联达到了高峰,离首都莫斯科仅余24公里,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希特勒的闪击战术,之后苏联军队将德军击退超过320公里。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4天后希特勒向美国宣战。
1942年底到1943年初共有22个德军师团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全歼,同时英国将领蒙哥马利在阿拉曼战役中也取得胜利。1943年盟军登入意大利西西里岛,法西斯政权倒台,墨索里尼被软禁,希特勒命令特种部队成功营救,并在北意大利扶持墨索里尼建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1943年夏天苏德战争局势逆转,苏联发动了大反攻。 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同盟国军队很快在各个战场转入全面反攻,德军则节节败退。
1944年底于东方战线的苏联红军已将德军击退回中欧。在西方战线的突出部之役作战失败,希特勒认知到德国大势已去,但拒绝德军撤退。他仍对与英、美和谈保持希望,在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后更为加强。1944年之后战场的急剧变化,使得一些德国国防军军官试图以刺杀希特勒,发动政变的方式,寻求对德国最有利的结局。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狼穴召开军事会议,史陶芬堡上校以开会的机会,偷偷放置了一枚定时炸弹,是为7月20日密谋案。炸弹爆炸时因巧合未能直接杀死希特勒,但对他的神经和听力造成了巨大影响,而密谋案也因此失败,希特勒发动了大清洗,超过4,900人因涉案而被审判有罪并被处以极刑。此后希特勒的身体每况日下[81],并对国防军更加的不信任,如1944年底希姆莱担任上莱因集团军总司令及1945年卡尔滕布伦纳担任南德武装力量总司令等,将不谙战事的党卫队高官担任指挥官。
饮弹自戕
1945年4月28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希特勒宣布海军元帅邓尼茨为元首继承人,宣传部长戈培尔为总理继承人,党务部长鲍曼为纳粹党党首继承人,并下令逮捕不忠的戈林和希姆莱,之前他还枪毙了爱娃·布劳恩的妹夫、企图叛逃的卫队长费格莱因。4月29日,希特勒与爱娃举行婚礼。4月30日15时30分,希特勒用一支7.62毫米手枪从自己的太阳穴开枪自戕,享年五十六岁。而爱娃则服氰化钾自尽。1945年5月8日夜,德国正式投降,德国战败。苏联士兵在希特勒藏身的地下掩体附近发现了疑似希特勒的尸体。一说,后经由法医、专家及相关证据确认为希特勒的尸体。[82][83][84]另一说希特勒尸体下落不明,有历史学家质疑希特勒自戕说为德军杜撰。2000年,俄罗斯公开声称是苏联特工在元首地堡找到的希特勒头骨,但经美国考古学家贝兰托尼检验后,证明该头骨属于女性,实属造假。[85]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首席档案主管克里斯托弗洛夫将军在2009年12月7日接受俄国国际文传电讯社访问时,首次证实依据现存的机密文件显示:前苏联克格勃的主管安德罗波夫(后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征得前苏联领导层的同意,以最高机密下令执行代号“档案”行动,销毁希特勒、其妻爱娃,以及德国总理戈培尔全家人的遗体,以免其遗体葬身处成为纳粹支持者朝拜的圣地。希特勒等人的遗体在1945年5月2及5日被苏联军队发现,6月苏联军队将其埋葬于拉特诺镇外的森林中;八个月之后,即1946年2月21日,秘密移葬到马格德堡的苏联的军事基地。然而1970年3月,苏联决定撤离此军事基地并移交给前东德的平民机关,此秘密埋葬地点便可能被发现,因此计划将其遗骨销毁。此项秘密行动,由驻在马格德堡的KGB人员于1970年4月4日执行,将其遗体自墓穴中移出,在距离马格德堡11公里的舍纳贝克镇外露天焚烧,之后磨成粉末,集中丢入毕德瑞兹河。为证实希特勒的死亡,焚烧所剩希特勒的颚骨,现存于俄国联邦安全局档案室,而其头骨残骸存于俄国国家档案室,此外没有任何遗体残存于世。[86]
死亡争议
有关历史资料都认为他在苏联红军攻入德国柏林以后,于1945年4月30日服毒并开枪自戕。但是阿根廷作家、档案学家巴斯迪在其所著的《希特勒在阿根廷》中却认为,希特勒在1945年花了大约相当于1000亿美元的黄金赎得性命,携带妻子爱娃成功地从柏林逃走,并且在阿根廷隐藏多年,直到1964年75岁时才死去。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的记者为此曾经专门采访了巴斯迪。
另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1月25日报道,巴西马托格罗索州首府库亚巴市新闻系研究生迪亚斯在新书《希特勒在巴西:他的生与死》中挑战传统观点,认为希特勒没有于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地堡中自戕,希特勒实际上假死逃生,其逃到马托格罗索州的一个村子化名生活,最后于1984年在巴西与玻利维亚边境小村去世,终年95岁。[88]迪亚斯宣称,她有希特勒与卡廷嘉的合影可以证明自己的理论。迪亚斯还称,希特勒80来岁时曾前往巴西库亚巴市医院做手术,但被一名波兰修女认出,并要求其离开。随后,这名修女受到上级训斥,称希特勒就医获得了梵蒂冈当局的许可。迪亚斯说,希特勒之所以选择前往巴西定居,是因为他的梵蒂冈盟友曾给他一张藏宝图。
但是,外界普遍表示质疑该研究观点。首先,书中照片模糊,尤其是关键的面部,根本无法辨别五官。其次,书中多处史料被指不正确。例如,作者在书中写到的莱比锡是希特勒最喜欢的作曲家巴赫的出生地,然而实际上,希特勒最崇拜的作曲家是瓦格纳,况且,巴赫的出生地也不准确,应该是艾森纳赫,莱比锡是其后来生活的地方。这些信息的失实也为此书的可信度打上问号。一直以来,研究人员认为希特勒死亡的证据不充分。大多数人认为,希特勒在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开枪自戕,妻子爱娃服用氰化物,死在他身旁。这也是源于希特勒的保镖米施的说法,他是最后离开地堡的德国军人,也是目睹希特勒自戕的人中最后一位离世者。尽管争议颇多,但是诸多巴西学者均认同迪亚斯这一理论。与此同时,研究人员称希特勒死亡的物理证据不充分。1993年,俄罗斯当局对希特勒之死的官方报告出现改变,声称莫斯科存放着能证明希特勒之死的物证:一个据称沾有希特勒血迹的沙发、希特勒的部分下颚骨,还有一块头骨。[89]
2018年5月,根据媒体报导,法国有一组研究人员获得俄罗斯方面授权化验希特勒牙齿与头骨碎片,确认希特勒已经于1945年自戕身亡,研判他可能是服食氰化物及开枪双重自戕。[90]
出生地纪念
在希特勒的出生地奥地利因河畔布劳瑙有一石碑标记:
FÜR FRIEDEN FREIHEIT
UND DEMOKRATIE
NIE WIEDER FASCHISMUS
MILLIONEN TOTE MAHNEN
语译:为了和平、自由与民主,法西斯永不再现,数百万人的死提醒着我们。
神秘主义
一些作家认为希特勒与其他纳粹理论者相较,并无坚持秘传的思想、神秘主义或亚利安秘学[来源请求],希特勒在著作《我的奋斗》中嘲弄这些信仰[91][92]。尽管如此,其他作家相信希特勒年少时受到深刻的影响,特别在他的种族观点上,如活跃的德意志人优等种族的神秘活动中的具神秘色彩的反犹杂志《Ostara》,相信该出版商李班费尔斯的主张,并夸奖他的成果[93]。历史学者对此可信度有不同的看法[94],古德里克-克拉克认为蓝兹的说辞可靠,哈曼公开了问题和柯萧则是极度怀疑[95]。
健康
他被认为曾患有肠躁症、皮肤病、心律不整[96]、亚斯伯格症候群[97][98]及冰毒成瘾。他有牙齿上的问题,他的私人牙医布拉希克曾表示1933年他曾为希特勒的上颚装了一个大的牙桥,又于1944年11月10日进行救治严重牙疼的感染而切除其部分牙桥的手术,报告另说明其患有鼻窦炎[99]。
心理健康
在希特勒生前和过世后,都曾有人认为他有躁郁症、思觉失调症、或心理病态,但他一生中从未亲自受过诊断。由于未亲自看诊,各研究者得出许多不同的结论。
饮食
希特勒是个讲究健康与自律甚谨的人,在1930年代早期后,他一般的饮料是水、淡茶、牛奶与热可可液。他基本上不太饮酒,偶饮啤酒,极少饮用烈酒。希特勒大致上遵行素食饮食,虽然偶尔食肉[100]。鲍曼为希特勒在贝格霍夫(今贝希特斯加登)建造一个温室以确保在战时提供新鲜蔬菜与水果。
他不吸烟、更是反对他人吸烟,不过希特勒少年时烟瘾相当重,多时一日可抽至四十支烟,后来因觉得太浪费金钱而戒烟。在当政时,希特勒由学者口中得知吸烟对于健康的危害,基于保证国民健康的立场,他提倡禁烟运动。据传希特勒痛斥过他的情人爱娃暗自抽烟的行径。他甚至承诺,给他周遭成功戒烟者一只金表。根据许多目击者表示,在希特勒自杀后,竟然有许多军官、助理及秘书们立刻在元首地堡抽起烟来[101]。
误入毒窟
英国“第四台”电视台曾于2016年12月19日播出一部纪录片,称希特勒的御医特奥多尔·莫雷尔让他变成瘾君子。该纪录片的内容基于美军情报机构一份长达47页的档案。看过这些档案的美国收藏家帕那戈鲍洛斯说,“莫雷尔就是个庸医和骗人的商人。他是一个没有执照的兽医。”片中揭秘希特勒患上忧郁症,曾服用过包括吗啡与冰毒在内的74种不同的毒品,以获得精神愉悦感,还甚至将毒品当作药物提供给士兵,用来提神。
1936年,希特勒因胃痉挛向莫雷尔医生求治。莫雷尔的处方笺中,开了一种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剂,但其中含有毒品,让希特勒开始上瘾。而后,在莫雷尔担当“希特勒私人医生”的数年时间里,莫雷尔给希特勒开了吗啡、冰毒等多种毒品和兴奋剂。为了中和兴奋剂药物效果,莫雷尔又给希特勒开了更多的镇定剂。随着时间的推移,希特勒对这些药物和毒品产生严重依赖,并陷入恶性循环。
1943年,希特勒陷入吸毒并难以自拔。当年夏天,希特勒与墨索里尼会面之前吸食了冰毒,引起精神亢奋,导致在会谈中咆哮了两个小时。
1945年4月自杀前,希特勒还注射了一种含冰毒的药物。
性倾向
希特勒曾公开说明,自己身为男人却无家庭生活,而完全致力于他的政治使命,但他事实上有几任当时未公开的女友。
他于1920年代有未婚妻莱特,之后1929年,结识了女友与日后成为他妻子的爱娃。他有个关系亲密的侄女拉包尔,部分评论人宣称两人具有性关系,但并无证据[102]。依托兰所述,希特勒经常以追求者的方式拜访拉包尔,并限制她除了与希特勒自己一起外的活动。这三个女性曾自杀(其中两个人成功),而使希特勒被政敌斯特拉瑟怀疑是个恋物癖,但莱特否认了这些说法[103]。在战时及战后的心理学者提供许多对希特勒的性心理解释[104],一些理论家声称其与英国法西斯主义者米特福德有关系[105]。
推翻希特勒的密谋
1938年
时任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前任参谋总长贝克、参谋总长哈尔德、维茨勒本、伯鲁克道夫及军需处长、柏林警察局长等人。他们已约定于1938年9月14日下午8时,乘希特勒返抵柏林时举事,劫持希特勒。
在他们万事俱备之后,忽然于举事前四小时得知,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已对德军入侵捷克一案作出绥靖的重大让步。希特勒被视为民族英雄,这些德国将军不希望违背民意,于是终止计划。
1944年
1944年之后,盟军逐渐占据优势,使得一些德国国防军军官试图以刺杀希特勒,发动政变的方式,寻求与英美合作,塑造对德国最有利的结局。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狼穴召开军事会议,施陶芬贝格上校以开会的机会,偷偷放置了一枚定时炸弹,是为7月20日密谋案。炸弹爆炸时,因巧合未能直接杀死希特勒,而密谋案也因此失败,侥幸逃生的希特勒的神经和听力因而严重受损,重伤的希特勒发动了大规模的肃清,超过4,900人因涉及此案而被判有罪并遭处决。参加政变的人包括维茨莱本元帅、贝克大将、赫普纳大将、格德勒(莱比锡市长)、基尔海姆上校、台尔普神父等等。另外,隆美尔元帅和克鲁格元帅都被指牵涉其中,最后两人被迫自杀。
著作
相关艺术作品
小说
电影
- 《大独裁者》(1940)
- 《老希匪帮》(1944)
- 《攻克柏林》(1949):由萨维利耶夫饰演。
- 《恩斯特·台尔曼——阶级的儿子》(1954):由迪兹饰演。
- 《最后一幕》(1955):由斯柯达饰演。
- 《历史的教训》(1957):由亚奇尼斯基饰演
- 《解放系列》(1968~1972):分别由迪兹和佩特里饰演。
- 《希特勒-德国制造》(1977)
- 《地堡》(1981):由霍普金斯饰演。
- 《圣战奇兵》(1989年):由麦可·谢尔德饰演。
- 《纳粹与希特勒》(1998)
- 《摩洛神》(1999):由莫兹戈沃饰演。
- 《帝国的毁灭》(2004)[106]:由冈茨饰演。
- 《阿道夫叔叔》(2005)
- 《关于希特勒的真正最真实真相》(2007年)
- 《行动目标:希特勒》(2009):由大卫·巴姆巴饰演。
- 《恶棍特工》(2009):由马丁·乌特克饰演。
- 《白虎》(2012)
- 《功夫厉》(2015):由乔玛·塔科内饰演。
- 《希特勒回来了》(2015):改编自2012年同名小说,由奥立佛麦苏希饰演。
- 《兔嘲男孩》(2019):改编自小说《笼中天空》,电影夺得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由电影导演维迪提亲自饰演。(故事中其并非真实希特勒,而是男主角的幻想朋友)
电视系列剧
话剧
- 《希特勒的肚子》(2011年)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引用
- ^ Evans, Richard J. The Coming of the Third Reich. Penguin. 2005: 232 [2021-04-11]. ISBN 978-1-101-0426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英语).
- ^ Sven Felix Kellerhoff, Mythos Führerbunker. Hitlers letzter Unterschlupf. 3, Berlin: Berlin Story Verlag: pp. 39, (德文)
- ^ NS-Archiv, 7 April 1925.
- ^ Welle (www.dw.com), Deutsche. 希特勒到底死了没?牙齿鉴定揭真相 | DW | 21.05.2018. DW.COM.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3) (中文(中国大陆)).
- ^ Debunking Denial : Hitler's Orders. Emory University. [2016-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2).
- ^ 6.0 6.1 6.2 Rosenbaum, R.(1999). Explaining Hitler: The Search for the Origins of His Evil. Harper Perennial. ISBN 978-0-06-095339-3
- ^ Dieter Schenk, Frank: Hitlers Kronjurist und General-Gouverneur, 2006, p.65. ISBN 978-3-10-073562-1: "Dass Adolf Hitler bestimmt kein Judenblut in den Adern hatte, scheint mir aus seiner ganzen Art dermaßen eklatant bewiesen, dass es keines weiteren Wortes bedarf,"(p.330 of Frank's memoirs published in 1953 as Im Angesicht des Galgens. Deutung Hitlers und seiner Zeit aufgrund eigener Erlebnisse und Erkenntnisse).
- ^ Toland 1991,第246–47页
- ^ 9.0 9.1 Kershaw, Ian, Hitler: 1889-1936: Hubris, City of Westminster, London, England: Penguin Books: 8–9, 1998
- ^ 王志强. 《第三帝国崛起》. 外文出版社. 2010: 第3页–4页. ISBN 978-7-119-06241-9.
- ^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Adolf Hitler: Early Years, 1889–1913. www.ushmm.org. [2018-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4) (英语).
- ^ 蔡子强. 成魔之路. [2017-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4).
- ^ Mommsen, Hans. Hitler and Vienna: The Truth about his Formative Years", in The Third Reich Between Vision and Reality. Berg Publishers, 2003. p.34.
- ^ Shirer 1990,第53页
- ^ Bullock 1962,第52页
- ^ Rosenbaum, Ron,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Hitler's "Missing" Testic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late, Nov. 28, 2008
- ^ Alastair Jamieson, Nazi leader Hitler really did have only one ball.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Daily Telegraph, retrieved on 20 November 2008
- ^ Kerhsaw 1999
- ^ Sterneckerbräu, München. Historisches Lexikon Bayerns. [2015-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7).
- ^ Shirer 1961,第104–106页
- ^ Shirer 1961,第109页
- ^ Shirer 1961,第111–113页
- ^ defence speech. [2009-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2).
- ^ Kershaw p. 239.
- ^ 25.0 25.1 Bullock 1962,第121页
- ^ Hitler dodged taxes, expert finds, BBC, 2004-12-17 [200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9)
- ^ Hinrichs, Per, Mythos Ladenhüter, Der Spiegel, 2006-08-25 [200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7) (德语)
- ^ See Verbotzei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or details.
- ^ 存档副本. [2013-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 ^ Halperin 1965,第434–446 et. seq.页
- ^ Halperin 1965,第468–471页
- ^ Des Führers Pass, Hitlers Einbürgerung, Der Spiegel, [200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8)
- ^ Halperin 1965,第476页
- ^ Halperin 1965,第477–479页
- ^ Eingabe der Industriellen an Hindenburg vom November 1932, Glasnost, [200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4-25)
- ^ Bullock 1962,第262页
- ^ Bullock 1962,第265页
- ^ Bullock 1962,第309页
- ^ Fest 1974,第476页
- ^ 2011[永久失效链接]
- ^ date=July 2011. [2011-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10).
- ^ Shirer 1990
- ^ Wistrich, Robert S., Who's Who in Nazi Germany, New York: Routledge: 193, 2002, ISBN 0415127238
- ^ 伍碧雯 [[成功大學]]歷史系 納粹政權對於「無生存價值」「德國人的處置 (PDF). [2017-06-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18).
- ^ How many Jews were murdered in the Holocaust? How do we know? Do we have their names?, Yad Vashem, [200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9)
- ^ The Holocaust,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200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1)
- ^ Downing, David. The Nazi Death Camps. World Almanac Library of the Holocaust. Gareth Stevens. 2005: 33 [2010-05-15]. ISBN 08368594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9).
- ^ Weinberg 1970,第26–27页
- ^ Kershaw 1999,第490–491页
- ^ Kershaw 1999,第492, 555–556, 586–587页
- ^ Carr 1972,第23页
- ^ Kershaw 2000a,第145–147页
- ^ Messerschmidt 1990,第601–602页
- ^ Hildebrand 1973,第39页
- ^ Roberts, Martin, The New Barbarism – A Portrait of Europe 1900–197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ISBN 0199132259
- ^ Emmerson, J.T. The Rhineland Crisis ,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 72–4.
- ^ Kershaw, Ian Hitler Hubris, New York: Norton, 1998, 1999 pp. 582–86.
- ^ 58.0 58.1 58.2 Hitler and Spain Robert H Whealey
- ^ 1938: Austria. MSN Encarta. [2007-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31).
- ^ Mayerhofer. Österreichs Weg zum Anschluss im März 1938. Wiener Zeitung Online. 1998 [2007-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德语). Detailed article the on the events of the Anschluss, in German.
- ^ Butler 1989,第159页
- ^ Bullock 1962,第434页
- ^ Overy 2005,第425页
- ^ Crozier 1988,第236页
- ^ 65.0 65.1 Crozier 1988,第239页
- ^ Overy 1989,第84–85页
- ^ Weinberg 1980,第334–335页
- ^ Weinberg 1980,第338–340页
- ^ Weinberg 1980,第338–339页
- ^ Weinberg 1980,第418页
- ^ The Munich Crisis, 1938 Edited by Igor Lukes, Erik Goldstein, Routledge: 1999
- ^ 72.0 72.1 Bloch, 1992 & 178–179
- ^ 73.0 73.1 Victor Rothwell,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7190-5958-2, [http://books.google.ca/books?ie=UTF-8&hl=en&vid=ISBN0719059585&id=JLlaN3e4IcsC&pg=PA92&lpg=PA92&dq=pilsud�+germany+war&prev=http://books.google.ca/books%3Fq%3Dpilsud�%2Bgermany%2Bwar&sig=7uR4Bt61X9-ru0vXdgwDGeBJMrM Google Print, p.9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ndrew J. Crozier, The cause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Wiley-Blackwell, 1997, ISBN 978-0-631-18601-4, Google Print, p.150-15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Louis Leo Snyder, John D Montgomery, The new nationalism,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3, ISBN 978-0-7658-0550-8, Google Print, p.8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Elbing-Königsberg Autobahn. Euronet.nl. [200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 ^ The Avalon Project : Documents in Law, History and Diplomacy. Yale.edu. [200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1).
- ^ Hermann Kinder, Werner Hilgemann, The Anchor Atlas of World History. Volume II, p.165. Anchor Press, Doubleday, New York 1978. ISBN 978-0-385-13355-5
- ^ Th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Owen Booth and John Walton. Chartwell Books, Inc. 1998. Pages 44 - 49
- ^ 改變歷史的13分鐘 希特勒死裡逃生. 风传媒. 2015-02-06 [2015-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6) (中文(繁体)).
- ^ Shirer 1990,§29
- ^ 苏军女兵忆德军投降历史时刻:与希特勒颚骨为伴;华夏经纬网;2005-05-10。
- ^ 希特勒尸体入土难安八挖八埋后被付之一炬;国际线上;2005-05-08。
- ^ spiritus-temporis.com, Hitler's death - subsequent even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2 September 2008. This unit has sometimes been called 79th SMERSH
- ^ DNA测试惊人发现“希魔”头颅实属女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苹果日报,2009年09月29日
-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NN: KGB chief ordered Hitler's remains destroyed.
- ^ Magness, Josh. Did Hitler escape Germany for Colombia, South America? Memos from JFK files show CIA considered it. Miami Herald. October 31, 2017 [July 18,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31) (英语).
- ^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人民网:巴西一本书宣称希特勒假死逃生易名藏身小村庄.
- ^ 存档副本. [2014-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0). 新华网转载:《广州日报:希特勒逃亡巴西活到95岁?》. 2014.01.27
- ^ 研究證希特拉死於1945年 推測雙料自殺亡. 都市日报. 2018-05-20 [2018-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1).
- ^ Steigmann-Gall 2003,第passim页
- ^ Overy 2005,第282页
- ^ Rosenbaum, Ron [Explaining Hitler] p. xxxvii, p. 282 (citing Yehuda Bauer's belief that Hitler's racism is rooted in occult groups like Ostara), p. 333, 1998 Random House
- ^ Rißmann 2001: 122
- ^ Rißmann 2001: 249 (Footnote 539)
- ^ Bullock 1962, p. 717
- ^ Fitzgerald, Mich, Autism and Creativity: Is There a Link between Autism in Men and Exceptional Ability?, Routledge, 2004-01-07, ISBN 1583912134
- ^ Fries, Andreas, Did Adolf Hitler suffer of Asperger syndrome? (PDF), Läkartidningen, 2009-04-22, 106 (17): 1201–1204 [2009-08-03], ISSN 0023-72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10-16)
- ^ Anton Joachimstaler, The last days of Hitler: the legends, the evidence, the truth, Arms & Armour Press, 1999, ISBN 1-86019-902-X
- ^ Wilson, Bee, Mein Diat – Adolf Hitler's diet, New Statesman, 1998-10-09 [200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1-30)
- ^ Toland 1991,第741页
- ^ Rosenbaum 1998,第99–117页
- ^ Rosenbaum 1998,第116页
- ^ The Pink Swastika – Homosexuality in the Nazi Party, 4th edition, Abiding Truth, [200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12)
- ^ Unity Mitford and 'Hitler's baby', New Statesman, [200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9)
- ^ 百老匯電影中心:希特勒的最後12夜. [2009-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8).
- ^ CBS-Hitler:The Rise of Evil. [2009-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8).
来源
- 书籍
- Hant, Claus. Young Hitler. Quartet Books. 2010. ISBN 978-0704371828.
- Shirer, William L.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Simon & Schuster. 1990. ISBN 0-671-72868-7.
- Bloch, Michael. Ribbentrop. New York: Crown Publishing. 1992.
- Bullock, A. Hitler: A Study in Tyranny. Penguin Books. 1962. ISBN 0140135642.
- Butler, Ewan; Young, Gordon. The Life and Death of Hermann Goering. David & Charles. 1989. ISBN 071539455X.
- Carr, William. Arms, Autarky and Aggression.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2. ISBN 9780713156683.
- Conway, John S. The Nazi Persecution of the Churches 1933–45. 1968.
- Cornish, Kimberley. The Jew of Linz: Hitler, Wittgenstein and their secret battle for the mind. 1999.
- Crozier, Andrew. Appeasement and Germany's Last Bid for Colonies.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88. ISBN 0312015461.
- Dawidowicz, Lucy. A Holocaust Reader. New York: Behrman House. 1976.
- Dawidowicz, Lucy. The War Against the Jews. Bantam Books. 1986.
- Doerr, Paul. British Foreign Policy.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8.
- Dollinger, Hans.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Nazi Germany and Imperial Japan. Gramercy. 1995-03-28. ISBN 0517123991.
- Fest, Joachim C. The Face Of The Third Reich.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1970.
- Fest, Joachim C. Hitler. New York: Harcourt Trade Publishers. 1974.
- Haffner, Sebastian. The Meaning of Hitl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 Hakim, Joy. A History of Us: War, Peace and all that Jazz.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19-509514-6.
- Halperin, S. William. Germany Tried Democracy: A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Reich from 1918 to 1933. The Norton Library. 1965 [1946]. ISBN 0-393-00280-2.
- Hamann, Brigitte; Thornton, Thomas. Hitler's Vienna. A dictator's apprenticeship.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 Hildebrand, Klaus. The Foreign Policy of the Third Reich. London: Batsford. 1973.
- Hitler, Adolf; Norman Hepburn Baynes. The Speeches of Adolf Hitler, April 1922 – August 1939.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2. ISBN 0-598-75893-3.
- Hitler, Adolf; Raoul Jean Jacques Francois De Roussy De Sales, ed. My New Order. Octagon Books. 1973. ISBN 0-374-93918-7.
- Hitler, Adolf. Mein Kampf. Mariner Books. 1998-09-15. ISBN 0395925037.
- Joachimsthaler, Anton(1999), The Last Days of Hitler – The Legends – The Evidence – The Truth, Brockhampton Press, ISBN 978-1-86019-902-8
- Kee, Robert. Munich.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88.
- Keegan, John. The Mask of Command: A Study of Generalship. Pimlico (Random House). 1987.
- Keegan, John. The Second World War. Glenfield, New Zealand: Hutchinson. 1989.
- Kershaw, Ian. Hitler: 1889–1936: Hubri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9.
- Kershaw, Ian. The Nazi Dictatorship: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of Interpretation 4th. London: Arnold. 2000.
- Kershaw, Ian. Hitler, 1936–1945: Nemesis. New York;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2000.
- Kurowski, Franz. The Brandenburger Commandos: Germany's Elite Warrior Spies in World War II. Mechanicsburg, Pennsylvania: Stackpole Book. 2005. ISBN 978-08117-3250-5.
- Langer, Walter C. The Mind of Adolf Hitl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2.
- Lewis, David. The Man who invented Hitler. Hodder Headline. 2003. ISBN 0-7553-1148-5.
- Marrus, Michael. The Holocaust in History. Toronto: Key Porter. 2000.
- Murray, Williamson. The Change in the European Balance of Powe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 Overy, Richard; Wheatcroft, Andrew. The Road To War. London: Macmillan. 1989. ISBN 0-14-028530-X.
- Overy, Richard. The Dictators: Hitler's Germany, Stalin's Russia. Penguin Books. 2005. ISBN 0393020304.
- Payne, Robert. The Life and Death of Adolf Hitler. New York, New York: Hippocrene Books. 1990. ISBN 0880294027.
- Rees, Laurence. The Nazis: A Warning From History. New York: New Press. 1997.
- Rißmann, Michael. Hitlers Gott. Vorsehungsglaube und Sendungsbewußtsein des deutschen Diktators. Zürich München: Pendo. 2001. ISBN 3-85842-421-8 (德语).
- Roberts, Andrew. The Holy Fox.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991.
- Robertson, E.M. Hitler's Pre-War Policy and Military Plans. London: Longmans. 1963.
- Röpke, Wilhelm. The Solution to the German Problem. G. P. Putnam's Sons. 1946.
- Rosenbaum, R. Explaining Hitler: The Search for the Origins of his Evil. Macmillan Publishers. 1998. ISBN 006095339X.
- Shirer, William L.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Simon & Schuster. 1990 reprint. ISBN 0-671-72868-7.
- Speer, Albert. Inside the Third Reich. Weidenfeld & Nicolson History. 2003. ISBN 1-842-127357.
- Steigmann-Gall, Richard. The Holy Reich: Nazi Conceptions of Christianity, 1919–1945.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0521823714. doi:10.2277/0521823714.
- Strobl, Gerwin. The Germanic Isle.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 Toland, John. Adolf Hitler: The Definitive Biography. Doubleday. 1991 reprint. ISBN 0385420536.
- Tooze, Adam. The Wages of Destruction. New York: Viking Press. 2006.
- Waite, Robert G. L. The Psychopathic God: Adolf Hitler. Da Capo Press. 1993. ISBN 0-306-80514-6.
- Weinberg, Gerhard. The Foreign Policy of Hitler's Germany Diplomatic Revolution in Europe 1933–1936. Chicago, Illino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ISBN 0226885097.
- Weinberg, Gerhard. The Foreign Policy of Hitler's Germany Starting World War II. Chicago, Illino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ISBN 0226885119.
- Wheeler-Bennett, John. The Nemesis of Power. London: Macmillan. 1967.
外部链接
- Youtube【World War II In Color】Adolf Hitl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阿道夫·希特勒“中文字幕”
- 希特勒历史网www.hhitler.com希特勒历史网
- WW2DB:希特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Geneall网站上关于阿道夫·希特勒家族的家谱(德文)
- 希特勒陵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官衔 | ||
---|---|---|
前任: 库尔特·冯·施莱谢尔 |
德国总理1 1933年-1945年 |
继任: 约瑟夫·戈培尔 |
前任: 保罗·冯·兴登堡 总统 |
元首1 1934年-1945年 |
继任: 卡尔·邓尼茨 总统 |
政党职务 | ||
前任: 安东·德莱克斯勒 党主席 |
纳粹党领袖 1921年-1945年 |
继任: 马丁·鲍曼 党务部长 |
前任: 弗朗茨·普费弗·冯·所罗门 |
冲锋队领袖 1930年-1945年 | |
军职 | ||
前任: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 |
国防军陆军总司令 1941年-1945年 |
继任: 费迪南德·舍纳尔 |
注解 | ||
1. 国家元首和总理的职能在1934年至1945年合并为“元首兼帝国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