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风后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风后
出生传疑时代
逝世传疑时代
职业黄帝宰相

风后中国古代远古时期人物。山西运城解州人,为黄帝宰相,风姓部落(有名领袖太昊)的首领,于诸臣中位居首席,与黄帝是亦师亦臣的关系,精通天文历法兵法,一说亦为指南车的发明者[1]。风后发明指南车和八阵图,死后葬于风后陵,即现在山西运城风陵渡

生平

大凡古籍提及黄帝诸臣,风后之名多半居首,虽身为黄帝麾下最知名的大臣,其事迹却较无完整且系统的记载,皆散见于古籍中,多属零星片段。

黄帝访贤

传说伏羲氏姓风,而风后正是伏羲氏后人[2],继承了河图[3],通晓天地奥秘。时,黄帝求才若渴,某次梦见一道大风吹散了天地间的尘垢,醒来后反复思索,认为“风”象征执政者,而“垢”字去掉“土”字边,正是后字,黄帝便循此梦兆,访求世上是否有姓风名后的贤人,后果真在海滨寻得此人,遂拜以为相[4]。至于风后在黄帝麾下所任官职,亦有多种说法,除宰相外,另有三公、侍中等,不一而足[5]

相关事迹

涿鹿之战爆发,风后奉黄帝之命,指挥部队,布下八阵图以对抗蚩尤。后蚩尤造起大雾,令黄帝军队迷失方向,黄帝又命风后谋划因应之道,精通星象的风后抬头望见北斗七星,想起北斗的斗杓会随季节变化而改变方向,遂获得灵感,便造出能够辨别方位的指南车,终于顺利大破蚩尤军队。[1]

黄帝每出外远游,皆让风后与柏常随侍在侧,以风后携带书籍,而柏常背负宝剑。[6]

又据说黄帝封禅泰山,而风后与封钜岐伯两人联名劝说黄帝可在沂山、凡山举行封禅之仪,黄帝接纳此议,于是得以长生不老[7]

风后亦根据河图中所记载的奥秘,划分天下为九州[3]

传说神农时有一个名为白民的种族进献药兽一头,能够诊断人类身上的疾病,并在野外找到相对应的药草来治病。日后黄帝得到此兽,命令风后将药兽诊疗过的病症和药方皆纪录下来,日后再有人罹患这些病症,就能不需仰赖药兽的诊断而对症下药[8]

化身老子

又有传说风后为太白金星所化[9],曾化身黄石公,传授张良兵书[10]

专长

天文历法与星命学

古籍中有许多风后精通天文历法的记载,传说风后领受河图,遂习得伏羲氏所流传下来的阴阳之道,并察天象,制定历法,甚至能据此推算人的命运[11]

兵法战阵

传说风后亦精通兵法战阵之学,后人托名风后的作品,在《汉书·艺文志》中列入兵书类,往后在《隋书》与《宋史》等正史之艺文志的兵书类,皆可见及风后之名。另外,成书于唐代的《握奇经》,开宗明义便道出八阵图乃是风后所发明。三国曹植文学作品《陈审举表》,有“撮风后之奇,接之要”的句子,便将风后与孙武、吴起并列。

算术

宋代大观年间,时官学算术一科,奉黄帝为始祖,并以历代精通算学者陪祀,风后居首,被封为上谷公[12]

著作

古籍中有托名风后撰著或以风后为名的作品,已知全为伪作,如今除《握奇经》与唐代独孤及之《风后八阵图记》外,余皆亡佚,只剩下书名可供后人参考。

书名 卷数 托名作者 真实作者 其他作者 成书时代 著录 备注
风后孤虚 二十卷 风后 不详 汉代以前 七略
汉书·艺文志
列入数术略的五行类
风后 十三篇,另有图二卷 风后 不详 汉代以前 汉书·艺文志 列入兵书略的阴阳类
黄帝蚩尤风后行军秘术 二卷 风后 不详 隋代以前 隋书·经籍志
国史经籍志
 
风后八阵图记 一篇 独孤及 唐代 毗陵集 传世
风后三命 三卷 风后 不详 宋代以前 宋史·艺文志
通志·艺文略
国史经籍志
列入子部五行类
通志著录为一卷
风后 一卷 风后 不详 宋代以前 宋史·艺文志 列入子部五行类
汉志所著录为同名不同书
风后握机 一卷 风后 不详 马隆略序 宋代以前 宋史·艺文志 列入子部兵书类
疑即四库提要之《握奇经》
风后握机图经 一卷 风后 不详 宋代以前 通志·艺文略
国史经籍志
 
风后握奇八阵图 一卷 风后 不详 宋代以前 通志·艺文略
国史经籍志
 
握奇经 一卷 风后 不详 丞相公孙弘
西平太守马隆述赞
约略唐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亦名握机经、幄机经
疑即宋史·艺文志之《风后握机》
浙江范懋柱天一阁藏本

首席陪祀神

宋朝以降,历代帝王祭祀三皇五帝,均列风后为首席陪祀之神,其地位之崇高亦由此可见一斑。

以风后命名的事物

河南新郑县境内的具茨山,主峰名为风后岭,因传说黄帝曾登上此山[13]

山西芮城县西南方的风陵渡,传说即为黄帝遇见风后的海隅之地,日后风后亦葬于此,清代有风后庙及风后冢,此亦为风陵之名的由来[14]

相关文学作品

东汉张衡之《应间》:“羡咎繇兮建典谟,懿风后兮受瑞图。”

三国曹植之《陈审举表》:“撮风后之奇,接孙吴之要。”

唐代杜甫之《可叹》:“吾辈碌碌饱饭行,风后力牧长回首。”

明朝杨维桢之《八阵图赋》:“自风后之有图兮,肆獯蚩之赫伐。”

风后的后裔

据说武王伐纣后,分封天下诸侯,将风后后人封在“宿”这个地方(今山东东平县东南二十里)[15]春秋除宿外,又有(故城在今山东济宁市)、须句(音劬,今山东东平县东南)、颛臾(今山东费县西北八十里,即平邑县东)等国亦为风姓,主司奉祀太昊(一说太昊即伏羲氏,可知其与风后之渊源)。上述四地皆在今山东境内。[16]

流行文化

宇峻公司制作出品的角色扮演游戏《幻想三国志》,其主人公姬轩,便是设定为风后转世。

参见

相关

参考文献

注释

  1. ^ 1.0 1.1 《太平御览·卷十五·天部十五·雾》:“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
  2. ^ 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一东》:“风,太昊伏羲氏之姓。黄帝之相风后,即其裔也。”
  3. ^ 3.0 3.1 《尚书·夏书·禹贡》:“禹别九州。”下注:“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另见《三国志·魏书二·文帝纪二》裴注:“辛亥,太史丞许芝条魏代汉见谶纬于魏王曰:‘……昔黄帝受命,风后受河图……’”
  4. ^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注引《帝王世纪》:“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
  5. ^ 《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第四十九》:“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注引《帝王世纪》:“黄帝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另见《晋书·卷二十四·志第十四·职官》:“侍中,案黄帝时风后为侍中。”
  6. ^ 《路史·后纪·卷五·疏仡纪第十·黄帝》:“风后柏常,从负书剑。”
  7. ^ 《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公玉带曰:‘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钜、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合符,然后不死焉。’”
  8. ^ 见《古今图书集成》引元·陈芬·《芸窗私志》:“神农时,白民进药兽,人有疾病,则拊其兽,授之语,语如白民所传,不知何语,语已,兽辄如野外衔一草归,捣汁服之即愈,后黄帝命风后纪其何草,起何疾,久之,如方悉验,古传黄帝尝百草,非也,故虞卿曰,黄帝师药兽而知医。”
  9. ^ 《风俗通义》:“东方朔太白星精,黄帝时为风后,尧时为务成子,周时为老聃……”
  10. ^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索隐》按:“风后,黄帝师,又化为老子,以书授张良。’亦异说。”
  11. ^ 《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第四十九》:“有风后者,是焉亮之,察三辰于上,迹祸福乎下,经纬历数,然后天步有常,则风后之为也。”注引《春秋内事》:“黄帝师于风后,风后善于伏羲氏之道,故推演阴阳之事。”又云:“艺文志阴阳流有风后十三篇也。”;另见《路史·后纪·卷五·疏仡纪第十·黄帝》:“大挠正甲子,探五行之情,而定之,纳音,风后释之,以致其用,而三命行矣。”;《抱朴子》:“讲占候则询风后。”
  12. ^ 《宋史·卷一百五·志第五十八·礼八吉礼八·文宣王庙》:“时又有算学。大观三年,礼部、太常寺请以文宣王为先师,兖、邹、荆三国公配享,十哲从祀;自昔著名算数者画像两庑,请加赐五等爵,随所封以定其服。于是中书舍人张邦昌定算学:封风后上谷公……”
  13. ^ 《庄子·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之山。”
  14. ^ 《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公辅部·名臣列传一·风后》:“今解州西南一百六十里,蒲州风陵乡赵村有风后墓,因号风陵渡。”
  15. ^ 《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勋爵部·汇考二》:“武王复风后之后于宿,以典太昊之祀。”
  16. ^ 见《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子鱼曰:‘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