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江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鹭江志》于清朝乾隆31年(1766年)年起编撰,于乾隆34年(1769年)完成,是厦门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书,全书共约15万字。[1]该书是在同安县编修县志的倡议下,由乾隆乙酉举人海澄镇海卫人薛起凤(字飞三,号展湖)和嘉禾里(今厦门市)人黄名香(字兰友)、竹[2]杨国春(字阳三)共同编著而成,是一部私人编纂的志书。

篇目

《鹭江志》全书共分为四卷三十篇,另有序、跋和附录,也有人将附录视为一卷而称全书分为五卷。[3]

  1. 卷一:总图、山水形势记、鹭志小引、总论、鹭城、庙宇、关津、山川、街市、河池、租税、保甲、寺观
  2. 卷二:职官、防圉、衙署、仓库、科甲、明经、武隽、戎功、书院、坊表、坟墓、释衲、古迹
  3. 卷三:风俗、流寓、品行、节烈、土产
  4. 卷四:艺文、杂记
  5. 附录:八景图诗、艺文补遗

评价

《鹭江志》虽然不是厦门最早的志书(《鹭江志》中提到厦门第一部地方志为《厦门志略》),却是目前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部。

厦门志》的序言中提到:“得薛起凤《鹭江志》而读之,所载皆当日时事,并及诗歌,而于政事之要,未暇详备。”即认为其内容在政治方面有所欠缺。

如今的学者则认为,《鹭江志》虽然篇幅小但言简意赅,较好地记载了康熙雍正乾隆等时期厦门岛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为厦门的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4]如《厦门志》等许多此后的史书和其他文献,均大量的摘抄或参考该书的内容;书中详细记载了地方人物、物产、古迹和诗歌,比目前所知的其他史书都更为详尽;书中所附《厦门八景图诗》由蒋国梁绘图配诗,被称为厦门八大景而流传至今。[5]

参见条目

参考资料

  1. ^ 现存最早的地方志——鹭江志. 厦门图书馆. [2009-03-25]. [永久失效链接]
  2. ^ 亦作“竹垤”(p.1)、“竹烃”(p.22)、“竹坑”,见《鹭江志》 整理本 (中文(简体)). 
  3. ^ 台灣文獻叢刊續編——鷺江志. 联合百科电子出版有限公司. [2009-03-25]. [永久失效链接]
  4. ^ 中国图书年鉴编辑委员会 (编). 中国图书年鉴(1999). 湖北人民出版社. : 498. ISBN 7-21603-018-4. 
  5. ^ 李秉干. 谈《鹭江志》及其文献价值.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