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救劫证道经咒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条目推荐

~移动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最后修订
~移动完毕~天上的云彩 ส่งข่าวสาร 2009年3月15日 (日) 01:39 (UTC)[回复]

真实性

救劫证道经咒内的“咒语”是唐朝基督教的赞美诗歌真实性令人怀疑 —Yym1997 (留言) 2009年3月8日 (日) 13:19 (UTC)[回复]

文献已列明清楚,阁下无法接受这部分,我可以理解。
不过,根据《大宋僧史略》卷上(外部链接)的记载:

开元二十年八月十五日,敕末尼本是邪见,妄称佛教,诳惑黎元。以西胡等是师法,当身自行,不须科罚。

就连摩尼教也都想依附佛教,却被发现了,还被唐玄宗下诏斥责。
台湾原始佛教的讨论区(外部链接)有人认为大乘佛教混入了不少所谓的“外道”(这部分我不熟,还要再找可靠的参考)。《世界宗教大观》(外部链接)、〈崆峒山老君楼“八十一化图”的由来及价值〉(外部链接)亦有记载摩尼教依附道教一事。唐朝的宗教真的十分多元,条目唐朝#文化艺术和宗教略有描写。—章·安德鲁 (留言) 2009年3月8日 (日) 15:33 (UTC)[回复]
  • 我觉得很奇怪,没有什么基督教学者讨论此观点“救劫证道经咒内的“咒语”是唐朝基督教的赞美诗歌”。 无论西方和华人基督教学者也甚少讨论论和引用此例子。 —Yym1997 (留言) 2009年3月11日 (三) 08:47 (UTC)[回复]
有人在俄语部落格引用这段“经咒”:Багрец и золото. 2
个人认为,主因是聂斯脱里的神学理论长期被当作异端,《台湾浸信会神学院学术年刊》的〈再议聂斯多留基督论〉有提到:“.....在长期的刻板印象下,不少人接受了景教也是异端的观点,因此谈论中国基督教会史往往不能鼓足勇气,堂而皇之的叙述基督教在唐朝的宣教与贡献,甚至教导信徒学习唐朝景教的榜样及他们所遗留下的文献”。新教很少有人知道东方亚述教会(唐代称之为“景教”)这个古老的派别,“中国景教”这个主题即使是现在也很少在新教中讨论,虽然我个人认为聂斯脱里的一些主张根本可说是与新教“十分神似”。
还有,马丁·路德并不认为聂斯脱里的主张是所谓的“异端”,然而路德的辩护细节,在网络上可说是“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英语书名与关键字“聂斯脱里”,搜寻找不到(那个讨论区的连结是我发的)、德语原著书名与关键字“聂斯脱里”,搜寻所获无几。网络流传的中文资料,全都是来自中文维基,而且这还是我自己写上去的。然而,却是“间接引用自《184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连我自己都怀疑路德真的有做过探讨吗?直到三个月前,我才找到可靠来源:On the Councils and the Churchs,可译成:《论公会议和教会》。所以,少人谈论的事并不意味着“没那回事”。
另外,目前条目内的用语已作修正,皆改成“XXX认为.....”这样的语句,以期减低争议性。注释的格式正与街燈電箱150號菲菇进行讨论(分别在电箱的用户讨论页菲菇的用户讨论页),而近日新荐时的提问会对Onlim的意见斟酌参考。—章·安德鲁 (留言) 2009年3月11日 (三) 10:24 (UTC)[回复]

移除原创研究内容

评论

有网友试着以自行拟构的中古汉语来探讨经咒,认为并无出现“耶稣”或“弥赛亚”等字眼,[1]并进而揣测该经咒的创作年代为唐末以降。[2]认为该经咒是道教仿梵语真言的咒语的可能性较大。该位网友也假设如果真的是景教的赞美诗,可能就是从道教妈祖信仰的咒语而来。[3]

然而,该解释的假设是以通篇乃是道教的梵语经咒,以“有语言意义上的梵文”为基础,将“唵”与“娑诃”分别视作发语词与文法完成式予以屏除,形成断句,与阿方斯·明加纳以古叙利亚语为基础,认为每个字词皆为音译的解释方法完全不同。[4]“嘛娑诃”与“唧娑诃”两词也因此被断裂成“唵”、“吗唎哆”,“嘛”、“娑诃”,“唧”、“娑诃”。以古叙利亚语解释的角度来看,该位网友的解释会切断“Mashiha”、“Ishoh”、“an maruta”的连音,当然会致使“耶稣”等词汇不复存在。[5]值得注意的是,川口弘行早已尝试使用梵语解释,[6]可是能切合的音韵不如古叙利亚语来得齐全。[7]而且这些音韵研究并不能替“正教不兴”、“非有灵章,难生解冤免”等语的涵义做出可靠的解释。另外,目前最早与妈祖有关的文献纪录是南宋绍兴廿年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最早的褒封为北宋宣和五年的顺济庙额。景教的汉语著述皆成书于唐代五代十国初期,因着景教重心逐渐转移至新疆,早在宋代之前便已于中原地区绝迹,[8]而且内陆的中亚元代景教以古叙利亚语、波斯语粟特语回鹘语为主,[8]少有汉人信奉,故不可能与闽越沿海的汉语拼写的梵语妈祖咒文混淆。

脚注

  1. ^ “基督”一词为通用希腊语,意同于希伯来语的“弥赛亚”,《新约圣经》的最早版本为希腊语,故基督信仰较常使用“基督”一词,曾阳晴的经咒意译亦将“弥赛亚”置换为“基督”。阿方斯·明加纳的古叙利亚语译文含有“耶稣”、“弥赛亚”,但是并没有出现“基督”一词,该位网友似乎误认阿方斯·明加纳的解释有“基督”一词的发音。参见TG. TG 的留言版(2009年3月13日). [2009-3-20]. .....但在这四句话当中,怎么可能全都各自出现‘基督’、‘耶稣’或‘弥赛亚’的发音出来? 
  2. ^ TG. TG 的留言版(2009年3月13日). [2009-3-20]. 假设,这四段神咒是有语言意义上的梵文,那么我们可以将第一个发语词“唵”、以及最后的文法完成式“娑诃”给去除掉,.....光看最后用“娑诃”,而非“娑婆诃”或“萨婆诃”三个汉宇,小弟猜测这可能是唐末以后的事了,那时才把唐代译经者通用的唇音“婆”字给忽略掉了。 
  3. ^ TG. TG 的留言版(2009年3月14日). [2009-3-20]. 将‘娑诃’还原成比较正经的梵语‘娑婆诃’,……出现在民间对妈祖的崇拜文——《天上圣母经》……被有心与‘缺德’的基督徒利用,长久以来拿着崇拜主耶稣的咒语在亵渎妈祖婆;否则就是那段《救劫证道经咒》压根儿就和基督教/景教无关,那纯然是道教仿梵语真言而成的一串咒语。小弟相信后者的可能性较大。 
  4. ^ 该位网友甚至质疑古叙利亚语的存在,参见TG. TG 的留言版(2009年3月13日). [2009-3-20]. .....古叙利亚语(真有这种语言吗?阿拉米克语吗?)  然而,目前仍约有210,231人能说流利的古叙利亚语的近代分支──亚述新亚拉姆语,并有约1至2万人可说其他相关方言。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民族语:全世界的语言). Ethnologue report for language code:aii. [2009-3-20]. 
  5. ^ 东方亚述教会大公牧首玛·丁克哈四世于一段以亚述新亚拉姆语发表的简短演讲中有使用“an maruta”一词,出现于影片的0分31秒。玛·丁克哈四世. His Holiness MarDinkha, Patriarch ACOE. 2008-01-16. 
  6. ^ Yoshirō Saeki(佐伯好郎). The Nestorian Documents and Relics in China(《中國之景教文獻及其遺跡》). 东京: The Maruzen(丸善). 1951: 页401 (英语). 
  7. ^ 参见川口弘行对体道章第四的梵语处理,Yoshirō Saeki(佐伯好郎). The Nestorian Documents and Relics in China(《中國之景教文獻及其遺跡》). 东京: The Maruzen(丸善). 1951: 页406 (英语). (If Sanscrit) Cm shasam da suri tamas svaha 
  8. ^ 8.0 8.1 李进新. 《景教在西域的傳播》. [2009-3-20] (中文(中国大陆)). 

解释:网页留言板中的留言并非可靠来源,由A及B得出C的写法,而C的观点又没有可靠来源直接支持属于原创研究。—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3月20日 (五) 15:48 (UTC)[回复]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人身攻击,已由Ch.Andrew(留言)于2009年6月29日 (一) 09:17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救劫证道经咒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9月27日 (三) 17:1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