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图书馆:颱風馬鞍_(2004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notability|time=2017-08-28T02:04:22+00:00}}

{{NoteTA |G1=TyphoonNew |G2=TyphoonOld |G3=Weather |G4=CWBTyphoonOld |T=zh:台风马鞍 (2004年); zh-cn:强台风马鞍 (2004年); zh-hk:台风马鞍 (2004年); zh-tw:强烈台风马鞍 (2004年) |1=zh:台风马鞍; zh-cn:强台风马鞍; zh-hk:台风马鞍; zh-tw:强烈台风马鞍 |skin=typhoon }} {{台风基础资讯新 |台风名称 = 台风马鞍 |外文名称 = Typhoon Ma-on |外文语言 = 英语 |代表图像 = Super Typhoon Ma-on 2004.jpg |代表图像名称 = 台风马鞍 |形成日期 = 2004年10月4日 |转化日期 = 2004年10月10日 |消散日期 = 2004年10月10日 |十分钟平均风速JMA = 100|JMA=knot |十分钟平均风速CWB = 53|CWB=m/s |十分钟平均风速KMA = 51|KMA=m/s |十分钟平均风速HKO = 185 |十分钟平均风速PAGASA = 185 |二分钟平均风速 = 60|NMC=m/s |一分钟平均风速 = 140|SSHS=knot |最低气压 = 920 |瞬间最大阵风 = 260 |财产损失 = |死伤人数 = 最少6死,数百伤 |影响地区 = {{JPN}} |备注 = |台风路径图 = Ma-on 2004 track.png |风季年份 = 2004 |风季位置 = 太平洋 }} 台风马鞍({{lang-en|Typhoon Ma-on}},国际编号:0422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6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Rolly)为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第二十二个被命名的风暴。“马鞍”一名由香港提供,是香港提供的名字,是当地一座山(马鞍山)的名称。

发展及路径

{{Unreferencedsect}} 9月28日早上,热带扰动99W 于西北太平洋上形成,当时系统组织颇差,因为未来数天发展甚为缓慢。5日后,即10月3日,99W开始迅速发展,在颇佳的大气环境下,99W于翌日(10月4日)早上发展为一热带低气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给予其临时编号为26W。

当时26W已移至菲律宾以东海域,26W随后迅速增强,下午增强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把其命名---马鞍,台湾译名:马鞍,国际编号:0422,英文名称:Ma-On。而“马鞍”是香港提供的名字,是一座山(马鞍山)的名称。

马鞍的增强十分迅速,其间不断有对流爆发,晚上的系统范围已达1000公里之大。路径方面,初时马鞍以颇为缓慢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翌日(10月5日),马鞍转向北移动。

10月6日早上,马鞍增强为一强烈热带风暴,并转向西北移动,当晚发展出一“中心密集云团区(CDO)”。10月7日凌晨,马鞍增强为台风,其后马鞍开始迅速增强,当日发展出一十分浑圆的风眼。中午过后,马鞍开始转向东北偏北移动。

10月8日,马鞍进一步增强,中心风力更曾达每小时185公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更把其定为一中心风力超过每小时260公里的“超级台风”,随后系统开始受到强烈的垂直风切变影响而减弱。另一方面,马鞍开始转受高纬度西风槽影响,加速转向东北移动。

马鞍于10月9日下午3时于日本静冈县贺茂郡西伊豆町登陆。下午4时,马鞍于日本神奈川县三浦郡叶山町登陆。下午5时,马鞍于日本千叶县千叶市登陆,令其进一步减弱,并于当晚减弱为一强烈热带风暴,翌日减弱为一热带风暴并转化为一温带气旋

影响

{{JPN}}

马鞍于10月9日下午3时于日本静冈县贺茂郡西伊豆町登陆,随后吹袭日本首都东京,为当地带来狂风暴雨,狂风暴雨导致数百班国际及本地航班取消,陆上交通亦陷瘫痪,大批旅客滞留机场及火车站,当中包括香港旅行团。连场暴雨引发山泥倾泻,不少房屋被水淹没。

马鞍吹袭日本期间,当地部分地区曾录得每小时超过100公里的暴风。

马鞍为日本关东带来暴雨,关东地区雨量高达250毫米,强风猛烈得令人无法站稳。在马鞍影响下,日本有最少6人死亡,数百人受伤,超过3,500户需要疏散,超过20万户一度停电。

图片库

参见

{{Commons category|Typhoon Ma-on (2004)}}

外部链接

{{2004 Pacific typhoon season buttons}}

Category: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 Category:五级热带气旋 Category:日本风灾 Category:2004年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