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Encore007/计划5/案例1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vfd|該文曾送[[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3/12/03|十二月三日存廢討論]],以其為原創研究。其後,刪除告終。該文來源頗廣,疑其核未徹,且當可另作他理,遂請諸君再議。|date=2013/12/10}}


本条目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地区的历史修正主义(Historical Revisionism),此处意为:基于一些非学术的目的,故意否定史实的发生,或故意淡化一些史实的影响的做法。[1][2][3][4] 也有学者称此现象为“伪历史”。[5][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媒体则用“历史虚无主义”一词。[8][9][10]

习近平2013年内部讲话谈到前苏联解体的教训,是“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一路否定下去,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11][12]

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地区的的历史采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依意识形态写历史,不尊重历史事实,受到其他历史学派的学者、不认同该理论的科学家、自由主义者、民主主义者、人权活动家、唯心主义知识分子以及在各种政治运动中受害者的批评,其中对近代史,特别是1949年后的历史,质疑最多。历史唯物主义本身也饱受质疑。

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余英时表示:中国大陆从1949年到现在没有历史,有的“历史”都是假历史,是为了政治宣传而造出来的伪历史。要揭穿伪历史,只有将来学术完全自由以后,资料开放,根据原始资料说话才可以[5]

费维恺英语Albert Feuerwerker教授等认为:50与60年代的中国史学研究从研究“实际发生了什么事”变成“证明应该发生什么”(阶级观点),历史沦为政治活动。[13][14]

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表示,历史在中国还是政治的工具。[15]

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之子鲍朴表示,中共不需要客观的历史。中共基本的想法就是:历史可以被改写,作为国家的工具。但这需要不断的箝制言论。[16]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李怀印教授在《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像与真实》认为:中国大陆从1949年后受意识型态主导,普遍歪曲或隐瞒历史。[17][18][19]

中央党校老教授杜光接受访问时表示,“大陆掩盖历史真相的一些伪历史,不应扩散到香港。”[6]曾任《新闻自由导报》总编辑的吴仁华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权能够维持,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隐瞒历史和扭曲历史。[20]

王丹教授表示,中共统治下,有太多的历史真相被掩埋了。整个中国现代史,将来都会重写[21]

对历史事件的修正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日期(1921年)

中国共产党官方声称19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22][23]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也重申这一日期。[24]其实依据文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历史学家表示,这是由于毛泽东记忆有误,而中共不重视事实的结果。[25]

飞夺泸定桥(1935年)

西方媒体认为中共官方版飞夺泸定桥有神话与传说的成分。[26][27][28][29]邓小平也对布热津斯基承认:“嗯,在我们的宣传中那就是这样了。我们需要表达我们的部队的战斗精神。事实上,那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军事行动,没什么大不了的。另一边是使用老式步枪的军阀部队,而且人数也真的不那么多,但是我们觉得必须要将此戏剧化。”[30]北大毕业的作家孙书云采访当年红一师师长李聚奎,他说泸定桥战役没有人们后来说的那么复杂。[31]孙书云在书中形容,她有受骗的感觉。

抗日战争(1937-1945年)

中华民国前行政院长郝柏村认为,抗日战争历史在中共建政以后被扭曲、埋没。例如淞沪会战期间,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首次空战,击落6架日军飞机,而自身未有损失,国民政府因此将8月14日定为“八一四空军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却没有提到中国空军首次空战与胜利。[32]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表示,1949年后执政的中共,一直在歪曲中日战争的历史。在国共抗战的历史上,中共就是在撒弥天大谎。当时的日本人知道,他们的主要敌人是蒋介石而不是毛泽东,对抗他们的主力是国军而不是共军,日本在盟军的打击下被迫投降,是向国民政府而不是向中共。国军与日军大小会战二十余次、较大战斗近五万次、付出近500万将士的鲜血、毙伤俘日军近200万;正是国军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才换来了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地位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然而,这一切在中共伪造的历史中全部消失了,剩下的只是中共军队的“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和游击战,似乎拥有现代化的装备和训练的日军是被挖地道、埋地雷、扒铁路、割电线、伏击战这些打了就跑的游击战赶走的。[33]华尔街日报对于抗日的历史修正主义也作了相同批评。[4]

韩战(1950-1953年)

直到1988年,中国还有大学出版的历史书籍主张:韩战不是由朝鲜发动,而是由韩国与美国发动。[34]二十世纪的中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也扭曲史实,说韩战是由韩国发动。200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出版中国高中历史教科书,则说:“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而不提战争爆发的原因。[35][36]

联合国大会在1951年2月1日以44票赞成,7票反对,8票弃权,通第498号决议,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介入朝鲜是“侵略行为”,[37][38],也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指为“美国操纵联大”,“盗用联合国的旗帜”。[34][39]

三年大饥荒(1959-1961年)

中国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导致全国性的大饥荒。中国政府从未直接公布非正常死亡人数,检讨责任问题,或对大饥荒道歉。[40]Clarissa Sebag-Montefiore 认为,冯小刚能拍电影《一九四二》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饥荒,中共统治下的大饥荒在中国却是禁忌话题,显示出对历史的选择性记忆。[40]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中国淡化毛泽东对于文革的责任,而将主要责任归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洛杉矶加大教授宋永毅认为,中共长期掩盖文革的历史真相。[41][42]宋永毅曾经因研究文革被中国当局判刑坐牢。[43]一位西方官员表示,中共一直窜改历史,迫害宋是中共最近掌控历史使用的手段。[44]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对于十年文革,只展示一张照片,三行字。这是中共企图控制对历史的话语权,对不同的历史观点加以压制的结果。[45]

六四事件(1989年)

六四事件”是被中国国家防火墙封锁的敏感词。许多过去曾经历抗议活动的中国民众在政府干预之下多选择保持沉默,且不愿发表任何与六四事件有关的意见[46],这使得如丁子霖领导的天安门母亲运动变成了少数仍坚持提及六四事件的团体[47]

教科书以及学术中的历史修正主义

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以“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叙述包括中国古代现代史和世界史在内的所有历史,即其所称的古代“封建王朝”、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反动统治、西方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等等。对于帝制时代引发的“民变”,通常将责任归属视为民众的反抗,比如对于黄巾之乱,直呼反抗者为“贼”,从历朝历代至今日中华民国的教科书皆是如此;而1949年之后,中国大陆教科书站在被压迫者立场上改称为“起义”(与中共以工农起家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贬低中国国民党的形象,如称其在抗战期间“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说蒋介石在抗日时“上山摘桃”,对于1948年后的中华民国宪法及政府也一度以“伪”称之,到近年两岸关系缓和之后,才开始出现转变。[48]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的刘统教授读了中国军事科学院的档案后,发现中共的历史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教育群众用的,比如高中的教材、大学的党史课等等;还有一个是真正的历史,那是藏在中共档案里,或是当事人口口相传的。[49]

袁腾飞老师说:“中国历史教科书真实率低于5%”。[50][51]

某些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初中历史课程,认为改革开放后,虽然课程内容还是由意识形态与政治目的主导,与毛时代相比,已经有进步。[52]

纽约时报2004年的文章指出,中国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不忠实于历史,越近代的历史越扭曲。教科书扭曲历史事实的例子如:不提大跃进造成中国约三千万人死亡;说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共成为国家统一的核心力量;说新中国从不侵略外国,只进行自卫,无视中国1979年发动对越战争,1950年入侵西藏;不提六四事件有任何人死亡。[15]华盛顿邮报引用纽约时报的文章,批评中国在指责日本历史教科书失实时,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也失实。而中国只有一个版本的历史,修不修改由中共决定,与日本不同。[53]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葛剑雄教授表示,深入探讨毛泽东邓小平,或国共内战的历史在中国还是禁区。[15]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主编过上海市历史教科书,他表示他有时候也想写史实,但是他必须采取实际的方式。也许十年后,中国会变成更开放的国家。[15]《纽约时报》认为2006年上海市的新版中学教科书并没有修正许多对于近代史的扭曲。[54]

党史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90年后的2011年,官方终于出版了1949-1978年的党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55]本书四年完成初稿,重大改写四次,经过64个政府与中共组织审核,包括曾庆红胡锦涛习近平都明确指示修改,政治局经过十二年才同意定稿,共历时十六年。中共党史专家杨奎松对此书不屑的说:这都是政治与宣传,我没有兴趣。[56]哈佛大学文革史专家马若德教授说:有个关于共产党的老笑话,马克斯主义者可以预测未来,但预测过去有困难。又说:共产党重视历史,因为它为现状找到借口。过去犯的错误,现在要找到理由辩解。[56]本书资深编辑石仲泉表示,本书最敏感难写的部分,是从毛泽东发动反右运动开始的十年历史。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在这段期间被毛泽东打倒,本书将此错误归罪于康生。石仲泉说:你无法攻击毛泽东,而不攻击中国共产党。[56]

偷换“封建”概念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的特点是“领主、封臣、采邑”,[57]这些特点与中国传统上西周的封建制基本一致,因此,当年在翻译西方文献时就把欧洲中世纪的制度翻译作中文的“封建”。西周的制度数千年来在中国都是称作“封建制”,秦至清的制度称为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与封建刚好是相反的两个制度。封建主张“地方分权”,中央集权则反对“地方分权”。数千年来,这些概念绝无异议,至今台湾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学者都一直如此称呼。 [58]

西周的封建制早于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五个阶段理论完全不相容。马克思本人认为五个社会发展阶段仅适用于西欧,指出东亚有特殊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但这一理论从苏联时代开始被扩大到全世界[59]。中共上台后,为配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发展五个阶段理论,将秦至清的社会强行改称“封建社会”,而原本西周的封建则被强行改称“分封制”。因此出现了“在封建社会(地方分权)推行中央集权”的逻辑矛盾。中国自秦朝至清朝,没有真正的土地私有权,也没有稳定的世袭贵族阶层,因此中国并不是封建社会,而是“专制社会”。将秦朝以后的中国社会称为“封建社会”是“伪历史”。[7][60]

此外,封建一词又被中共加上落后、迷信等原本与之无关的特点。

民族英雄”定义争议

2002 年,中国教育部认定现代的民族观念与宋朝当年不同(或宋朝没有民族观念,都是与现代不同),把岳飞文天祥等抗满与抗蒙英雄剔出民族英雄之列,改称为爱国英雄[61][62]

另外,电视剧“南宋皇朝”(实际并未拍摄,仅限于文学剧本)将岳飞明褒暗贬描述为谋求个人地位的小人,把秦桧描述为识大体顾大局的忠臣。因为是当初杭州市委宣传部将其列入了五个一工程,亦有所争议。

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因当时的政治环境及高句丽历史在中国历史上的份额不足,没有强调高句丽是中国历史这一看法,但也从来没有否认这一点。事实上,于1954年开始编撰到1973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册》(统一书号:12178•017)中,高句丽就已经被认作为中国的历史政权。这一看法也被1978年出版的《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和1985年出版的《世界中世纪史》以及后来中国历次出版的历史地图册及教科书所继承。

2002年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东北三省相关学术机构及大学联合组织的大型学术项目“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正式启动[63][64]

南北韩学术界认为中国的东北工程将原本朝鲜半岛历史的高句丽列为中国历史,是中国民族主义发展的结果,利用学术搞政治,并认为中国“自古”就承认高句丽为朝鲜历史。不过朝鲜韩国方面,却在历史书中将传说的檀君等说成史实,大力宣扬韩国起源论

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2004年表示﹕韩国政府会阻止北京例如修改教科书等扭曲历史的企图。[65]2004年8月23日,中国外交部负责亚洲事务的副部长武大伟表示﹕“中国在修改教科书时不会包含被歪曲的高句丽史。”[66]

西藏“农奴制度”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为:西藏在1959年民主改革前是一个农奴制的社会。部分反对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历史修正主义”。哈佛大学学者Tashi Rabgay表示,把旧西藏描写成“由地主农奴组成的封建社会”是历史修正主义,不符合事实;旧西藏也有商人,牧民,贸易商,自耕农,猎人,土匪,出家人,音乐家和艺术家。[67]Mikel Dunham等人认为196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农奴》中的历史修正主义至今依然存在。[68][69][70]

官方回应

2013年5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给“市地师级”执行的9号文件,将“历史虚无主义”列入中国社会中七股威胁中共权力的潮流之一。文件称:“历史虚无主义以“重新评价”为名,歪曲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否定已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贬损革命前辈,诋毁党的领袖。”[71][72][73] 之后中央党校出版的理论杂志《求是》,将“历史虚无主义”解释为“还原历史”、“重写历史”、否定党史、国史的主张[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陈之骅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认为目前流行的历史虚无主义,以“还原历史”或“重新审视历史”为理由,否定革命,特别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否定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9] 陈之骅认为,“历史虚无主义”不是要“虚无”所有的历史,修正主义者要“虚无”的是社会主义历史,要树立的是资本主义历史。[74]

王荦伦认为,中共官媒所说的“历史虚无主义”理论上是荒谬的,研究历史无论采用什么历史观,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可能把全部历史事实“虚无”。中共官媒所说的“历史虚无主义”,是指研究历史得出的结论与中共官方的观点不一致;是把学术问题政治化,将不同的学术观点上升到意识形态斗争。[75] 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李慎明就以反“历史虚无主义”为名,否认毛泽东发动大跃进饿死三千万人[75][76] 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对中国历史教科书史实错误的指责[77],也被中央宣传部的杂志指为“历史虚无主义”[10]

封从德认为,揭示毛时代真相,正是破解历史虚无主义。批毛不是历史虚无主义。中共的“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为了掩盖历史真相[78]

  1. ^ Ian Buchanan. revisionism. A Dictionary of Critical Theory. 牛津大学出版社. In history, revisionism is generally reserved for those historians who seek to deny that major historical events such as genocides actually took place. The so-called Holocaust-deniers are one example, but there are many others. 
  2. ^ Eric Van Young. Getting Ready for Amsterdam: The Beijing General Assembly of CISH . 美国历史学会. November 2007. day-long symposium on the state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organiz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Historians (ACH)... the discussion in another panel of the recent kinder, revisionist approach to the history of the Kuomintang drew vigorous nods of approval and a quickened interest from the audience (英文)
  3. ^ James McPherson. Revisionist Historians. 美国历史学会. September 2003. (英文)
  4. ^ 4.0 4.1 Willy Lam. China's Own Historical Revisionism. 华尔街日报. 2005-8-11.  (英文)
  5. ^ 5.0 5.1 余英时; 北明. 到歷史中尋找今天中國問題的根源—余英時縱論中國近代史. 纵览中国. 2002年2月17日. 
  6. ^ 6.0 6.1 黨校老教授:偽歷史不應擴散到香港. 苹果日报 (香港). 2012年8月3日. 
  7. ^ 7.0 7.1 阎绍文. 反封建?——偽歷史教育!. 中国政治发展. 
  8. ^ 8.0 8.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歷史虛無主義歪曲國史須旗幟鮮明反對. 《求是》杂志. 2013年10月9日12:35. 
  9. ^ 9.0 9.1 陈之骅. 历史虚无主义搞乱苏联. 人民网-人民论坛. 2013年9月22日. 
  10. ^ 10.0 10.1 唐莉. 當代中國歷史虛無主義的政治訴求與雙重應對.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 2013年7月8日15:09. 
  11. ^ 习近平以斯大林主义应对公民挑战. 法广. 2013年3月17日. 
  12. ^ 金钟. 告別暴力論,回歸修正主義. 《开放杂志》. 2013年5月9日. 
  13. ^ Harold Kahn; 费维恺英语Albert Feuerwerker. The Ideology of Scholarship: China's New Historiography (pdf). 中国季刊: 1–13. 
  14. ^ 费维恺英语Albert Feuerwerker (编). History in Communist China. MIT Press. 1968. ISBN 978-0262560061. 
  15. ^ 15.0 15.1 15.2 15.3 Howard W. French. China's Textbooks Twist and Omit History. 纽约时报. December 6, 2004. (英文)
  16. ^ Andrew Jacobs. China Is Wordless on Traumas of Communists' Rise. 纽约时报. 2009-10-1.  (英文)
  17. ^ 李怀印. Reinventing Modern China: Imagination and Authenticity in Chinese Historical Writing.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December 2012. ISBN 978-0-8248-3608-5. (英文)
  18. ^ 李怀印, Reinventing Modern China: Imagination and Authenticity in Chinese Historical Writing,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英文)
  19. ^ 李怀印. 重構近代中國:中國歷史寫作中的想像與真實. 岁有生、王传奇译. 中华书局. 2013年10月1日. ISBN 9787101092981. 
  20. ^ 吴仁华. 還原被中共隱瞞、扭曲的歷史. 
  21. ^ 王丹. 共产党是这样长大的. 北京之春 (北京之春杂志社). 2005年, 2月号.
  22. ^ 党史上的今天(7月1日). 新华网. 
  23. ^ 7月1日. 资料中心 (人民网). 
  24. ^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新华网. 2011年07月01日 16:59:35 . 
  25. ^ Didi Kirsten Tatlow. On Party Anniversary, China Rewrites History. 纽约时报. July 20, 2011. (英文)
  26. ^ China's Long March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 经济学人. Apr 27th 2006. 
  27. ^ Robert Marquand. Modern China's founding legend: heavy on myth?. 基督科学箴言报. May 22, 2006. 
  28. ^ John Zumerchik; Steven Laurence Danver. Seas and Waterways of the World: An Encyclopedia of History, Uses, and Issues. ABC-CLIO. 2010: 60. ISBN 978-1-85109-711-1. 
  29. ^ LONG MARCH AND YENAN: HARDSHIPS, SUFFERING, FLIRTING, PLANNING, MYTH AND REALITY
  30. ^ Zbigniew Brzezinski. America and the New Asia (pdf). March 9, 2005. (英文)
  31. ^ Sun Shuyun. The Long March: The True History of Communist China's Founding Myth.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27 October 2010: 141–149. ISBN 978-0-307-48765-0. (英文)
  32. ^ 台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隨口哼唱《義勇軍進行曲》. 凤凰卫视. 2013年08月17日 18:17. 
  33. ^ 刘晓波. 中共執政後對抗日歷史的偽造. 
  34. ^ 34.0 34.1 彭树智; 胡益祥主编. 当代世界史讲座.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8年8月. ASIN B00AZI1268. 
  35. ^ 书雁. 歷史教科書中的朝鮮戰爭之中國篇. 人民网. 2010年08月02日15:35. 
  36. ^ Robert Marquand. China, North Korea no longer close as 'lips and teeth'. 基督科学箴言报. July 25, 2003. (英文)
  37. ^ Resolution 498(V) Intervention of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Kore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介入朝鲜] 请检查|url=值 (帮助). 联合国. 1951年2月1日. 
  38. ^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s Cold War Files. Wilson Center. (英文)
  39. ^ 陈辉. 朝鲜战争中美国操纵的特殊“联合国军”揭秘. 《党史博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 
  40. ^ 40.0 40.1 Clarissa Sebag-Montefior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till Won't Acknowledge the Great Famine. 纽约时报. November 30, 2012. (英文)
  41. ^ 宋永毅. 文化大革命: 歷史真相和集體記憶. 田园书屋. 2007. ISBN 978-962-339-065-1. 
  42. ^ 宋永毅. 《文化大革命:歷史真相和集體記憶》前言. 华夏文摘. 2007年. 
  43. ^ 记者萧融. 宋永毅編中國政治運動數據庫 在美獲頒學術自由獎. 自由亚洲电台. 
  44. ^ Kevin Platt. China's airbrush aimed at history. 基督科学箴言报. January 28, 2000. (英文)
  45. ^ At China's New Museum, History Toes Party Line. 纽约时报. 2011-4-3.  (英文)
  46. ^ China's youth post-Tiananmen: Apathy a fact or front?. 有线电视新闻网. 2009年6月3日 [2012年2月28日查阅] (英文).
  47. ^ All references to Tiananmen Square massacre closely censored for 20 years. 无国界记者. 2009年6月2日 [2012年2月28日查阅] (英文).
  48. ^ 详见人教版课本《历史(初中)》《历史与社会(初中)》《历史(高中)》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教材编写机构;大多数省份的高考都采用其编写的历史、政治教材。
  49. ^ 刘统. 1948年共產黨戰勝國民黨的真正原因. 凤凰网. 2008年11月14日. 
  50. ^ 颜昌海. 中国大陆历史教科书真实率低于5%?. 中国数字时代. 2011-5-8. 
  51. ^ 中國歷史教科書真實率低於5%. 多维新闻. 2011-5-12. 
  52. ^ Alisa Jones. Politics and history curriculum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2, 37 (6–7): 545–566. (英文)
  53. ^ Fred Hiatt. China's Selective Memory. 华盛顿邮报. 2005-4-18.  (英文)
  54. ^ Joseph Kahn. Where's Mao? Chinese Revise History Books. 纽约时报. 2006-9-1. 
  55. ^ 中共中央党史硏究室 (编). 中国共产党历史: 1949-1978.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1年. 
  56. ^ 56.0 56.1 56.2 Andrew Higgins. In China, a long path of writing the Communist Party's history. 华盛顿邮报. 2011-5-26.  (英文)
  57. ^ 佩里·安德森. 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437. ISBN 978-7-208-03589-8. 
  58. ^ 柳宗元,《封建论》
  59. ^ 冯天瑜. “封建”考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10月1日. ISBN 978-7-500-48815-6. 
  60. ^ 任畹町. 推翻「反帝反封建」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近代史論. 
  61. ^ 大世元 2002年5月12日
  62. ^ 新版高中历史大纲未涉及"岳飞"问题--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63.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64. ^ 孙宏年. “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工程”取得初步进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2-12-10. 
  65. ^ Bruce Klingner. China shock for South Korea. 亚洲时报在线. (英文)
  66. ^ 武大偉﹕被歪曲的高句麗史不會編入新的教科書. 朝鲜日报. 2004年8月24日. 
  67. ^ China's Favorite Propaganda on Tibet...and Why It's Wrong, Students for a Free Tibet
  68. ^ Mikel Dunham. Who Owns Tibet? Mikel Dunham reviews Warren W. Smith's China's Tibet? Autonomy or Assimilation. Tricycle: The Buddhist Review. Fall 2008. 
  69. ^ China's Tibet?: Autonomy or Assimilation [Paperback]. Amazon.com. 
  70. ^ Woeser: Replaying the Film 'Serf' Won't Brainwash Anyone! . 中国数字时代. 2011-4-12. 
  71. ^ 中央秘密文件视宪政与人权为威胁.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3-08-20. (简体中文)
  72. ^ 《明鏡月刊》獨家全文刊發中共9號文件. 明镜月刊. 2013-08-20. 6.宣扬历史虚无主义,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以“重新评价”为名,歪曲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主要表现为:否定革命,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称是“误入歧路”,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否定已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贬损革命前辈,诋毁党的领袖。近来,一些人借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一些人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割裂甚至对立起来,或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或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和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企图通过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历史,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
      参数|quote=值左起第35位存在换行符 (帮助)
  73. ^ 梁柱. 详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求是杂志》. 2013年8月12日. 
  74. ^ 陈之骅. 蘇聯解體前夕的歷史虛無主義. 《高校理论战线》 (《环球视野》). 2005年, (第8期). 
  75. ^ 75.0 75.1 王荦伦. 社科院毛左集體發瘋. 《开放杂志》. 2013年12月9日. 
  76. ^ 李慎明. 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红旗文稿. 人民网. 2013年5月13日. 
  77. ^ 袁伟时. 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 冰点. 2006年01月11日, (第574期). 
  78. ^ 何谓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 自由亚洲电台. 2013年2月19日. 

参见

参考文献

[[Category:历史修正主义]]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