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Windbell seline/校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傅斯年校长

第二周作业

中央日报全文影像数据库

傅斯年眼中的大学

傅斯年接任台湾大学校长之后,便着手成立“大一课程委员会”,对大一课程授课教师慎重选择,绝不因基础课程而请副教授或讲师来教。 现今台湾大学的八字校训为“敦品 力学 爱国 爱人”,这原是傅斯年在第九次校庆中所强调的大学生必须具有的四种精神。

傅斯年绝不辞职

“我在此办学若有错误,当由当局予以纠正;如自信并无错误,绝不为‘流言攻势’屈服,故决不辞职。”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傅斯年之死

1950年12月20日下午5时40分,参议员郭国基突然质询傅斯年关于国民党教育部自大陆抢运回台放在台大器材的处理,以及放宽台大招生尺度的问题。当时的台大是由台湾省政府拨款,所以绰号“郭大炮”的郭国基便开始发难。傅斯年亲自登台答辩,言语中一度非常激动。大约6时10分时,他慢步走回座位,就在即将回到座位时,他突然脸色苍白,步履踉跄,接着便昏了过去。6时30分左右,医学院副教授王大杰诊断为脑溢血,11时23分宣告不治。

傅斯年对台湾大学精神的塑造

傅斯年是光复后台湾大学的第四任校长,也是真正实现学校从工具型大学向学术型大学转变的关键人物。他执掌校印时间虽然并不很长,但他对台湾大学的改造却是影响深远的,尤其是他对大学精神的重建。他不仅提出了“大学独立,学术自由”的教育理念和“敦品、力学、爱国、爱人”的校训,力图以此建构台大人的信念,凝聚台大精神品质;而且运用他过人的胆识和魄力,努力加以落实和维护,为战后的台湾大学教育留下了典范。


第三周作业

任职

1948年12月15日,南京行政院批准台大庄长恭校长辞职,同时教育部长朱家骅邀请傅斯年,于1949年1月20日从代理校长杜聪明(1948年12月7日开始代理)手中接任第四任国立台湾大学校长。[1]

对台大的改革

傅斯年接任台湾大学校长之后,便着手成立“大一课程委员会”,对大一课程授课教师慎重选择,绝不因基础课程而请副教授或讲师来教。[2]。在师资的部分,为严格淘汰不适任教师,傅斯年亲自到教室旁听,两年内解聘七十几位老师。并且聘请北大名师到台大任教,董作宾屈万里方东美台静农等大师级导师,都应他亲自邀请而来。他并且改善学生宿舍,颁发优良学生奖学金,由他创设的书卷奖仍沿袭至今。[3]。对于台大精神塑造的部分,他不仅提出了“大学独立,学术自由”的教育理念和“敦品、力学、爱国、爱人”的校训,力图以此建构台大人的信念,凝聚台大精神品质;而且运用他过人的胆识和魄力,努力加以落实和维护,为战后的台湾大学教育留下了典范。[4]

"窝藏匪谍"争议

1949年7月11日,叶青《民族报》发表公开信,攻击傅斯年主持下的台大“优待共产党”,一是台大教授李霁野未经系主任、院长同意,突然离校,留信一封,说是请假,传闻先到香港,后到大陆。另一张姓副教授则是办好了请假手续,送家眷去广州,校方仍发薪水。二是法学院院长萨孟武“参共亲共”、“台湾大学中有些院长和系主任还是共党份子或亲共份子,他们把持院系,排拒异己,正是把他们底院系变成共产党细菌的温床”。[5]。 而傅斯年在同一报纸发表《傅斯年校长的声明》,一一予以驳斥,并断然表示“学校不兼警察任务”、“但是我不兼办警察,更不兼办特工”、“对于文学院教授李霁野无故离职,传闻前往共区一事,已经校内行政会议决议予以停薪处分,并函请警备司令部派员查明在案,校方完全依法办理,岂有袒护亲共分子之理?学校必定有闻便查,查明便办,绝不护短。”他也表示他决不辞职:“我在此办学若有错误,当由当局予以纠正;如自信并无错误,绝不为‘流言攻势’屈服,故决不辞职。”[6]

1949年3月20日晚上9点15分左右,台大法学院一年级学生何景岳和省立师范学院博物系学生李元勋,因共乘脚踏车一事,与警方发生冲突,并随后遭到毒打。随后台大与师院学生包围台北市警察局第四分局声援同学,警方于是释放两名学生。次日3月21日,台大与师院的学生选派代表前往台北市警察总局请愿,学生沿路高唱中国的学运歌曲及口号,引发当局高度关切,认定校园受到中国共产党的统战与渗透。3月29日,台大法学院举办营火晚会,会中高唱中国大陆解放区歌曲,消息传到当时派任台湾的台湾省主席兼警备总司令陈诚时,陈诚便决定镇压学生运动,下令当时担任警备副总司令的彭孟缉缉拿“主谋份子”,随后军队闯入校园。 傅斯年对当局不经法律程序径行进入台大校园内逮捕师生高度不满,亲自找国民党最高当局交涉,要求逮捕台大师生必须经过校长批准。他甚至警告当时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司令彭孟缉:“若有学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傅斯年极力保全涉案学生,少数遭逮捕的学生,傅斯年也要求军警不得上手铐,并保留他们学籍,希望他们将来有机会复学,因此台湾大学在四六事件中受创较轻。

"归骨于田横之岛"

傅斯年就任时,台大中文系教授黄得时仰慕傅的声名,请其写几个字作为留念,傅斯年写下了“归骨于田横之岛”短幅相赠,想不到竟一语成谶。[7]。 晚年的傅斯年患有高血压,1950年12月20日下午5时40分,参议员郭国基突然质询傅斯年关于国民党教育部自大陆抢运回台放在台大器材的处理,以及放宽台大招生尺度的问题。当时的台大是由台湾省政府拨款,所以绰号“郭大炮”的郭国基便开始发难。傅斯年亲自登台答辩,言语中一度非常激动。大约6时10分时,他慢步走回座位,就在即将回到座位时,他突然脸色苍白,步履踉跄,接着便昏了过去。6时30分左右,经诊断为脑溢血,11时23分宣告不治,得年55岁。[8]。当时并有"郭大炮骂死傅大炮"的说法。郭国基时任参议员,后来也证实这是误传。 他总共担任台大校长不到两年(1949年1月20日到1950年12月20日),后来由教务长钱思亮接任。 傅斯年逝世后葬于台大校园(后来变成傅园),并设傅钟以资纪念。

参考文献

  1. ^ 傅斯年. 中文百科在线. [2013-10-13]. 
  2. ^ 那廉君. 傅斯年眼中的大學 (pdf). 中华民国七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星期二中央日报第十版. 1983-12-20 [2013-10-13]. 
  3. ^ 萧富元. 典型在宿昔-傅斯年. 1994年12月号《远见杂志》第102期. [2013-10-13]. 
  4. ^ 周游 何卓恩; 雷丹. 傅斯年對臺灣大學精神的塑造.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2012, 39 (2): 98–102.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5. ^ 傅国通. 《抉擇:1949,中國知識分子的私人記錄》. 八旗文化. 2009-12-30. ISBN 978-986-85632-5-4. 
  6. ^ 傅斯年 決不辭職 (pdf). 中华民国三十九年一月二十九日星期日中央日报第四版. 1950-01-29 [2013-10-13]. 
  7. ^ 岳南. 歸骨於田橫之島(1). 人民网-文史频道. 2011-04-29 [2013-10-13]. 
  8. ^ 岳南; 陈思. 傅斯年之死. 名人传记(上半月)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2011, (4): 75–79.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