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造學社
中國營造學社是一個活躍於1930年代至1940年代專門從事中國傳統建築研究和保護的民間學術組織。
釋名
中國營造學社以中國古建築為主要研究對象,其名稱中的營造二字取自宋李誡所著《營造法式》一書,該書為中國最早的關於建築規制與技術的專業書籍,在這部書之後營造二字就專指中國傳統建築及其建築技法和規範,中國營造學社之名即由此得來。
歷史
1925年,朱啟鈐與陶湘、孟錫鈺倡議並在京成立「營造學會」,與好友闞鐸、瞿兌之等人共同搜集散佚的中國古代營造古籍。1930年2月,「營造學會」更名為「中國營造學社」,並創辦《營造學社彙刊》,朱啟鈐擔任社長。創辦人朱啟鈐先生是北洋政府時期的交通系大員,曾官至代理中華民國國務總理,後因為支持袁世凱復辟而飽受非議,並因之退出政壇。之後,朱啟鈐專注於中國傳統建築的研究與保護,並最終投資創辦了中國營造學社。中國營造學社發軔於中國建築學者在美國庚款資助下於1929年開始的關於《營造法式》的系列主題講座。後來漸成氣候,從鬆散的個人的學術講座發展成有組織的學術團體。營造學社成立之後,以天安門內舊朝房為辦公地點,營造學社內設法式、文獻二部,闞鐸係第一任文獻部主任。早期的營造學社發現並校對出版了宋李誡《營造法式》與明計成《園冶》。
營造學社法式、文獻二部後由梁思成和劉敦楨分別主持,分頭研究古建築形制和史料,並開展了大規模的中國古建築的田野調查工作。從1932年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之間的短短5年中,學社成員以現代建築學科學嚴謹的態度對當時中國大地上的古建築進行了大量的勘探和調查,搜集到了大量珍貴數據,其中很多數據至今仍然有著極高的學術價值。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營造學社被迫南遷輾轉經過武漢、長沙、昆明最終落腳在四川宜賓的李莊。大後方的營造學社在及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古建築調查與研究,期間出版了大量專業著作。
抗日戰爭勝利後,營造學社遷回北京。但經歷了戰爭的蹂躪,作為一個民間學術團體,營造學社資金日漸緊張,學社的創辦者朱啟鈐也已經家資散盡,無力維繼,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學社只能在朱私宅辦公,在社會上的影響日微,漸漸不為人知而於1946年無聲消失了。
2006年,位於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鎮的中國營造學社舊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營造學社的書稿、照片、圖紙等資料現在多保存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圖書館[2],目前部分資料已經完成數位化保存和編目工作,並有內容描述和小圖在網上提供檢索服務。
貢獻
學術貢獻
1930年代,凡論及宋以前的中國古建築實例,都舉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堂和法隆寺五重塔為例,沒有中國的實例[3]。當時日本著名的中國建築史家伊東忠太聲稱,「研究廣大之中國,不論藝術,歷史,皆以日本人當之較為適當」,支那建築之研究,「在支那方面,以調查文獻為主,日本方面,以研究遺物為主」[4]。中國營造學社在成立之後的短短5年間,學社成員先後調查了全中國137個縣市,2783[5]座各類古建殿堂房舍遺物,詳細測繪建築206組,繪製了測繪圖稿1898張,經他們調查被重新發現的珍貴建築遺物上起漢唐下至明清各歷史時期均有分布,整理出了清晰的中國古建築發展脈絡。許多現在名揚海內的珍貴古建築如隋代趙州橋、遼代應縣木塔、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均系中國營造學社成員經田野調查和詳細測繪研究而被人們重新認識的。從這一角度講中國營造學社作為一個民間學術團體對中國傳統建築研究和保護所作出的貢獻是空前絕後的。
人才培養
營造學社不僅在學術上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資料而且也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建築專業人才。不同於一般的學術團體,一般的學人若想加入營造學社必須經過嚴格的考試,進入營造學社後還需經過專業訓練,這使得營造學社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團體,同時更加像一所專門學校,因而培養了大量建築專業人才,梁思成、林徽因、劉敦楨、羅哲文等許多建築學界的重量級人物均出自中國營造學社門下。
專著出版
中國營造學社還有大量專業著作刊行,共撰寫和出版了有關中國古建築專著30多種,包括:
- 清 李斗 著: 《工段營造錄》
- 明 計成 著:《園冶》,闞鐸校對,1932。
- 《元大都宮苑圖考》
- 梁思成: 《寶坻府濟寺三大土殿》、《正定古建築調查紀略》、《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營造算例》、《清式營造則例》、《中國建築史》
- 劉敦楨:《河北省西部古建築調查紀略》、《易縣清西陵》、《同治重修圓明園史料》、《定興縣北齊石柱》
- 《中國建築參考圖集》
此外,營造學社的會刊《中國營造學社彙刊》也是研究中國傳統建築的重要史料。
成員
著名成員有朱啟鈐、梁思成、李四光、范文照、劉敦楨、王世襄、林徽因、馬衡、楊廷寶、任鴻雋、陶湘、葉公超、朱家驊、張學良、杭立武、陳明達和羅哲文等。
參考文獻
引用
來源
- 書籍
- 林洙:《中國營造學社史略》 ISBN 978-7-5306-4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