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亞洲門羅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亞洲門羅主義(日語:アジア・モンロー主義),是流行日本的泛亞主義的一種。效法美國的門羅主義大日本帝國試圖在亞洲建立排他霸權,確立自力更生的自給自足區。亞洲門羅主義構成日本東亞新秩序和大東亞共榮圈的基礎。

1898年11月,近衛篤麿發起「亞洲門羅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巴黎和會否定日本提出的種族平等議案。1924年,美國國會通過反日移民法案,日本國內主張組成亞洲同盟對抗美英的想法高漲。1924年11月28日,孫文神戶發表《大亞洲主義》演說,影響日本的泛亞主義思想,對英國殖民下的印度人同情,及戰間期日本的國際孤立,促成日本的泛亞主義與南進論,及亞洲門羅主義

滿洲事變後,亞洲門羅主義發展成對抗華盛頓體系的理論。1934年4月,時任外務省情報局局長的天羽英二非公開談話,在西方視為「亞洲門羅主義宣言」而受到批評。

參考

  • 江口圭一『十五年戦爭研究史論』(校倉書房、2001年)
  • 井上壽一『アジア主義を問いなおす』(築摩書房、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