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共產主義者同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共產主義者同盟
Bund der Kommunisten
領袖卡爾·沙佩爾
創始人卡爾·馬克思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卡爾·沙佩爾
成立1847年6月1日
解散1852年11月
前身正義者同盟
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
繼承者國際工人協會
總部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倫敦(1847年—1848年)
普魯士王國 普魯士科隆(1848年—1852年)
黨報《共產主義雜誌》(1847年)
新萊茵報》(1848年—1849年)
《新萊茵報評論》(1850年)
意識形態共產主義
馬克思主義
革命社會主義
政治立場左翼極左翼
官方色彩  紅色
口號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黨旗

共產主義者同盟(德語:Bund der Kommunisten)是第一個建立在科學社會主義基礎上的國際無產階級秘密革命組織。是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雛型。1847年6月,在倫敦正義者同盟改組而成。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它的主要領導人。同盟的綱領是《共產黨宣言》,口號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同盟的目的是要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共產主義社會,消滅建築在階級對立上的資產階級政權舊社會,建立無產階級,無私有財產的新社會。同盟以民主集中制為組織原則,團結了各國工人,廣泛宣傳科學社會主義。同盟成員積極參加了1848年歐洲革命,因此同盟有可能策劃這次革命革命失敗後,同盟遭到嚴重破壞。1852年,按照馬克思的提議,同盟宣告解散[1]

組織歷史

背景

1840年代期間,「共產主義」一詞逐漸被廣泛使用來描述支持法國大革命時期雅各賓俱樂部左翼的人[2],這一思潮將自身視為弗朗索瓦-諾埃爾·巴貝夫領導的1796年平等派密謀中體現的的平等主義的繼承人[2]。數個年代前出現的巴黎的無套褲漢被視為是巴貝夫支持者的來源——工匠,熟練工和城市失業者——被認為是有潛力成為基於現代機械生產下的新的社會系統的奠基人[3]

法國思想家埃蒂耶納·卡貝在1839年出版了《伊加利亞旅行記》,提議用工人合作社代替資本主義生產[3],革命家路易·奧古斯特·布朗基主張由精英將占社會絕大多數的平民組織起來對抗「有錢人」,通過政變來推翻政府,建立新的平等主義經濟體制[3]

卡爾·沙佩爾領導的一群位於巴黎的德國人,以秘密結社的形式成立一個團體,也就是正義者同盟,參與了試圖建立「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巴黎1839年5月起義[4]。隨著起義的失敗,同盟將總部轉移到倫敦,同時維持在蘇黎世和巴黎的組織[5]

此時在諸多歐洲君主制國家,革命即將發生。

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建立

1846年,卡爾·馬克思和他的摯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布魯塞爾成立了囊括一群激進的德國移民的政治組織,被稱為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也為德語報章布魯塞爾德國報德語Deutsche-Brüsseler-Zeitung撰稿[6]。在這個組織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是威廉·沃爾夫,一位得到西里西亞農民支持的有才華的激進作家,為了反抗普魯士專制而被迫移民[1]

布魯塞爾通訊委員會在倫敦和巴黎也有分會,聚集了當地的一群激進的德國人。這些委員會彼此間的聯繫並不深,參與者之間的嫉妒和意識形態衝突使組織難以成為運作有效的政治組織[1]

1847年1月晚,正義者同盟提出和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建立統一組織,這些分散的德國人共產主義組織逐漸團結到一起[7]。1月20日沙佩爾寄給馬克思的信中要求馬克思在計劃的倫敦會議中加入同盟,並承諾會按此前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要求的提出一系列新的原則[8]。馬克思和恩格斯都被說服,隨後帶領委員會的成員加入同盟[8]

1847年6月2日-9日,倫敦會議召開,正義者同盟採納了新的黨章,正式更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8]。恩格斯出席了這一次會議,說服同盟將口號更改為馬克思的口號: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基礎組織是「支部」,支部的組成至少三人至多二十人。支部則組成「區部」和「總區部」,向由同盟代表大會選出的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9]

其中,馬克思去除了一切被他稱為「秘密結社儀式』的「迷信威權主義」[10]。這一次倫敦會議被視為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會。

1847年11月29日-12月8日間,共產主義者同盟在倫敦蘇活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審查並批准章程,明確規定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統治,消滅舊的以階級對立為基礎的資產階級社會和建立無階級、無私有制的新社會[9]。馬克思和恩格斯都出席了這一次會議,他們受同盟委託起草組織宣言,這一宣言後來被稱為共產黨宣言

1848年革命期間,儘管同盟暫時拋棄了她秘密組織的性質,她依然無法良好運作。德國盟員成立了工人兄弟會,成為了當地最有影響力的革命組織。在革命期間馬克思主編了《新萊茵報》,恩格斯則作為奧古斯特·維利希侍從官參戰了反抗普魯士的巴登革命

1849年晚,共產主義者同盟重新聚集,並於1850年出版《新萊茵報評論》。但到了年尾,由於主編者之間的爭論,《新萊茵報評論》逐漸停刊。維利希和沙佩爾主張繼續參加革命,馬克思和恩格斯則主張建立國際工人組織。這使同盟陷入分裂,維利希-沙佩爾團體遷移到法國。

1850年,德國首席間諜威廉·施蒂貝爾從維利希-沙佩爾團體成員迪茨處盜取了同盟成員的登記,迪茨此前被派往法國和意志幾個邦國。這使一些同盟成員被逮捕。1852年11月,科隆共產黨人審判後,共產主義者同盟宣告解散。幾個月後,維利希-沙佩爾團體也宣告解散。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Franz Mehring, Karl Marx, pg. 135.
  2. ^ 2.0 2.1 David Fernbach, "Introduction" to Karl Marx, The Revolutions of 1848.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3; pg. 23.
  3. ^ 3.0 3.1 3.2 Fernbach, "Introduction" to The Revolutions of 1848, pg. 24.
  4. ^ Bernard Moss, "Marx and the Permanent Revolution in France: Background to the Communist Manifest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Leo Panitch and Colin Leys (eds.),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Now: The Socialist Register, 1998.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98; pg. 10.
  5. ^ Franz Mehring, Karl Marx: The Story of His Life. Edward Fitzgerald, trans.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36; pg. 138.
  6. ^ Hal Draper, The Marx-Engels Chronicle: A Day-by-Day Chronology of Marx and Engels' Life and Activity: Volume 1 of the Marx-Engels Cyclopedia.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85; pg. 22.
  7. ^ Mehring, Karl Marx, pp. 138-139.
  8. ^ 8.0 8.1 8.2 Mehring, Karl Marx, pg. 139.
  9. ^ 9.0 9.1 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 [2023-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9). 
  10. ^ See Eric Hobsbawm, Primitive Rebels, chapter titled "Rituals in Social Movements", p.169 of the 1965 edition by Norton 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