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穗谷
千穗谷 |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目: |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
科: | 莧科 Amaranthaceae |
屬: | 莧屬 Amaranthus |
種: | 千穗谷 A. hypochondriacus
|
二名法 | |
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
|
千穗谷又名千穗莧、籽粒莧、籽粒芡、莧米(學名: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為莧科莧屬的植物。
穀粒莧的起源
『穀粒莧』在八千年前就已開始人工栽培了。它曾經是南美印加人及阿茲特克人重要的穀類糧食;阿茲特克以及住在墨西哥的美洲紅人(英語:Amerindian)也用它來準備敬神用的飲料和食物。目前南美洲人把它爆成爆米花,而後加上蜂蜜或糖蜜,做成甜點叫做 「alegria」,西班牙文意為『快樂』 (Happiness) 。祇因它是重要的『本土文化』 (Indigenous Culture),容易準備,富營養,且極可口,所以『穀粒莧』在 1970 年代開始在墨西哥復甦,特別是繁穗莧 (Amaranthus cruentus) 及籽粒莧或千穗莧 ( Prince’s feather,學名A. hypochondriacus) 這兩種穀粒莧。當然用做『穀粒莧』的不祇這兩個品種,比如紅莧菜、老鎗殼、尾穗莧 (Love-Lies-Bleeding,A. caudatus) 也可做穀粒莧,特別是種植於秘魯與玻利維亞 一帶。美國也於 1970 年代開始種植『穀粒莧』,數千英畝農地所產的『穀粒莧』大都供應給健康食品店。
和蕎麥 (Buckwheat,學名 Fagopyrum esculentum) 、藜麥、灰米、或印地安麥 (Quinoa,學名Chenopodium quinoa) 一般,穀粒莧除了富含極其完整的植物蛋白質,它們也是膳食纖維 (Dietary fiber),及膳食礦物質 (Dietary minerals),比如鐵質 (Fe)、鎂(Mg)、磷 (P)、銅 (Cu)、及錳 (Mn) 等的好來源。穀粒莧的種子和種子油,對由於高血壓而引起的過度緊張 (Hypertension),及冠狀動脈疾病 (Cadiovascular disease,一種由心臟的冠狀動脈硬化而造成的疾病) 有益。經常食用穀粒莧的種子和種子油,也可降低血壓和膽固醇,並改進體內抗氧化狀態 (Antioxidant status) 和免疫指標 (Immune parameters)。
形態
一年生草本,莖高大,無毛。卵形葉子有長柄。夏秋開花,穗狀花序,再集成直立稠密的圓錐花序。紫色或綠色。苞片有長芒。近棱狀卵形的胞果,環狀橫裂,外包刺毛狀苞和花被片。
分布
分布在北美以及中國大陸的河北、雲南、四川、內蒙古等地,生長於海拔700米至3,000米的地區,見於逸生,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1]
異名
- Amaranthus hybridus L. var. hypochondriacus (L.) Robinso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