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熱戰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博熱戰役
百年戰爭的一部分

《博熱戰役》,出自於奧弗涅的馬夏爾英語Martial d'Auvergne手稿的插圖
日期1421年3月22日
地點47°32′28″N 0°06′18″W / 47.541°N 0.105°W / 47.541; -0.105座標47°32′28″N 0°06′18″W / 47.541°N 0.105°W / 47.541; -0.105
結果 法國-蘇格蘭聯軍勝利
參戰方
 法蘭西王國
 蘇格蘭王國
 英格蘭王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法蘭西王國 吉爾貝·莫捷·德·拉法葉
蘇格蘭王國 約翰·斯圖亞特
蘇格蘭王國 Archibald Douglas, Earl of Wigton
英格蘭王國 蘭開斯特的托馬斯 
英格蘭王國 托馬斯·蒙塔古
英格蘭王國 Gilbert de Umfraville 
英格蘭王國 John, Baron Ros 
兵力
5,000人 4,000-10,000人
傷亡與損失
非常輕微 至少 1,000人死亡
500人被俘

博熱之戰(法語:Bataille de Baugé),發生於1421年3月22日,英軍與法國與蘇格蘭聯軍對峙於法國的昂熱東面,是英國在百年戰爭中一大敗筆。率領英軍的是亨利五世的弟弟克拉倫斯公爵(英語:Thomas of Lancaster, 1st Duke of Clarence),而率領法蘇聯軍的是約翰·斯圖亞特和法國元帥吉爾貝·莫提耶·德·拉法葉。英軍總人數為4000人,而法蘇聯軍總計有5000人。

背景

1415年,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率領大約10,500人越過海峽抵達法國,再次挑起戰火。他一路連戰連勝,在阿金庫爾大敗法軍,重新奪回了以前歸金雀花家族所有的大量土地[1][2]

蘇格蘭從1295年起就與法國建立了同盟關係[3]。法國在1419年的局勢非常嚴峻:英格蘭占領了諾曼第勃艮第占領了巴黎;而法國內部,保王派和勃艮第派之間的戰爭仍未結束。面對萬分危急的形勢,法國王儲向蘇格蘭求援。於是,一支由6千名蘇格蘭人組成的軍隊在布肯伯爵約翰和威格敦伯爵阿奇博爾德的帶領下從拉羅謝爾登陸法國,成為1419到1421年間為法國王儲防守羅亞爾河谷下游的一股重要力量。

1421年,亨利五世和他的新婚妻子凱薩琳回到英格蘭,臨走時讓他的弟弟克拉倫斯公爵托馬斯留在法國指揮軍隊。此時,亨利五世尚無子嗣,克拉倫斯公爵是英格蘭王位的假定繼承人。他按照國王的命令率領4,000名士兵通過安茹曼恩準備進行突襲。[4]延路行軍沒有受到任何阻擋,並且在1421年3月21日耶穌受難日於博格小鎮附近紮營。約5,000人的法蘇聯軍也幾乎在同一時間抵達,來阻止英軍前進。然而,英軍被聯軍擊退,許多英國長弓兵也因為四處搜括民財跟糧食而逃走。在周六復活節當天,英軍抓到了一名落單的蘇格蘭士兵並且帶到克拉倫斯公爵面前。克拉倫斯公爵希望藉此吸引敵人的注意力,但是他面臨了一個大問題,第二天是復活節,是基督教中最神聖的節日,任何爭戰都是不被接受的。[5][6]根據沃爾特·鮑爾編撰的蘇格蘭編年史中提到,兩軍的指揮官皆同意為復活節休戰。[7]

戰鬥

有部分消息關於博格之戰的描述略有不同。然而,大多數人認為法軍之所以能戰勝,全是因為克拉倫斯公爵的魯莽。克拉倫斯似乎並不知道聯軍軍力有多大,他立刻發動了突擊。他不顧他的副將亨廷登吉爾伯特·烏姆弗拉維爾的建議,只為鞏固自己的權力跟地位。他還命令索爾茲伯里伯爵托馬斯·蒙塔居召集弓箭手入伍。而當時克拉倫斯只有1500人左右的兵力,在幾乎沒有弓箭手掩護的情況下,莽撞的攻向法國與蘇格蘭的陣線。蘇格蘭軍隊即時出面與克拉倫斯在橋上抗衡,由羅伯特·斯圖爾特爵士率領的100人弓箭手跟休.肯迪尼率領的數名將士成功保住了橋的控制權,也為巴肯伯爵-羅伯特·斯圖爾特成功爭取到集結士兵的時間。[5][8]

當克拉倫斯進行最後突擊時,他遇到了法蘇同盟的主力軍隊,他的軍隊遭受到了蘇格蘭弓箭手的猛烈攻擊。克拉倫斯也在這一陣攻擊中身亡,指揮官的位置被道格拉斯代爾的約翰·卡邁克爾取代。關於克拉倫斯的死有很多種說法,沃爾特·鮑爾認為是蘇格蘭騎士約翰·斯溫頓取下了克拉倫斯的首級。也有人認為是被法國的亞歷山大·布坎南男爵用戰錘殺死,並且將他的屍體懸掛在長矛上宣布勝利。[2][5]也有人認為是被一個名為亞歷山大·麥考斯蘭的高地蘇格蘭人所擊殺。而法國的編年史學家喬治 ·查斯泰倫則認為他是被一名法國士兵殺死的。[7][9]

當天晚些時候,索爾茲伯里伯爵成功的召集了長弓兵,並派出他們的其中一支小隊搭救了被遺留在後的殘兵和部分屍體。其中就包含克拉倫斯公爵的遺體。[10]

重要貴族的死亡和被俘名單

英軍死亡
英軍俘虜
法軍死亡
  • 夏爾·勒布特耶  
  • 介蘭·德·方丹  

註腳

  1. ^ Curry. Arms, Armies and Fortifications in the Hundred Years' War. pp. 44–45
  2. ^ 2.0 2.1 Allmand, C.T. Henry V (1386–1422) in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online edn. Subscription Required. 2008 [30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1). 
  3. ^ Prestwich. The Plantagenets. pp. 304–305
  4. ^ Wagner. Encyclopedia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 pp. 43–44
  5. ^ 5.0 5.1 5.2 Brown. The Black Douglases: War and Lordship in Late Medieval Scotland, 1300–1455. pp. 216–218
  6. ^ Neillands. The Hundred Years' War. p. 233,
  7. ^ 7.0 7.1 Macdougall. An Antidote to the English p. 65
  8. ^ G. L. Harriss, 『Thomas , duke of Clarence (1387–1421)』,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online edn, Sept 2010 accessed 30 May 201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 ^ See Francis M. Nichols The Battle of Bauge, and the Personages Engaged in i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John Gough Nichols ' The Herald and Genealogist, Volume 5.' pp. 340–351 for a discussion on the variation of details and sources on how Clarence met his death.
  10. ^ Matusiak. Henry V. pp. 218–219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