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衛恆 (1915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衛恆
中國共產黨山西省委員會第一書記
任期
1965年8月 -1967年1月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15年
山西省陵川縣沙泊池村
逝世1967年
籍貫山西省陵川縣沙泊池村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衛恆(1915年—1967年1月30日),原名魏來玉,男,山西陵川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曾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書記、中共中央華北局書記處書記、山西省軍區第一政治委員、山西省政協主席、山西省人民委員會省長等職。

生平

衛恆是山西省陵川縣沙泊池村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其父王長居,平時靠打短工維持生計。因爲難以餬口,衛恆被送給住在附城村的魏姓親戚當養子,並改姓魏。衛恆8歲時到本村初級小學念書,後畢業於陵川縣第一高小附設的二年制簡易師範。畢業次年,衛恆到陵川縣馬莊、雙泉村擔任小學教師。[1]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1月,衛恆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二戰區行營游擊隊,擔任第二大隊中隊政治工作員。不久他便被介紹到晉犧公幹部訓練班學習,學習結束後被分配到山西第五行政公署保安二支隊擔任宣傳科長。1938年10月,衛恆加入中國共產黨,12月又到晉冀魯豫區黨委黨校學習。1939年他任晉東南農救總會幹事、組織部長,1941年又調任太岳區農救總會主席。1941年5月15日,他當選為晉冀魯豫邊區臨時參議會參議員,1941年7月他出席了在山西左權縣桐峪村召開的參議會。1943年9月11日,他出席了晉冀魯豫邊區黨委第一次黨代會,並被選為出席即將在延安召開的中共七大的代表。在中共七大召開前夕,他在延安參加了中央黨校整風[2]

中共七大結束後,他重返太岳區中共太岳區黨委委員、區黨委秘書長,1948年1月任太岳四地委書記、軍分區政治委員,1949年5月任太岳區黨委宣傳部長,後又任冀城臨時地委書記。1950年,任中共運城地委書記兼軍分區第一政委。1952年4月,調任中共山西省委委員、省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省委組織部部長。同年9月,兼任山西省政府監察委員會主任。1953年後,歷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省委第二副書記、副省長、代理省長、省委書記處書記。1958年12月至1964年10月,任山西省省長[3]。1965年6月,他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書記、中共中央華北局書記處書記、山西省軍區第一政治委員、山西省政協主席[4]。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衛恆遭到揪斗。1967年1月12日,造反派奪權;1月15日,衛恆被單獨關押,1月30日在關押中自殺身亡[1]

1979年1月,中共山西省委決定為衛恆平反昭雪,恢復名譽。1985年6月,中共山西省委重新為衛恆徹底平反[5][6]

參考文獻

  1. ^ 1.0 1.1 卫恒,陵川县人民政府公共信息网,2008-11-24. [2011-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8). 
  2.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西省晉城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晋城文史资料 第2辑. 1990年2月: 105–108. 
  3. ^ 王萬旭. 华夏之根运城人 上.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8年1月: 353–354. ISBN 978-7-5087-2051-7. 
  4. ^ 壽孝鶴. 中国省市自治区资料手册.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990年2月: 181. ISBN 7-80050-140-X. 
  5. ^ 政協陵川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編). 陵川文史资料 第4辑. : 313–315. 
  6. ^ 中共山西省委黨史辦公室. 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 第2卷 (1949-1978) 下.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2年11月: 555. ISBN 978-7-5098-1343-0. 
中國共產黨職務
前任:
陶魯笳
中國共產黨山西省委員會第一書記
1965年8月-1967年1月
繼任:
劉格平
中共山西省委黨的核心小組組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職務
前任:
陶魯笳
中國人民解放軍山西省軍區政治委員
1965年10月-1967年1月
繼任:
劉格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職務
前任:
王世英
山西省人民委員會省長
1958年12月-1964年10月
繼任:
王謙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地方委員會
前任:
陶魯笳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西省委員會主席
1965年12月-1967年1月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