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唐德宗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唐德宗孝文皇帝
唐德宗像
唐朝第10位(第12任)皇帝
天可汗(末任)
統治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25年258天)
前任唐代宗李豫
繼任唐順宗李誦
出生唐玄宗天寶元年四月十九日
(742-05-27)742年5月27日
逝世貞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
805年2月25日(805歲—02—25)(62歲)
安葬
年號
建中:780年-783年
興元:784年
貞元:785年-805年八月
諡號
神武孝文皇帝
廟號
德宗
政權唐朝

唐德宗李ㄍㄨㄚ[1](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是唐代宗睿真皇后所生長子,唐朝的第12任皇帝(除武則天以外),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在位,在位26年,享壽62歲。諡號神武孝文皇帝

生平

李适於唐玄宗天寶元年四月十九日(742年5月27日)生於長安大內宮中,父親時為廣平郡王,生母沈氏是郡王妾室,李适出生後八個月便被封為奉節郡王[2]安史之亂中,嫡母崔氏家族失勢,生母沈氏亦失蹤。寶應元年(762年),父親繼位為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立李适為皇太子。在一般認知中,德宗是以庶長子被立為太子的,但在《讓皇太子表》[3]中,德宗自稱為代宗嫡長子,在讓表中向代宗表示不應只因嫡長就立自己為皇太子,而應該效法三皇五帝選擇賢德之人。

皇帝任內

大曆十四年(779年)37歲即位。次年,為了改善財政,採納宰相楊炎建議,廢除庸調制,頒行「兩稅法」。

執政前期繼續收拾了前些年安史之亂邁向重建,以及一改代宗朝姑息藩鎮的弊政,堅決削弱藩鎮割據,加強中央集權,但由於措置失當,鎮撫乖方,往往在消滅舊叛之後又激起一批原本忠於朝廷的節度使的叛亂。

建中四年(783年),因朝廷賞賜有失公平,激起涇原兵變,德宗倉皇出逃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早年入朝面聖卻被軟禁在京城的前盧龍節度使朱泚在譁變軍士的擁護下稱帝,改國號為秦。涇原之變時,長期討逆伐叛的朔方節度使李懷光因奸臣盧杞畏罪挑撥而見疑於德宗,自危之下鋌而走險加入了叛亂陣營。唐中興名將李晟經歷艱難險阻,終於擊破朱泚、李懷光聯軍,德宗才得以重返長安。 德宗前期,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干政,頗有一番中興氣象;但涇原兵變後,文官武將的相繼失節與宦官集團的忠心護駕所形成的強烈反差,使德宗徹底放棄了以往的觀念,改元貞元後,德宗委任宦官為禁軍統帥,掌握監軍以防兵變,宦官監軍的制度也開始確立。

晚年

晚年的德宗日益變得貪婪自私,不但經常把國庫賦稅收入劃撥到自己的內帑,還縱容在外宦官強令地方官進奉貢物,甚至在長安施行宮市以充實自己的小金庫。為彌補中央財政,德宗在全國範圍內增收茶葉等雜稅,導致民怨日深。

不過德宗在位時期,對外聯合回紇南詔,打擊吐蕃,成功扭轉對吐蕃的戰略劣勢,為唐憲宗元和中興創造了較為有利的外部環境。

唐德宗於貞元二十一年(805年)逝世,終年63歲。

性格與用人

德宗本人喜好理辯,往往喜歡就某件政務反覆討論詰難,無疑而後實行。

因此,他曾對李泌比較過前三任宰相的優劣:崔祐甫性格急躁,每當德宗責難他時便應對失態,但德宗因了解其缺點而加以迴護;楊炎有才但為人倨傲,面對德宗責難時動輒忿然作色,「無復君臣之禮」,若德宗不批准楊炎的上奏,楊炎便以辭官要挾,數年後德宗還忿然回憶道「楊炎視朕如三尺童子」;盧杞謹慎但沒有學識,只懂得聽命於德宗,卻無法與德宗反覆對答討論,使德宗無法理清心中疑惑。[4][5]德宗認為李泌沒有三人的缺點,既能與皇帝平心靜氣地辯論,又有自己獨特的政見,以事論事,往往讓德宗真心信服「如此則理安,如彼則危亂」,不得不從其議。[6]

家庭

唐德宗家族
 
 
 
 
 
 
 
 
 
 
 
 
 
 
 
 
 
 
高祖父:睿宗皇帝李旦(662-716)
 
 
 
 
 
 
 
曾祖父:玄宗皇帝李隆基(685-762)
 
 
 
 
 
 
 
 
 
 
 
高祖母:(追諡)昭成皇后竇氏(?-693)
 
 
 
 
 
 
 
祖父:肅宗皇帝李亨(711-762)
 
 
 
 
 
 
 
 
 
 
 
 
 
 
外高祖父:鄭國公楊知慶
 
 
 
 
 
 
 
曾祖母:(追諡)元獻皇后楊氏(699-729)
 
 
 
 
 
 
 
 
 
 
 
父:代宗皇帝李豫(726-779)
 
 
 
 
 
 
 
 
 
 
 
 
 
 
 
 
 
外高祖父:(追贈)司徒吳神泉
 
 
 
 
 
 
 
外曾祖父:(追贈)太尉吳令珪
 
 
 
 
 
 
 
 
 
 
 
祖母:章敬皇后吳氏(713-730)
 
 
 
 
 
 
 
 
 
 
 
 
 
 
外曾祖母:秦國夫人李氏
 
 
 
 
 
 
 
 
 
 
 
德宗皇帝李适(742-805)
 
 
 
 
 
 
 
 
 
 
 
 
 
 
 
 
 
 
 
 
外高祖父:沈士衡 [7]
 
 
 
 
 
 
 
外曾祖父:(追封)徐國公沈琳字介福
 
 
 
 
 
 
 
 
 
 
 
外祖父:(追贈)太師沈易直
 
 
 
 
 
 
 
 
 
 
 
 
 
 
母:睿真皇后沈氏(?-?)
 
 
 
 
 
 
 
 
 
 
 
 
 
 
 
 

后妃

皇后

昭德皇后王氏,德宗如其父代宗般長期未立皇后,僅在王淑妃薨逝前才冊立其為皇后。

妃嬪

  • 韋賢妃
  • 王妃,王景先女[8]
  • 趙惠妃[9],惠妃按墓誌為追贈,是否與趙修儀為一人,不詳
  • 武充容,唐憲宗時封為「崇陵德妃」[10],與《永樂大典(殘卷)》所記德妃某氏是否為同一人,不詳。
  • 王昭儀,見於《永樂大典(殘卷)》[11]
  • 趙修儀,同上
  • 王昭儀,同上
  • 王昭容,同上
  • 王昭媛,同上
  • 某修容,同上
  • 崔充容,同上
  • 楊充儀,同上
  • 王才人,奉恩院王才人,收宮女鳳兒為養女,見《全唐詩》卷797
  • 王美人,見於《新唐書[12],昭德皇后沒有冊為美人的記載。是否是其她王姓妃嬪中一人,無考。
  • 韋美人,同上,韋賢妃未有冊為美人的記載。
  • 金井蘭,新羅美女,受封品位不詳,見高麗三國史記[13]

子女

  1. 宣城郡王→宣王→唐順宗李誦
  2. 舒王李誼,本名李謨,唐代宗李豫的第三子昭靖太子李邈的孩子。以其最幼,唐德宗李适憐惜之,命為自己的孩子。
  3. 通王李諶
  4. 虔王李諒
  5. 肅王李詳
  6. 資王李謙
  7. 縉雲郡王→代王李諲(按《太子第二男追封縉雲郡王賜名諲制》為次子)
  8. 邕王→文敬太子李謜,唐順宗李誦的孩子,唐德宗李适憐惜之,命為自己的孩子。
  9. 照王李誡
  10. 欽王李諤
  11. 珍王李諴

唐德宗共有10位女兒[14]

  1. 長女,韓國貞穆公主(母昭德皇后,先封為唐安公主)
  2. 某女,魏國憲穆公主(先封為義陽公主,下嫁王士平
  3. 某女,鄭國莊穆公主(先封為義章公主,下嫁張茂宗
  4. 某女,臨真公主(下嫁薛釗,薨於元和年間)
  5. 某女,永陽公主(下嫁崔諲
  6. 某女,普寧公主(夭折)
  7. 某女,燕國襄穆公主(先封為咸安公主,薨於元和年間)
  8. 某女,義川公主(夭折)
  9. 五女,宜都公主(下嫁柳昱,薨於貞元年間)
  10. 某女,晉平公主(夭折)

影視作品

關聯條目

參考文獻

  1. ^ 「适」在此處不是「適」的簡化字,而是𨓈(即[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現在字形。其音如次:
    官話漢語拼音通用拼音Kuò(大陸標準)/Guā(臺灣標準)
    直音:括
  2. ^ 天寶元年四月癸巳,生於長安大內之東宮。其年十二月,拜特進,封奉節郡王——《舊唐書》
  3. ^ 臣性本凡愚,識無久遠,夙承訓誨,未達禮經,俾踐元良,是輕主鬯,顧惟孱懦,何以克堪。然臣頃總戎麾,恭憑睿略,在臣何力,妄欲貪天。且五帝三王,立嗣殊制王者家天下以傳子,帝者官天下以傳賢。胡有居五帝之時,行三王之禮,臣雖不敏,竊謂非宜。乃知古之正統不以年,樹後不以嫡明矣。若以臣居嫡而廢德,在長而舍賢,恐大道淳風,隱而不見。伏以天下之公器,不可虛涉,宗廟之宏綱,不可輕舉。伏惟陛下敦三善之本,審萬國之貞,不可以私授為心,但可以推賢為慮,則陛下享唐虞之德,臣蒙伯邑之名。乞回聖慈,俯寢恩命。
  4. ^ 新唐書·李泌傳》:帝曰:「......然楊炎視朕如三尺童子,有所論奏,可則退,不許則辭官,非特杞惡之也。......」
  5. ^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九·卷二百三十三》:上曰:「朕好與人較量理體:崔祐甫性褊躁,朕難之,則應對失次,朕常知其短而護之。楊炎論事亦有可采,而氣色粗傲,難之輒勃然怒,無復君臣之禮,所以每見令人忿發。餘人則不敢復言。盧杞小心,朕所言無不從。又無學,不能與朕往復,故朕所懷常不盡也。」
  6. ^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九·卷二百三十三》:上曰:「惟卿則異彼三人者。朕言當,卿有喜色;不當,常有憂色。雖時有逆耳之言,如曏來紂及喪邦之類。朕細思之,皆卿先事而言,如此則理安,如彼則危亂,言雖深切而氣色和順,無楊炎之陵傲。朕問難往復,卿辭理不屈,又無好勝之志,直使朕中懷已盡屈服而不能不從,此朕新以私喜於得卿也。」
  7. ^ 新唐書
  8. ^ 舊唐書·本紀第十二·德宗上》建中元年……夏四月……癸丑,上誕日,不納中外之貢,唯李正己、田悅各獻縑三萬匹,詔付度支。妃父王景先、駙馬高怡獻金銅像,上曰:「有何功德?非吾所為。」退還之
  9. ^ 《大唐故惠妃趙氏墓志銘並序》   惠妃姓趙氏,其先天水人也。始以良家入口口職,執柔恭以奉上,循法度以修身。婉彼幽閒,挺茲端惠,訓傅詩史,名葉風圖。著口問扵王宮,摽令儀扵邦媛,是宜永遵福履,長被思光。忽蘭畹之不芳,騖蕣華之早落。以貞元廿年六月十一日薨逝,享年卅七。皇帝念遺組之在笥,悼芳塵之委榭。命以追錫,表其哀榮。以其年十月十九日窆於京兆府萬年縣灞城鄉辛店原,禮也。扵戲!永去房口,俄歸泉戶。甶宸衷扵悼注,降口禮扵飾終。爰命儒臣式敘徽懿銘。
  10. ^ 舊唐書 本紀第十四 順宗 憲宗上》元和元年……六月癸己朔,以冊太后禮畢……丙申,冊德宗充容武氏為崇陵德妃。
  11. ^ 永樂大典(殘卷)·卷之二萬四百七十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德宗德妃口氏,賢妃韋氏,昭儀王氏,修儀趙氏,昭儀王氏,昭容王氏,昭媛王氏,修容口氏,充容崔氏,充儀楊氏
  12. ^ 新唐書 列傳第二》德宗即位……易良妻崔入謁,帝易服,召王、韋美人出拜,詔崔勿答。
  13. ^ 高麗 三國史記,卷十 新羅本紀 第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元聖王八年(西元792年,相當於唐德宗貞元八年)秋七月,遣使入唐,獻美女金井蘭,其女國色身香。
  14. ^ 《新唐書·諸帝公主列傳》[永久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

參見

唐德宗
出生於:742年逝世於:805年
統治者頭銜
前任:
唐代宗
李豫
唐朝皇帝
779年-805年
繼任:
唐順宗
李誦
中國君主
779年-805年
官銜
前任:
李世民
唐朝尚書令
763年-764年
繼任:
郭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