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力指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地球生命力指數LPI )是基於來自世界各地的脊椎動物物種種群趨勢的全球生物多樣性狀況的指標。倫敦動物學會(ZSL)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管理該指數。

截至2018年,該指數是根據期刊研究,在線資料庫和政府報告從統計學上創建的,共計16,704種群的4,005種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魚類[1] ,約占世界脊椎動物的6%。 [2] 截至2016年的圖表顯示,該指數代表20,811種群的4,811種物種。 所有指數均以物種豐富度加權,從而使陸地,海洋和淡水系統中物種豐富的分類組比物種較少的組具有更大的權重。

地球生命力指數 1970至2016年

結果

從1970年到2000年,被測物種的數量平均下降了38%。 [3]在1970年至2012年之間,該指數下降了58%。這種全球趨勢表明,自然生態系統的退化速度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4]截至2018年,脊椎動物的數量在過去44年中下降了60%。 自1970年以來,淡水物種減少了83%,南美和中美洲的熱帶種群減少了89%。 作者指出,「種群變化的平均趨勢並非流失的動物總數的平均值。」 [1]根據2020年的報告,根據4,000多個追蹤的脊椎動物物種的種群規模,1970年至2016年期間脊椎動物的數量下降了68%。越來越多的森林砍伐和農業擴張被認為是主要驅動力,LPI下降幅度最大的94%發生在美洲的熱帶次區域。 [5] [6] [7]




出版物

該指數是由在1997年最初開發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與世界保護監測中心UNEP-WCMC ),將生物多樣性評估和政策實施胳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3]世界自然基金會於1998年首次發布了該指數。 自2006年以來,倫敦動物協會(ZSL)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管理該指數。 [8]

結果每兩年在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生命星球報告》和《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和《聯合國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等出版物中發表。現在正在編制國家和區域報告,以較小規模側重於相關問題。最新版本的《生命星球報告》於2018年10月發布。

媒體報導

國家地理》雜誌在2018年說,該報告被「廣泛誤解」,因為它暗示「在40年的時間裡,我們損失了60%的所有動物」。 [9]儘管他們說結果仍然是「災難性的」,但他們解釋說,由於該指數衡量的是生物多樣性,因此它傾向於減少人口較少的物種的數量。同樣, Ed Yong 在《大西洋》上寫道,該報告「被誤解了,儘管實際消息仍然嚴峻」。 [2]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ZSL. Crunching numbers: the data behind the Living Planet Index.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30 October 2018 [31 Octo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zslblog2018」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2. ^ 2.0 2.1 Yong, Ed. Wait, Have We Really Wiped Out 60 Percent of Animals?. The Atlantic. 31 October 2018 [2 Nov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1).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Yong」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3. ^ 3.0 3.1 Loh, Jonathan; et al. The Living Planet Index: using species population time series to track trends in biodiversity.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05, 360 (1454): 289–95. PMC 1569448可免費查閱. PMID 15814346. doi:10.1098/rstb.2004.1584. 
  4. ^ Report 2016: Risk and resilience in a new era (PDF) (報告). World Wildlife Fund: 1–148. [29 October 2016]. ISBN 978-2-940529-4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6-12).  (Summary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3 December 2016.).
  5. ^ Greenfield, Patrick. Humans exploiting and destroying nature on unprecedented scale – report. The Guardian. September 9, 2020 [September 10,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9). 
  6. ^ Woodyatt, Amy. Human activity has wiped out two-thirds of world's wildlife since 1970, landmark report says. CNN. September 10, 2020 [September 10,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0). 
  7. ^ Living Planet Report 2020 (PDF). [12 October 20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6-29). 
  8. ^ Living Planet Index: Partners and Collaborators.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and WWF. [1 Nov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4). 
  9. ^ Brown, Elizabeth Anne. Widely misinterpreted report still shows catastrophic animal decline. National Geographic. 1 November 2018 [3 Nov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