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惇(11世紀—1104年),字處厚北宋大臣,廣安軍(今四川省廣安市)人。

安惇由上捨生及第,調任成都府教授。上書討論學制,被召見入對,擢升為監察御史宋哲宗初政,允許察官上書言事,諫議大夫孫覺請淘汰不能幹的人,詔命劉摯推選,於是罷安惇為利州路轉運判官,歷任夔州路荊湖北路江南東路三路。

紹聖初年,安惇被召為國子司業,三次轉任為諫議大夫。章惇蔡卞製造同文館謗獄,讓蔡京與安惇處理,二人放縱他們的忌恨之心,上言:「司馬光、劉摯、梁燾呂大防等勾結陳衍之徒,變先帝成法,害怕陛下一旦親政,一定有欺君之罪而被誅殺,於是秘密設計顛覆計劃。於是疏隔兩宮,排斥皇帝親近的內侍,以去陛下心腹;廢顧命大臣,以翦陛下羽翼。釋放先帝所定罪人,收用先帝所放棄的人。目無君主的罪惡,同司馬昭之心;擅權的事跡,超過趙高指鹿為馬。對比追詢究其本末,發現其中的情況,大逆不道,死有餘責。」宋哲宗問:「元祐黨人真的這樣嗎?」安惇、蔡京回答:「真的有這種心思,就是反形未露而已。」宋哲宗於是誅殺陳衍,禁錮劉摯、梁燾子孫。安惇轉任御史中丞

劉皇后被冊封的時候,百官仗衛在大庭肅立,當天天氣晴朗,安惇巍然站立朝班之中,說道:「今日之事,上當天心,下合人望。」朝士都笑話他奸佞。又審理鄒浩之事,檄告廣東使者鍾正甫在新州攝治,士大夫有的在千里之外被逮捕,接著蹇序辰當初的議論,查閱訴理書牘,遭禍的有七八百人,天下怨恨,有二蔡、二惇的歌謠(蔡京、蔡卞、章惇、安惇)。

宋徽宗非常討厭安惇。鄒浩還朝,安惇說:「鄒浩如果再行任用,恐怕彰顯先帝的過失。」皇帝說:「立後是大事。御史中丞不言,只有鄒浩敢言,為什麼不可再行任用?」安惇害怕於是退下。陳瓘請求說:「陛下想要開正路,選取鄒浩之前的好處,安惇蠱惑聖聽,規勸皇帝放縱私心,如果明示好惡,當以安惇開始。」於是安惇以寶文閣待制知潭州,不久放歸田裡。

蔡京為相,他又擔任工部侍郎兵部尚書。崇寧二年(1103年),同知樞密院。崇寧三年(1104年)十二月去世,贈特進

長子安郊,後因為指斥皇帝被誅殺。次子安邦流放涪州,追貶安惇單州團練副使,他的後嗣斷絕。時人以為這是安惇平生多次陷害忠良的報應。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471》,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文獻

  • 宋史》卷471 列傳230 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