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安(1705年9月5日(康熙四十四年七月十八)[1]—1733年10月14日(雍正十一年九月初七)[1]),滿洲愛新覺羅氏。禮烈親王代善後裔。康良親王傑書之孫,康悼親王椿泰之子,第三任康親王(鐵帽子王之一)(1709年-1733年)。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其父椿泰逝世,崇安襲爵成為康親王。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管理鑲紅旗漢軍事務,次年(1727年)三月管理正紅旗漢軍事務,同年五月管理正藍旗三旗事務[1]、十一月掌管宗人府事務。雍正八年,革宗人府令。[1]雍正九年(1731年),崇安率兵駐守歸化,以防備噶爾丹。再命崇安保護撫遠大將軍印授,奉召回京。雍正十一年(1733年)逝世,朝廷賜予諡號「修」。其伯父巴爾圖(康良親王傑書第四子)承襲康親王爵位。乾隆十八年,巴爾圖逝世後,由崇安之子永恩襲爵封為康親王。
家族
- 父:康悼親王椿泰
- 母: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1]
- 妻妾:[1]
- 嫡福晉馬佳氏
- 側福晉西林覺羅氏
- 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
- 子:[1]
- 魁福,母側福晉西林覺羅氏
- 禮恭親王永恩,母側福晉西林覺羅氏
- 追封禮親王永㥣,母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
注釋
參考資料
崇安 (清朝) 禮親王世系 清太祖世系的分支 出生於:1705年9月5日逝世於:1733年10月14日
|
王室頭銜
|
前任: 父親康悼親王椿泰
|
禮親王 1709年-1733年
|
繼任: 伯父康簡親王巴爾圖
|
|
---|
崇德 | 睿親王 多爾袞(三年,奉命) · 貝勒岳託(三年,揚威) · 貝勒阿巴泰(七年,奉命) |
---|
順治 | 睿親王 多爾袞(元年,奉命) · 英親王阿濟格(元年,靖遠) · 豫親王多鐸(元年,定國) · 貝勒勒克德渾(二年,平南) · 內大臣輕車都尉何洛會(二年,定西) · 肅親王豪格(三年,靖遠) · 貝勒博洛(三年,征南) · 豫親王多鐸(三年,揚威) · 恭順王孔有德(三年,平南) · 都統譚泰(五年,征南) · 貝子屯齊(五年,平西) · 鄭親王濟爾哈朗(五年,定遠) · 英親王阿濟格(五年,平西) · 敬謹郡王尼堪(六年,定西) · 端重親王博洛(六年,定西) · 禮親王滿達海(六年,征西) · 謙郡王瓦克達(六年,征西) · 敬謹親王尼堪(九年,定遠) · 貝勒屯齊(十年,定遠) · 安郡王岳樂(十年,宣威) · 都統二等子陳泰(十年,定南靖寇) · 簡親王世子濟度(十一年,定遠) · 都統一等子阿爾津(十二年,寧南靖寇) · 都統一等伯伊爾德(十二年,寧海) · 都統鎮國將軍洛託(十四年,寧南靖寇) · 平西王吳三桂(十四年,平西) · 信郡王多尼(十五年,安遠靖寇) · 都統三等子劉之源(十六年,鎮海) |
---|
康熙 | 順承郡王 勒爾錦(十二年,寧南靖寇) · 貝勒尚善(十三年,安遠靖寇) · 康親王傑書(十三年,奉命) · 簡親王喇布(十三年,揚威) · 貝勒董額(十三年,定西) · 安親王岳樂(十三年,定遠平寇) · 平南王尚之孝(十四年,平南) · 信郡王鄂扎(十四年,撫遠) · 大學士一等男圖海(十五年,撫遠) · 貝勒察尼(十七年,安遠靖寇) · 平南王尚之信(十七年,奮武) · 貝子彰泰(十八年,定遠平寇) · 都統賚塔(十九年,平南) · 裕親王福全(二十九年,撫遠) · 恭親王常穎(二十九年,安北) · 領侍衛內大臣一等伯費揚古(三十四年,撫遠) · 領侍衛內大臣馬斯喀(三十五年,平北) · 貝子允禵(五十七年,撫遠) · 輔國公延信(六十一年,撫遠) |
---|
雍正 | 川陝總督三等公 年羹堯(元年,撫遠) · 領侍衛內大臣三等公傅爾丹(七年,靖邊) · 川陝總督三等公岳鍾琪(七年,寧遠) · 大學士一等公馬爾賽(九年,撫遠) · 康親王崇安(九年,撫遠) · 順承親王錫保(九年,靖邊) · 署陝西總督查郎阿(十年,寧遠) · 平郡王福彭(十一年,定邊) · 領侍衛內大臣一等公慶復(十三年,定邊) |
---|
乾隆 | |
---|
咸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