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川南短腿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川南短腿蟾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兩棲綱 Amphibia
目: 無尾目 Anura
科: 角蟾科 Megophryidae
屬: 短腿蟾屬 Brachytarsophrys
種:
川南短腿蟾 B. chuannanensis
二名法
Brachytarsophrys chuannanensis
(FeiYe & Huang, 2001)
異名
  • Megophrys chuannanensis

川南短腿蟾(學名:Brachytarsophrys chuannanensis),一種分布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東南部[2]貴州省梵淨山地區[3]的兩棲動物,隸屬於角蟾科短腿蟾屬模式產地為四川合江縣自懷鎮[2]

形態特徵

川南短腿蟾體型大、寬扁而肥碩,雄蟾體長91~109毫米。身體背部皮膚較光滑,顏色多變,一般為棕黃或棕褐色,頭部色略淺或為黃白色;腹部皮膚光滑,為淺褐色。[4]

參考文獻

  1. ^ IUCN SSC Amphibian Specialist Group. Megophrys chuannanens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0: e.T57538A63870460. [2021-12-16]. 
  2. ^ 2.0 2.1 費梁;葉昌媛 (編). 四川两栖类原色图鉴. 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1: 138. ISBN 7-5038-2642-8. 
  3. ^ 魏剛、張維勇、郭鵬、梵淨山研究編輯委員會、梵淨山兩棲爬行動物編輯委員會 (編). 梵净山两栖爬行动物/梵净山研究·10. 貴陽: 貴州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53203409. 
  4. ^ 吳雲鶴. 川南短腿蟾. 中國兩棲類. [2021-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