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聲蟲
應聲蟲,是在中國與日本傳說中的妖怪,棲息在人的肚子裡。宿主每當發出聲音時,肚子裡就會有很小的聲音效仿,且會越來越大聲。用雷丸就可以治療[1]。
應聲蟲也比喻為自己胸無主張,隨聲附和他人的人。
記載
- 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中:「有患應病者,問醫官蘇澄,云:『自古無此方。今吾所撰《本草》,網羅天下藥物,亦謂盡矣。試將讀之,應有所覺。』其人每發一聲,此中輒應,唯至一藥,再三無聲。過至他藥,復應如初。澄因為處方,以此藥為主,其病自除。」
- 宋·洪邁《夷堅志》:「永州通判廳軍員毛景得奇疾。每語喉中輒有物作聲相應。有道人教令學誦《本草》藥名。至藍而默然。遂取藍捩汁飲之。少頃。嘔出肉塊長二寸余。人形悉具。劉襄子思為永倅。景正被疾逾年。親見其愈。予記前書載應聲蟲。因服雷丸而止。與此相類。」
- 宋·陳正敏《遯齋閒覽·人事》:「余友劉伯時,嘗見淮西士人楊勔 ,自言中年得異疾,每發言應答,腹中輒有小聲效之。數年間,其聲浸大。有道士見之驚曰:『此應聲蟲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讀《本草》,遇蟲所不應者,當取服之。』勔如言,讀至雷丸,蟲忽無聲,乃頓餌數粒,遂愈。余始未以為信,其後至長汀遇一丐者,亦有是疾,環而觀之者甚眾。因教之使服雷丸。丐者謝曰:『某貧無他技,所以能求衣食於人者,唯藉此耳。』」[3]
-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引曰:「范正敏《遁齋閒覽》(應為陳正敏《遯齋閒覽》)云:『楊勔中年得異疾,每發語,腹中有小聲應之,久漸聲大。有道士見之曰︰此應聲蟲也。但讀《本草》,取不應者治之。讀至雷丸,不應。遂頓服數粒而愈。』」
- 宋·彭乘《續墨客揮犀》記載:有個姓楊的淮西人,中年時得了一種怪病。每當他說話時,肚子中便有東西小聲模仿他的聲音。幾年後,肚子中的聲音越來越大。有一個道士對他說,這是應聲蟲,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禍及他的妻子。道士讓他專心讀《本草綱目》。當讀到某一種藥材而肚子中沒有迴音時,就立即停止,然後服下該葯,這樣應聲蟲就會被除掉了。楊姓之人按照道士的方法讀《神農本草經》,當讀到「雷丸」時,肚子中沒了聲音。他馬上服下了此葯,從此怪病解除[4]。
參考文獻
相關
參考
- ^ 劉文義顧問;劉新樂主編;呂樹進,王海霞副主編;馬鑫,馬學雲,馬桂英等編. 汉语典故故事选萃. 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5.06: 288. ISBN 978-7-5082-8989-2.
- ^ 黃新宇著. 俗语钩沉. 深圳:海天出版社. 2016.03: 120. ISBN 978-7-5507-1569-1.
- ^ 田東江著. 青山依旧 报人读史札记三集.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1.12: 43. ISBN 978-7-100-08668-4.
- ^ 王俊編著. 读成语·识天下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言语篇.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3: 281. ISBN 978-7-5131-19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