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康尼·阿爾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康尼·克拉拉·阿爾茨
Conny Clara Aerts
2023年的阿爾茨
出生 (1966-01-26) 1966年1月26日58歲)
比利時安特衛普省布拉斯哈特
國籍比利時
獎項法朗基獎
學術背景
教育程度安特衛普大學
母校荷語天主教魯汶大學
學術工作
學科天體物理學
副學科星震學
研究機構荷蘭語魯汶天主教大學
拉德堡德大學

康尼·克拉拉·阿爾茨荷蘭語Conny Clara Aerts,1966年1月26日),是一位比利時弗拉芒)天體物理學教授,她專攻星震學。在荷蘭語魯汶天主教大學擔任天文學研究所所長並在奈梅亨拉德堡德大學擔任星震學小組主席。[1][2][3]2012 年,她成為第一位獲得科學與技術類別法朗基獎的女性。[3][4]

生平

阿爾茨出生於比利時布拉斯哈特。她在安特衛普大學獲得數學學士和碩士學位。1987年和1988年參加了國際天文學青年營英語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Youth Camp。1993年,她繼續在荷語天主教魯汶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完成後,她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在德拉瓦大學進行研究。[5]1993年至2001年,她在科學研究基金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當時她被任命為荷語天主教魯汶大學的講師。[6]她於2004年成為第一副教授,然後於2007年成為荷語天主教魯汶大學的正教授。[6]

研究

在她的研究中,她使用恆星振盪來確定恆星的內部自轉剖面。[7]這些振盪是從地面和天基望遠鏡獲得的。[8]在她的PROSPERITY項目中,她使用了從對流旋轉和行星橫越任務CoRoT衛星和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獲得的數據。[9]她目前是PLATO英語PLATO (spacecraft)任務的比利時首席調查員。[10]

阿爾茨開發了使用高斯混合分類來分析數據的方法。[1]她用這種方法來確定恆星結構並為恆星演化理論中的恆星模型提供信息。通過這些技術,她取得了許多發現,包括巨星的非剛性自轉。[3][6]

她基於恆星振盪開發的理論模型也使她能夠高精度地確定恆星的年齡。[2][8]

阿爾茨曾兩次獲得歐洲研究委員會(ERC)的高級資助:一次是2008年的PROSPERITY項目,第二次是2015年的MAMSIE(大質量恆星的混合和角動量傳輸)的項目。[11]

外展

阿爾茨是荷語天主教魯汶大學理學院傳播與外展副院長。[12]她直言不諱地表示有必要在科學領域加強兩性平等[12],並且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女性天文學工作組的成員。[13]

獎項和認可

參考資料

  1. ^ 1.0 1.1 Conny Aerts. fys.kuleuven.be.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6) (英語). 
  2. ^ 2.0 2.1 ingevoerd, Geen OWMS velden. Search for people or departments. Radboud University.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2) (英語). 
  3. ^ 3.0 3.1 3.2 Conny Aerts - ESF - ESSC. www.essc.esf.org.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6). 
  4. ^ 2012 – Rapport Jury Conny Aerts – Fondation Francqui – Stichting. www.francquifoundation.be.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0). 
  5. ^ Report of Jury Conny Aerts (PDF). www.francquifoundation.be.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1-03). 
  6. ^ 6.0 6.1 6.2 6.3 CONNY AERTS. fys.kuleuven.be.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3) (英語). 
  7. ^ Conny Aerts. Interseismology.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3). 
  8. ^ 8.0 8.1 8.2 Astronomer wins prestigious Francqui Prize. Expat Guide to Belgium | Expatica. 2012-05-11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3) (美國英語). 
  9. ^ ERC ADVANCED GRANT:. fys.kuleuven.be.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3) (英語). 
  10. ^ 10.0 10.1 PLATOMission. Conny Aerts. 2018-05-03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3) (英語). 
  11. ^ MAMSIE project. 2018-05-03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3) (英語). 
  12. ^ 12.0 12.1 Instituto de Astrofísica de Canarias - IAC - Educational Outreach. www.iac.es.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17). 
  13. ^ IAU Working Group on Women in Astronomy. astronomy.swin.edu.au.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0). 
  14. ^ 14.0 14.1 Face of Flanders | Flanders Today. www.flanderstoday.eu.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3). 
  15. ^ The week in brief: 25 July | Flanders Today. www.flanderstoday.eu.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8). 
  16. ^ 413033 Aerts (2000 XU53). Minor Planet Center. [2019-06-03]. 
  17. ^ MPC/MPO/MPS Archive. Minor Planet Center. [2019-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6). 
  18. ^ Laureates FWO-Excellence prizes. FWO. [2020-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2). 
  19. ^ Kavli Prize Announcement 2022. Kavli Prize. [2022-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