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弗里德里希·席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弗里德里希·席勒
Friedrich Schiller
出生(1759-11-10)1759年11月10日
 神聖羅馬帝國符騰堡公國馬爾巴赫
逝世1805年5月9日(1805歲—05—09)(45歲)
 神聖羅馬帝國薩克森-魏瑪公國魏瑪
職業詩人,劇作家,作家,歷史學家,哲學家
國籍 德國
文學運動狂飆突進運動魏瑪古典主義
代表作《強盜》
陰謀與愛情
唐·卡洛
《華倫斯坦三部曲》
《瑪麗·斯圖亞特》
威廉·泰爾
配偶夏洛特·馮·倫格費爾德(1790–1805)
子女卡爾·路德維希·弗里德里希(1793–1857)
恩斯特·弗里德里希·威廉(1796–1841)
卡羅琳·路易絲·弗里德里克(1799–1850)
埃米莉·亨麗埃特·路易絲(1804–1872)
親屬約翰·卡斯帕·席勒(父)
伊麗莎白·多蘿西婭·席勒(母,娘家性柯德懷斯)

簽名

約翰·克里斯多福·弗里德里希·馮·席勒(德語: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稱為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神聖羅馬帝國18世紀著名詩人、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劇作家,德國啟蒙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國文學史上著名的「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認為德意志文學史上地位僅次於歌德的偉大作家。

早年經歷與創作

席勒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符騰堡的小城馬爾巴赫的貧窮市民家庭,他的父親是軍醫,母親是麵包師的女兒。席勒童年時代就對詩歌戲劇有濃厚的興趣。1768年入拉丁語學校學習,但1773年被公爵強制選入他所創辦的軍事學校,接受嚴格的軍事教育。詩人舒巴特曾稱這座軍事學校是「奴隸養成所」。

在軍事學校上學期間,席勒結識了心理學教師阿爾貝,並在他的影響下接觸到了莎士比亞盧梭歌德等人的作品,這促使席勒堅定的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從1776年開始,席勒就在雜誌上發表一些抒情詩。而且,在軍校讀書期間,席勒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反專制思想。1777年,席勒開始創作劇本《強盜》英語The_Robbers,1781年完成,次年1月在曼海姆上演,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據一些史料記載,當時的劇院就如同瘋人院一樣,人們潮水般的湧入狹窄的禮堂觀賞戲劇,有些評論家甚至認為席勒就是德國莎士比亞

《強盜》英語The_Robbers之所以受到如此熱烈的歡迎,是因為作品中蘊涵的反專制思想深切的迎合了彼時德國青年的心理。此時德國的「狂飆突進運動」已經發展至高潮,而《強盜》一劇的主人公卡爾就是一個典型的狂飆突進青年形象。他不滿於專制與格局並存的社會現狀,卻又無力改變。他追求自由,對當時的社會提出挑戰,是典型的叛逆者,最後卻只能悲劇收場。

《強盜》取得成功之後,席勒進入了生命中的第一個旺盛的創作期。從1782年至1787年,席勒相繼完成了悲劇《陰謀與愛情》(1784年)、《歡樂頌》(1785年)詩劇《唐·卡洛斯》(1787年)等。

陰謀與愛情》是席勒青年時代創作的高峰,它與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同是狂飆突進運動最傑出的成果。此劇揭露上層統治階級的腐敗生活與宮廷中爾虞我詐的行徑。《陰謀與愛情》無論在結構上還是題材上都是德國市民悲劇的典範。席勒摒棄了創作《強盜》時慣用的長篇大論,而是改用簡潔的語言進行諷刺。來自市民階層的人物路易絲與宰相的對話:「我可以為你奏一曲柔板,但娼妓買賣我是不做的……如果要我遞交一份申請,我一定恭恭敬敬;但是對待無禮的客人,我就會把他攆出大門!」直接質問德國社會嚴格的等級制度,具有烏托邦色彩。

詩劇《唐·卡洛斯》以16世紀西班牙的宮闈故事為背景,以生動的情節表達作者的理想:通過開明君主施行社會改良。這個劇本是席勒創作風格的轉折點,表明他已經由狂飆突進時的激進革命精神轉化為溫和的改良思想。此後,席勒青年時代的創作宣告結束。

與歌德的合作和後期創作

位於魏瑪的歌德與席勒雕塑

1787年,席勒前往魏瑪;次年,在歌德的舉薦下任耶拿大學歷史教授。從1787年到1796年,席勒幾乎沒有進行文學創作,而是專事歷史和美學的研究,並沉醉於康德哲學之中。法國大革命時期,席勒發表美學論著《論人類的審美教育書簡》(1795年),曲折的表達了席勒對暴風驟雨般的資產階級革命的牴觸情緒。他主張只有培養品格完善、境界崇高的人才能夠進行徹底的社會變革。這也是在《唐·卡洛斯》中宣揚的開明君主思想的延續。儘管如此,席勒始終沒有放棄尋求德國統一和德國人民解放的道路。他的美學研究和社會變革等問題結合得非常密切。

1794年,席勒與歌德結交,並很快成為好友。在歌德的鼓勵下,席勒於1796年重新恢復文學創作,進入了一生之中第二個旺盛的創作期,直至去世。這一時期席勒的著名劇作包括《華倫斯坦三部曲》(1799年)、《瑪麗亞·斯圖亞特》(1801年)、《奧爾良的姑娘》(1802年)、《墨西拿的新娘》(1803年)、《威廉·退爾》(1803)等等。這一時期席勒創作的特點是以歷史題材為主,善於營造悲壯、雄渾的風格,主題也貼近宏大的社會變革題材。

威廉·退爾》是這一時期席勒的重要劇作。戲劇取材於14世紀瑞士英雄獵人威廉·退爾的傳說。這一題材原本是歌德在瑞士搜集到的,他將其無私贈予席勒。席勒從未去過瑞士,卻將這一傳說詮釋得極為生動。瑞士人為了感激席勒,把退爾傳說發生地四州湖沿岸的一塊極為壯觀的巨岩石命名為「席勒石」。《威廉·退爾》以瑞士獨立鬥爭為背景,在歌頌民族英雄的同時也歌頌努力爭取民族解放的壯舉,在歐洲範圍內引起極大反響。

除戲劇創作外,這一時期席勒還和歌德合作創作了很多詩歌,並創辦文學雜誌和魏瑪歌劇院歌德的創作風格對席勒產生了很大影響。1796年,兩人共寫了上千首詩歌,而歌德的名作《威廉·邁斯特》和《浮士德》第一部也是在這一時期成形的。

總體來說,席勒這一時期的創作是古典主義風格的,早年的浪漫激情已經幾近消失。席勒和歌德合作的這段時間被稱為德國文學史上的「古典主義」時代。

作品

弗里德里希·馮·席勒

戲劇

史學

  • 《尼德蘭的反叛》
  • 三十年戰爭史
  • 《蠻族入侵、十字軍東征和中世紀》

散文

  • 《審美教育書簡》

譯作

詩歌

  • 歡樂頌》,(1785年)
  • 《藝術家》
  • 《鈴聲》
  • 哥倫布
  • 《希望》
  • 《全副武裝的神馬》
  • 手套

參見

參考文獻

  1. ^ 周天兵. 理想与现实的交融——浅析席勒的《华伦斯坦》. 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3, 33 (1): 51–54 [2023-04-14]. ISSN 1009-895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9). 分為《華倫斯坦的軍營》、《皮柯樂米尼父子》、《華倫斯坦之死》三部分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