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 (作家)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徐曉(1954年),出生於上海中國作家[1]散文家財新傳媒《新世紀》首席文化編輯。長於北京,從1979年起發表散文和短篇小說。自1982年,從事記者、編輯等工作,為《今天》詩刊的重要編輯,著有《半生為人》等[2]

半生為人

《半生為人》是其第一本書,圍繞1970年代末期中國重要民間刊物《今天》的人物肖像,如周郿英、趙一凡、李南、劉羽、北島、芒克、史鐵生等[3]。該書描述徐曉的同代人如何在迷信、封閉、盲從、而殘酷的時代找尋獨立、智慧、尊嚴、及思想的人的回憶記錄[4]

徐曉的《半生為人》和高爾泰的《尋找家園》、北島的《失敗之書》等書被唐小兵認為是「更值得珍視的私人性回憶錄」[5]

1975年入獄

趙一凡、徐曉因參與文化大革命時代的地下文學的「通信沙龍」活動而入獄[6]。1975年,徐曉被中國政府指控參加〝第四國際反革命集團〞而入獄[7][1]。當時文化大革命時的中國政府指控該團體的罪名是「搜集、流傳反動小說、詩詞;搞反動串聯惡毒攻擊中央首長、攻擊『批林批孔』」,這個團體實為鬆散的讀書通信團體,由下鄉知青徐曉和一群年輕工人及戰士於山西和上海等地組成的通信小組,「由於環境壓抑,雙方只能寫信。徐曉和他們通信,都是十幾頁紙」,其成員中有兩人被判死刑,其他成員入獄[8]

1976年12月30日徐曉獲釋,此次入獄共23個月約兩年,徐曉自述認為,她和四五運動沒有關係,「參與"四五"的人我覺得等於幫我了,否則不知道還要在裏邊呆多久。」[9]

2014年被捕

2014年11月26日,徐曉因涉嫌「危害國家安全」被北京警方帶走,外界推測徐曉被捕或與「立人」相關[1][10]

徐曉曾擔任立人大學授課教師,以及講座組織人,立人鄉村圖書館為中國民間教育公益機構,投身鄉村圖書館事業,成立於2007年,先後在全國12個省市建立了22個分館。2014年9月18日,立人鄉村圖書館董事會發出公開信,抗議和譴責有關當局逼迫立人圖書館,非法扣留圖書,關停分館,遣返甚至威脅員工志願者,2012年,有關部門向圖書館房東施壓,並於對面安裝網路攝影機,甚至遇到黑社會上門威脅,立人大學是立人鄉村圖書館於2011年7月1日至15日所舉辦的暑期學校,於2012、2013年仍繼續舉辦[1]

徐曉被警方帶走的消息傳出後,中國文化界人士章詒和崔衛平等紛紛表示不解。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系教授展江說:「事已至此,黯然神傷。」詩人葉匡政稱:「又回到了1975年,那時叫『現行反革命』,現在叫『危害國家安全』。」北京《iLOOK》雜誌出版人洪晃表示:「我迫切想知道文化編輯怎麼『危害國家安全』來著。」[11]。清華大學教授郭於華在其微博發出「尋人啟事」並評論:「我早就說過,真正的改革開放,真正的社會和諧,其實很簡單,作為執政者不是一定要做什麼,而是不做什麼:放鬆緊繃的神經,放開緊握的拳頭,給社會以正常的空間,還人民以正當的權利,實在是良善之舉,也是明智之舉。須知,依法治國的根本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尤其是要限制政府權力,而不是用法治民,更不能依想法治國」。[12]

部分中國官方媒體在徐曉被帶走後介紹徐曉的文字,引起網民注意,如中國中央電視台的「網絡新聞聯播」微博於11月30日發貼文引用徐曉的話說:「當生活把你拋進火坑,你不得不在裡面時,根本談不上什麼堅強和勇敢。你有的不過是活下去的本能,別人所能承受的你也同樣能承受。」。中共湖南省委官方新聞網站「紅網」的微博推薦了徐曉的作品《半生為人》:「就像我在書的前言裡寫道,當我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女人,作為一個母親,所有角色都面臨困境的時候,我要為自己活著尋找一個結實的理由。」[11]

徐曉2014年12月23日被釋放回家。[13]

參考資料及書目

  1. ^ 1.0 1.1 1.2 1.3 异见打压持续,编辑徐晓莫名被拘.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4-12-05 [202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5) (中文(簡體)). 
  2. ^ 鳳凰網. 徐晓:北岛仍流行是时代不幸. 《年代訪》 (鳳凰網文化頻道). 2014 [2014-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3. ^ 李靜. 刺蝟札記 一個愛智者的文化漫談. 秀威出版. 1 December 2009: 258–. ISBN 978-986-221-347-6. 
  4. ^ 敬文東. 頹廢主義者的春天 敬文東隨筆集. 秀威出版. 1 March 2009: 79. ISBN 978-986-221-183-0. 
  5. ^ 唐小兵. 天下、東亞、台灣(思想3).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7 October 2006: 279. GGKEY:EQ8WC29LGN4. 而高爾泰的《尋找家園》、北島的《失敗之書》、徐曉的《半生為人》等,也許是更值得珍視的私人性回憶錄。可是在李陀對於八十年代的「激情敘事」中, 
  6. ^ 楊健.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 朝華出版社. 1993: 427 (中文(中國大陸)). ...趙一凡、徐曉等人於 1976 年 11 月被從監獄中釋放。因"第四國際"案(實際是因為"通信沙龍" ) 
  7. ^ 女作家徐曉 涉危害國家安全被捕. 蘋果日報. 2014-11-29. [失效連結]
  8. ^ 宋永毅. 從毛澤東的擁護者到他的反對派——中國文化大革命中年輕一代覺醒的心靈旅程. 中外名學者論21世紀初的中國.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9: 627. ISBN 978-962-996-256-2. 下鄉知青徐曉與一些青年工人和戰士在山西和上海等地組成了一個通信小組。「由於環境壓抑,雙方只能寫信。徐曉和他們通信,都是十幾頁紙。」政府指控這個讀書團體成員的罪名是「搜集、流傳反動小說、詩詞;搞反動串聯惡毒攻擊中央首長、攻擊『批林批孔』」。政府很快就對他們的信實行郵檢,其成員被悉數投入監獄;有兩人甚判了死刑。政府還給這個鬆散的通信團體安上了一個「第西國際反革命集團」的罪名。 
  9. ^ 李清鋒; 哈耶出版社. 《中共禁止的歷史》. 哈耶出版社. 7 June 2013: 50. ISBN 978-1-63032-511-4. 1976年12月30號我被釋放,我和"四五"沒有關係,...。參與"四五"的人我覺得等於幫我了,否則不知道還要在裏邊呆多久。我一共呆了23個月,將近兩年。 
  10. ^ 作家徐晓“危害国家安全”被捕. 美國之音. [202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5) (中文). 
  11. ^ 11.0 11.1 葉靖斯. 中国作家徐晓“因涉危害国家安全被抓”. BBC中文網 (BBC). 2014年11月30日 [2014年11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6月28日). 
  12. ^ 德國之聲中文網. 徐晓因涉嫌“危害国家安全”被北京警方带走. 德國之聲 (DW.DE). 2014年11月30日 [2014年12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5月5日). 
  13. ^ 新公民运动 » 著名作家徐晓被带走近一月后获释回家. xgmyd.com. [2016-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