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 (英文: Singapore Centre for Chinese Language; 縮寫: SCCL; 拼音:xīn jiā pō huá wén jiào yán zhōng xīn) 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2008年9月6日宣布成立,[1] 並於2009年11月17日揭幕。[2][3] 新加坡中心成立的宗旨是加強雙語環境下華文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成效,並滿足以非華語為家庭用語的學生學習華文的需要。

新加坡教育部和國立教育學院合作設立的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擁有自主權,是南洋理工大學的一個獨立機構。[4]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通過提供優質的培訓課程,提升華文教師的教學素養、教學能力與專業水平,並竭力促進華族語言文化在新加坡的發展。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也著重創新教學與學習策略的研究,致力在雙語環境中推廣行之有效的華文教學法,開拓出獨特、有效的教學方式,以加強其作為本區域華文第二語言教研中心的地位。

培訓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於2009年6月正式開辦華文教師在職培訓課程。[5] 通過提供優質的在職培訓,中心致力提升華文教師的教學素養、教學能力與專業水平。 迄今,華文教研中心已經培訓超過30,000名華文教師。

為提供華文教師繼續深造的機會,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與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合作,開設教育學碩士(中國語文教與學)和教育博士(中國語文教育研究)課程。此外,教研中心也與新躍大學和新苗師範學院聯辦學前華文教育學士學位課程。[6]

研究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致力於華文教學的各種研究。秉持「先研-後證-再教」的科研理念,中心根據新加坡華文教學的實際需要,驗證了多種華文教學法,並出版相關的教學配套與學術論著。同時,中心也開發了各種面向華文教師及學生的資源、平台與應用程式,滿足華文教學和學習的需要。[7]

出版物

南大-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出版社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於2012年5月成立,通過出版學術論著(教學與教育)、學術期刊、教學工具書、兒童讀物和教學配套,進一步推進新加坡華文教學的研究和華文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除此之外,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與新加坡華文教師總會聯合出版的學術期刊《華文學刊》更獲收錄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海外版來源期刊,奠定其學術地位。[8]

華文作為第二語言之教與學國際研討會

為了進一步推動華文作為第二語言的教與學之理論與應用研究,促進國內外華語文教學的國際交流,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自2009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華文作為第二語言之教與學」國際研討會。[9] 研討會提供新加坡與海外的研究員、學者、教育工作者一個分享研究心得與教學經驗的平台。2015年9月9至10日,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於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舉辦第四屆「華文作為第二語言之教與學」國際研討會,吸引超過1,000名前線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與會交流。與會者來自世界各地,包括新加坡澳洲汶萊中國大陸丹麥英國德國香港印尼日本馬來西亞紐西蘭菲律賓瑞士台灣泰國美國

參考文獻

  1. ^ 李总理宣布华文教研中心明年成立. [2016-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3). 
  2. ^ MM Lee wants learning of Chinese to be fun. [2016-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3). 
  3. ^ MM Lee: Make Mandarin fun!. [2016-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4) (英國英語). 
  4. ^ Institutes & Centres. [2016-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9). 
  5. ^ Lee, U-Wen. Make Mandarin interesting for children: MM. The Business Times. 18 November 2009. 
  6. ^ A shot at upgrading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2016-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5). 
  7. ^ Research & Development Projects. [2016-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0). 
  8. ^ JCLE Issues. [2016-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0). 
  9. ^ 华文为"二语"教学研讨会本周举行 德国专家:要提升华语程度就得学汉字. [2016-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