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明徹(1751年—1832年[1]),又稱李明澈大綱飛雲青來廣東廣州人,祖籍江蘇松江(今屬上海市),清朝道士天文學家、學者。

生平

其祖先早年已入,他出生於廣州。自幼天資聰穎,12歲到羅浮山沖虛觀道士,自習油畫。由於對傳入中國的西方近代科學文化知識饒有興致,李明徹購買了一些曆法、繪圖、繪畫的書籍進行自學。並逐步掌握了天文地理、三角幾何學。後來擔任攜畫上京進貢貢使,認識朝廷掌管天文曆法的高級官員,得以在欽天監深造。回粵後,潛心研究天文學。道教本身有觀天象、拜北斗的傳統。李明徹研究天文也和他作為道教徒的身份相符合。李先居於白雲山潛心研究和觀測,不久便到觀音山(今越秀山)的龍王廟擔任司祝,繼續自學和著手從事著述,又到澳門學習觀察天象以推算地面距之法。成為清朝前期天文學領域的一位知名人士。

李明徹代表作《寰天圖說》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出版。該書收錄了他對地球星辰雷雨潮汐天體及自然現象的論述,並附有順天江寧蘇州等16個日出日落和一24個節令時刻的測定記錄。還有全國地圖和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西北等大部分地區當時的分省地圖。因此得到時任兩廣總督阮元的賞識,特准將《寰天圖說》著錄於《廣東通志·藝文略》,並邀請他擔任《廣東通志·輿地略》主編,編繪全省詳圖。道光六年(1826年)春天,在南方發現彗星,他推算有天旱現象,向阮元建議大量進口洋以備饑荒。當年秋天果然天旱,廣東因採納其建議,市面米價平穩,被後人傳為美談。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為編撰《輿地略》,在阮元支持下,尋訪東漢學者楊孚故宅,出資購得整個漱珠崗(今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五鳳村內)山地,興建純陽觀,並先建朝斗台以觀天象。道光三年(1823年)《廣東通志》成書出版,《輿地略》也備受稱讚,次年純陽觀建成。

學術方面《寰天圖說》、《圜天圖說續編》均被《清史稿》和《廣東通志》記載,全文收入《藏外道書》及《四庫未收書輯刊》內。還著有《道德經注》2卷、《黃庭經注》1卷、《證道書》1卷、《修真詩歌》3卷。

道光十二年(1832年),李明徹在廣州病逝,享年81歲。始葬於三元里松柏崗,後來為了紀念他對天文學的貢獻,1850年遷葬漱珠崗

注釋

  1. ^ 部分資料為1748年,如《第46期(純陽觀)一個人的天象台和一個城市的天空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12-24.》

參考文獻

  • 《廣州歷史·古代部分》,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版,ISBN 7-5406-0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