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草崗大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炳草崗大橋
座標26°34′32″N 101°42′15″E / 26.57559°N 101.70406°E / 26.57559; 101.70406座標26°34′32″N 101°42′15″E / 26.57559°N 101.70406°E / 26.57559; 101.70406
承載弄弄坪東路
跨越金沙江
地點 中國四川省攀枝花市東區
長壽路街道 · 炳草崗街道
設計參數
橋型單塔斜拉橋+T形剛構橋
全長516.3米(不含立交匝道)
寬度23.9米
最大跨度200米
負載限制汽—超20,掛—120
歷史
設計師四川省交通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院
施工單位中鐵二局五處、攀枝花橋梁工程公司
開工日1999年1月
完工日2001年12月31日
統計
通行費
炳草崗大橋在四川的位置
炳草崗大橋
地圖
地圖

炳草崗大橋有時亦簡稱為炳大橋炳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攀枝花市東區的一座公路橋,跨越金沙江,連接北岸弄弄坪片區長壽路街道和南岸炳草崗片區。由於炳草崗大橋北岸鄰近棗子坪街道,在規劃設計階段被稱為炳棗大橋,至今部分市民仍然使用此名稱。

歷史

攀枝花市是地處橫斷山脈的金沙江沿岸城市,被山脈和江河隔離成多個片區聚落,交通非常依賴橋梁和隧道。至20世紀末全市共建成11座跨金沙江的橋梁,是金沙江上橋梁最密集的地區。然而這其中只有7座公路橋,而且大部分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病害。炳草崗大橋建成以前,弄弄坪片區與市中心炳草崗片區之間沒有橋梁直接相連,往來此兩地必須繞行渡口大橋。而渡口大橋及周邊地帶作為攀枝花市三個市轄區之間唯一的交通要衝,道路已經擁擠不堪,城市路網結構亟待改善。炳草崗大橋於1999年1月開工、2001年12月31日建成通車[1],是攀枝花市在21世紀建成的第一座跨江大橋。橋梁建設過程中,斜拉橋主塔下部曾因建築質量不合格而炸毀返工。

詳述

俯瞰炳草崗大橋
仰望炳草崗大橋

炳草崗大橋全長516.3米,橋面全寬23.9米,雙向四車道。橋梁主體部分由一座單塔雙索麵斜拉橋和一座T形剛構橋串聯而成,由北向南跨徑布置為149米+200米+51米(不含橋南立交匝道),中間的200米主跨由斜拉橋和剛構橋共同構成。設計荷載為汽車-超20級,掛車-120級[2]。橋梁工程總投資約2億元,由四川省交通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院設計,中鐵二局五處和攀枝花橋梁工程公司承建。斜拉橋主塔位於北岸,塔基部位只在雨季漲水時才被淹沒。斜拉橋共有23對拉索,雙索麵共計92根。主塔高180.8米,橋面距離江面約有百米,下方不僅跨越了金沙江,還跨越了多條道路,包括南岸的金沙江大道中段(原濱江大道)和人民街,以及北岸的鋼城大道中段(原江北二路)、木棉路末段(原健康路)和成昆鐵路渡口支線渡口站。

跨徑/m 體系 索麵數 梁截面 梁高/m 梁寬/m 梁的
高跨比
梁的
寬跨比
索距/m 塔高/m
(橋面以上)
149+200+51 塔梁墩固結
與T構組合
2 肋板式 2.2 23.9 1/90.9 1/8.4 6 74.5

[3]

炳草崗大橋承載的弄弄坪東路為城市主幹道,在大橋南北兩岸通過立交橋與其它道路銜接。南岸立交橋名為「炳草崗大橋南立交」,由大橋直接引出,接入攀枝花大道(原江南三路),並可經由攀枝花大道主線高架橋連接至人民街,遠期還將增建直連人民街的匝道。北岸立交橋連通木棉路(原冶金東街),立交橋距離炳草崗大橋較遠,通過400米長的一段弄弄坪東路主線與大橋銜接,目前此立交橋沒有正式名稱。

炳草崗大橋所在處的金沙江實際為由南向北流,橋梁呈東西走向。但因金沙江在攀枝花市城區內總體為由西向東流,所以人們習慣稱兩岸為江北和江南、橋北和橋南,公交車站亦以南北稱之。

觀光

炳草崗大橋180.8米的塔高目前排在世界橋梁結構高度百強之內,2001年末剛建成時在中國內地僅次於徐浦大橋楊浦大橋大佛寺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二橋等極個別橋梁的索塔高度。雖然此後快速湧現了大量的高橋,但炳草崗大橋在金沙江峽谷和山城風貌的陪襯下仍然擁有舉世無雙的觀賞性。另外由於炳橋是由斜拉橋和T型剛構組成的非對稱式組合體,也使其成為一座獨特的橋梁。大橋從2012年12月起加強了夜間景觀照明效果[4][5]。橋上機動車道兩側有人行道,可以步行過橋,乘坐公交車可以抵達橋南或橋北。由於山城不易騎行非機動車,炳草崗大橋與攀枝花市其它橋梁和道路一樣未設置非機動車道。

相鄰道路

江北道路 金沙江 江南道路
弄弄坪東路/木棉路
曾用名:冶金東街
炳草崗大橋
長壽路街道← →往炳草崗街道
攀枝花大道東段/中段
曾用名:江南三路

公共汽車

炳草崗大橋南北兩岸分別有「炳草崗大橋北站」和「炳草崗大橋南站」。目前經過炳草崗大橋的公交線路有:[6]

在此停靠的公交線路
炳草崗大橋北站 - 5路、11路、13路、32路、34路、66路
炳草崗大橋南站 2路、63路

炳草崗大橋跨過了兩岸多條道路,這些道路上亦有公交車站緊鄰大橋,但因不能通達橋面,且車站名稱中不含「炳草崗大橋」,故未在此列出。

車輛通行費

包括炳草崗大橋在內的整個弄清公路(即弄弄坪路)整體為一個收費還貸公路項目,初期計劃設2個收費站,分別在東區炳草崗大橋北和西區涼風坳[7]。此舉引起廣泛爭議,後因兩收費站距離不足等原因,收費未及實施即被叫停。炳草崗大橋北收費站建成後又被拆除,涼風坳收費站則尚未建設。2004年,弄清公路被納入《攀枝花市路橋車輛通行費年費加次費徵收管理辦法》,從2005年1月1日起與攀枝花市另外3條公路合併收取年費加次費[8]。2009年後隨著全國燃油稅改革的推進,各地逐漸取消二級及以下公路收費,取消路橋車輛通行費的呼聲日高。四川省最終在2013年1月1日0時起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9],包含炳草崗大橋在內的攀枝花市路橋車輛通行費正式取消[10]

意義

炳草崗大橋與先期建成的弄清公路(即弄弄坪路)和涼風坳隧道一起,將炳草崗、弄弄坪和西區清香坪串聯起來,形成第二條貫穿東西的主幹道,改善了城市路網結構。攀枝花市城區依山勢而建,各片區聚落高低不一,此前只有經由較低處的道路才能跨越金沙江,炳草崗大橋是首個高空跨江通道,促進了城市交通立體化。

還可參見

參考資料

  1. ^ 張世渝. 瞧不尽攀枝花的桥. 中國公路網. 2011-08-25 [2013-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4). 
  2. ^ 跨越金沙江的桥梁. lvyoutu.com. [2013-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4). 
  3. ^ 楊征宇; 宋桂峰; 樓莊鴻. 我国独塔斜拉桥. 預應力技術. 2007, 11 (3): 7–33. 
  4. ^ 绚烂灯光装点炳草岗大桥. 攀枝花日報. 2012-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9月14日). 
  5. ^ 攀枝花炳草岗大桥“靓”了. 四川日報網. 2012-12-24 [2013-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6. ^ 公交线路. 攀枝花公交客運總公司. [2013-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8). 
  7. ^ 四川省交通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物价局关于炳草岗金沙江大桥和弄清公路(含凉风坳隧道)试行收取车辆通行费的批复. 四川省財政廳、四川省物價局、四川省交通廳. 2002-12-18 [2013-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4). 
  8. ^ 攀枝花市路桥车辆通行费年费加次费征收管理办法. 攀枝花市公眾信息網. 2006-10-31 [2013-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0). 
  9. ^ 1月1日起 四川省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四川新聞網. 2012-12-25 [2013-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0). 
  10. ^ 攀提前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过路费”.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3-01-09 [2013-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