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環碉樓

這是特色列表,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玉環市行政區劃圖

玉環碉樓是一組位於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玉環市文物保護單位,是一組位於玉環臨近樂清灣蘆浦楚門海山沿海各地的碉樓。玉環碉樓群建於中華民國大陸時期,這一時期沿海盜匪猖獗,周邊百姓經常受到侵擾,當地一些家族及村建起碉樓防禦盜匪。目前,玉環境內現存民國時期碉樓12座,其中保存較好的碉樓有9座[1]。2011年1月7日,被公布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背景

玉環地處海島,地理位置偏僻[2]。據《紀恩詩》摩崖石刻的記載,洪武二十年(1387年)至順治十八年(1661年),因倭寇擾邊,玉環全境陸續被遷棄;後於1728年建置玉環廳,玉環始有獨立建制[3]。玉環廳首任同知張坦熊,他招來鄰近各縣居民、遊民五萬餘人,墾地六七萬畝[4]。經過兩百年的發展,玉環農村地區出現貧富差距[2]。而在冷兵器年代終結後,火器的使用逐漸廣泛,盜匪對子彈等的使用對民眾特別是富紳生命造成更大的威脅。到了民國年代,沿海匪患猖獗,民眾尤其是富紳出於自衛,修建了這種堡壘式的建築物。[5]從目前保存較完好的9座碉樓分析,可發現這些碉樓有幾個共同點:大多由常受盜匪困擾的當地富紳建造(西跳碉樓除外);牆體用條石塊壘砌,厚度超過0.4公尺,足以抵擋子彈;外部射孔由小到大;內部用木結構樓板,集守護與居住為一體;碉樓內與民居樓層相同,內設機動梯等[5]。由於玉環居民由來自內地各個方向的移民組成,碉樓形式也在開放的環境中演進,不斷有外來文化的加入,西方建築文化和「人面」特色被逐步加入玉環碉樓中[6]

列表

碉樓名稱[7] 時期[7] 地址[7] 介紹
保存較完好的民國碉樓(共9座)
隔嶺潘氏碉樓 民國廿三年(1934年) 蘆浦鎮隔嶺村潘家山頭 又稱潘萬周碉樓。這座碉樓是隔嶺村村民潘萬周及其三叔為防禦土匪侵擾而建,占地面積約116平方公尺,共三層,層高7公尺。每一牆面均有多個孔洞,是用於射擊敵人的槍眼,構成人臉圖案。外部牆體為不規則塊石和青磚混砌而成,有花草等裝飾圖案,漆有藍色顏料。[2][6][7]後處於荒廢狀態,因年久失修有些破損[8]
尖山吳氏碉樓 民國時期 蘆浦鎮尖山村尖山腳 這座碉樓是蘆浦商人、玉環縣政府參議員吳啟方為防禦土匪而修建的,由住房改建而來,依山而建。占地面積約116平方公尺,共三層。外部牆體用毛石壘砌而成,開有多個扇形和圓形孔洞,二樓正面塗有靛藍色的顏料,部分已剝落。外側兩面有人面物身圖案。[9][10]
分水梁氏碉樓 民國十八年(1929年) 蘆浦鎮分水村蔡家蘆岙路 這座碉樓是當地大戶梁家輝為防土匪敲詐勒索而建造的,占地面積約29平方公尺,共三層,每層高約7公尺。牆體用不規則塊石壘砌而成。灰塑飾有沿海多見的大黃魚。頂部因年久失修而已坍塌,木柱及樓板腐爛。1949年解放軍占領玉環後曾被民兵徵用,後閒置用於堆放雜物。[5][10]
東頭碉樓 民國時期,20世紀30年代 海山鄉橫床村東頭島東路48號 這座碉樓是海山村民黃田貴的爺爺為防禦土匪海盜而建造的。占地面積約60平方公尺。共三層,每層高約7公尺。外部牆體為不規則石壘砌而成,開有多個方形小窗。1949年解放軍占領玉環後,浙南遊擊縱隊「三五」支隊曾駐紮於此。[7][10]
西跳碉樓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 海山鄉大青村西跳自然村 這座碉樓是大青村村民為防禦土匪而集體修建的。占地面積約35平方公尺,共三層,每層高約7公尺。牆體用不規則塊石壘砌,開有多個方形小窗,布滿射擊孔。1949年解放軍占領玉環後,浙南遊擊縱隊「三五」支隊曾駐紮於此。[5]
鹽盤應氏碉樓 民國時期 干江鎮鹽盤村 這座碉樓是當地村民應子正的祖父為防禦土匪、日寇侵犯而建。占地面積約22.3平方公尺,共三層,每層高約7公尺。一、二層牆體用不規則塊石壘砌,第三層牆體以青磚構築。各牆面開有扇形、葫蘆形、圓形、方形等多種形狀孔洞。1949年解放軍進駐玉環後,該碉樓曾被用作居住場所。[5][10]
苔山碉樓 民國廿九年(1940年) 清港鎮苔山村,苔山寨城遺址東北方向百餘米處 這座碉樓是當地政府為抵禦海盜土匪、保護居民安全而建造的。占地面積約33平方公尺,牆體用亂石壘砌,厚實堅固。原為三層,後於20世紀末因颱風而刮毀頂部,被村民改建為現存二層建築,用於存儲柴木等雜物。[9][10]
陳鳳祥碉樓 民國廿九年(1940年)[6] 楚門鎮三聯村小塘自然村 這座碉樓是當地開明紳士陳鳳祥為防禦土匪而建造的。占地面積為62.37平方公尺。為石木結構,共三層,每層高約7公尺。外部牆體用毛石壘砌而成。碉樓樣式中西結合,融合了歐洲哥德式建築風格。解放初成為政府辦公及生活場所,後被閒置。至2011年時,碉樓外部輪廓保存良好,但內部木樓板、樓梯等樓層設施損毀失修。[9][10][6]
西岙陳氏碉樓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9][10],一說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6] 楚門鎮東西村西岙炮台里17號南面 又稱陳正亞人面碉樓。這座碉樓是當地地主陳正亞為防禦土匪侵擾而建造的[6]。占地面積約38平方公尺,檐高約6.4公尺,共三層。外部牆體用亂石壘砌而成,分布有多個射擊孔。1949年解放軍占領玉環後被沒收歸公,成為大隊部辦公場所。20世紀80年代,碉樓由陳家向村集體買回,租給外來務工人員居住。後村集體徵購,用作旅遊開發。[9][10][6]
其他碉樓
山外張耿氏碉樓 民國時期 龍溪鎮山外張村 這座碉樓為當地姓耿的人家所建造的,西偏北30度。占地面積約26平方公尺,共兩層,石木結構,外牆由亂石壘砌而成,牆上有多處射擊孔、觀察口。原為小青瓦兩面坡頂,後年久失修而塌,牆面長有雜草並有開裂。1949年解放軍占領玉環後解放軍曾在此駐紮。[5][10]
里岩金氏碉樓 清代 蘆浦鎮大塘村里岩 這座碉樓並非民國時期所建,而是建於清朝,為金家自衛防禦之用,門口朝西。占地面積33.6平方公尺,共兩層,上寬下斂,石木結構。牆體用石塊壘砌而成,堅固厚實,分布有多處設計孔和觀察用窗戶。小青瓦兩面坡頂。[10]

人面樣式

人面樣式碉樓是玉環碉樓的一大特色,是從普通碉樓演變而來的一個分支。有這種樣式的玉環碉樓包括隔嶺潘氏碉樓、陳鳳祥碉樓、西岙陳氏碉樓三座,其中以潘氏碉樓為代表。潘氏碉樓的每一牆面上均裝有鴨蛋形的兩隻眼睛,下有煙盒形、表面平整、厚4至5公分的鼻子,鼻子下面有一隻小拱券形的嘴巴。它們看起來是起裝飾作用,其實是用於射擊敵人的槍眼。普通碉樓在防禦方面設計了各種射擊孔和瞭望口,但它們大致處於水平方向,無法實現近距離區域防禦,也無法解除外牆四周的危險。而煙盒形的鼻子由室內向外部凸出,寬度為40公分左右,可容納一個人俯身向下觀察或射擊。類似的槍眼,在碉樓各牆體及三個器官造型中均有分布。而玉環一帶的碉樓多為三層,該構造恰好處在中心位置,與人臉上鼻子的位置接近,若從外面觀察,就成了鼻子的造型。「鼻子」是人面碉樓的關鍵元素。這一設計理念被廣泛認為來自廣東開平碉樓[2][6][7]

價值及保護

玉環碉樓是民國時期的歷史產物,呈現出當時的建築風格,也富有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藝術形式上,碉樓既採用海島傳統建築形式,也融合了西方建築文化。歷史價值上,它們是特殊時期的實物見證,對於研究近代玉環及樂清灣沿海地帶的歷史、人文等具有參考價值[1][5]

環樂清灣一帶的碉樓過去很少受到地方文物部門的關注。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鄉土建築受到特別關注,在這次普查中也發現了許多碉樓。但伴隨著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發展,許多碉樓已經不復存在。[6]2011年1月7日,玉環碉樓與溫嶺市溫嶺碉樓樂清市樂清碉樓一起,被公布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11]。玉環當地曾舉辦圖片展,向市民展示和介紹玉環碉樓的現狀與構成[1]

參見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顏雪峰. 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将临 我县举办碉楼专题图片展. 今日玉環. 2013-06-06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2). 
  2. ^ 2.0 2.1 2.2 2.3 楊青. 地理知识 | 少见的人面碉楼. 中國國家地理轉載《中華遺產》2011年01月. 2017-11-05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1). 
  3. ^ 浙江省玉環縣編史修志委員會. 玉环县志. 第一編建置 第一章沿革 (上海: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4 [2020-07-15]. ISBN 7-5432-0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9). 
  4. ^ 榴岛三千年. 今日玉環. 2019-05-29 [2019-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9).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陳劍. 玉环碉楼:海岛的战斗堡垒(下). 台州晚報. 2011-07-10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6).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楊青. 玉环人面碉楼的现状和构成. 中國文物科學研究. 2011, (1): 67-71 [2020-07-15]. doi:10.3969/j.issn.1674-9677.2011.0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2). 
  7. ^ 7.0 7.1 7.2 7.3 7.4 7.5 陳劍. 玉环碉楼:海岛的战斗堡垒(上). 台州晚報. 2011-07-10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6). 
  8. ^ 黃翔. 表情可爱的“人脸”碉楼. 今日玉環. 2012-03-20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2). 
  9. ^ 9.0 9.1 9.2 9.3 9.4 陳劍. 玉环碉楼:海岛的战斗堡垒(中). 台州晚報. 2011-07-10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0). 
  10.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玉環縣地方志辦公室. 第一编 古迹遗址 第一章 历史古迹 第十四节 碉楼 碉堡. 玉環勝跡圖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5-06: 054–059. ISBN 978-7-5144-1632-9. 
  11. ^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及更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1-01-28 [2011-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