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望二十三世 (對立教宗)
對立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拉丁語:Antipapa Ioannes XXIII,約1370年—1419年12月22日),原名巴爾達薩雷·科薩(義大利語:Baldassarre Cossa),義大利人,是天主教會大分裂時期,由比薩大公會議選出的一位教宗(1410-1415年在位)。
簡述
科薩出生於那不勒斯王國的普羅奇達或伊斯基亞,曾在波隆那大學學習法律。1392年進入教廷,追隨阿維尼翁的對立教宗本篤十三世,1402年成為執事級樞機,1403年成為駐弗利的教廷使節。此時,科薩與當地豪強合作,恐嚇打擊對手,增強他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和勢力。[1]
1409年,樞機們在義大利比薩開會,決定罷黜兩名造成教會分裂的教宗:羅馬的額我略十二世和阿維尼翁的本篤十三世,同時任命第三個教宗歷山五世。1410年曆山五世逝世,科薩繼位,稱「若望二十三世」。此時那不勒斯國王拉迪斯勞占據羅馬,保護額我略十二世,反對覬覦那不勒斯王位的安茹家族的路易二世。1411年路易二世與若望二十三世的聯軍開進羅馬。拉迪斯勞反攻,迫使路易二世撤軍。若望二十三世為換取拉迪斯勞的支持,拋棄了路易二世,於1412年與其議和,還贈與大量金錢和部分土地。但拉迪斯勞在1413年毀約縱兵劫掠羅馬並趕走若望二十三世。若望二十三世逃至佛羅倫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蒙德當時駐在佛羅倫斯,他建議若望二十三世召開大公會議,以結束教會分裂局面。1414年康斯坦茨大公會議開幕,會上大多數樞機承認比薩大公會議和它所選出的若望二十三世,但不久即發生爭執。義大利擁護若望二十三世,而德國、英國和法國則要求若望二十三世、額我略十二世、本篤十三世一起遜位。1415年若望表示,如果其他兩位遜位,他即遜位。但不久他化妝逃出康斯坦茨。大公會議宣布逮捕並廢黜若望二十三世,接受額我略十二世的遜位請求,譴責本篤十三世,另選教宗瑪爾定五世。至此天主教會結束了數十年的分裂。[2]
科薩在德國被監禁至1418年重獲自由。他回到佛羅倫斯,之後被瑪爾定五世任命為主教級樞機及領弗拉斯卡蒂羅馬城郊教區主教銜。
參考資料
- ^ Greenblatt, Stephen. The Swerve. New York: W.W. Norton & Co. 2011: 158.
- ^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九卷》 (M) 1.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9年4月: 46頁. ISBN 7-5000-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