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荒漠沙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荒漠沙蜥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有鱗目 Squamata
亞目: 鬣蜥亞目 Iguania
科: 飛蜥科 Agamidae
屬: 沙蜥屬 Phrynocephalus
種:
荒漠沙蜥 P. przewalskii
二名法
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
(Strauch, 1876)[1]

荒漠沙蜥學名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為鬣蜥科沙蜥屬爬行動物,為中國特有種。

特徵

全長約12厘米;上鼻鱗為粒狀,比頭部背面其他的鱗小;背鱗和腹鱗有強棱,其上散有均勻的小黑點;上、下瞼緣鱗的游離緣尖出構成鋸齒狀,鼻孔內有能自主啟閉的瓣膜,耳孔及鼓膜均隱於皮膚內;頭頂、四肢上面、脊椎及腹面為暗棕色或近黑色。

分布

中國大陸,分布於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等地,常生活於荒漠 荒漠。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000至15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內蒙古阿拉善沙漠[1]

保護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

參考文獻

  1. ^ 1.0 1.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荒漠沙蜥.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2. ^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23-06-26 [2023-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9).